情景交融 物我共生
——《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联读
一、学习目标
1.关注两篇散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能学会对情景交融手法的鉴赏及应用。
2.体悟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能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利用本课所学,进行写景片段的写作。
二.学习资源
1.《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
2.第七单元单元导语和111页学习提示。
三、预学活动
1.查阅资料,梳理郁达夫、朱自清的相关信息,填写下表。
作家 | 作家经历 | 创作背景 | 审美倾向 |
郁达夫 | |||
朱自清 |
2.情境任务:《散文百家》杂志“景语即情语”专栏正在向广大读者征稿,请你向该专栏推荐《故都的秋》或《荷塘月色》中的一个语段,并阐述推荐理由。
推荐语段 | 推荐理由 |
四、 学生活动
导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我们读到了凄婉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我们读到了隐逸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我们读到了壮丽美……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我们又读到了何样的美……
任务一:走进文本品佳话
反馈预学活动中的相关作业,分享学生推选的三份优秀的预学作业,请学生自评、互评。
任务二:走进作者悟情味
陈日亮:“(郁达夫)融进了太多只属于他个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故都的秋,与其说是故都北平所独有的,不如说是专属于郁达夫,只是郁达夫的秋。”
王荣生:“《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朱自清眼中的荷塘,是朱自清心灵中独有的镜像,它是世界上任何人从未见过,也是平日的朱自清所未尝见过的荷塘。”
1. 通读群文,勾画出表达情感的相关语句,梳理两位作家的情感,体会其审美情怀(可结合作家经历和社会背景)。
王向远:“(物哀就是)自然和人生的各种情态触发,引生的优美、纤细、哀愁的情感表现。”
朱自清:“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
2.通过小组合作,对接文本,寻找细节支持(可从意象的选择、色彩的运用、炼字、感官等角度切入),感受作者是如何使物中皆有“我”,实现情景交融,物我共生的。
任务三:走进生活展风采
期中考试后,你独自走在钱高初冬的校园……
要求:1.确定情感主题 。
2. 借鉴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技巧,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不少于150字)。
相关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