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一篇稿子,议论一下湖北菜

美食   2024-09-11 14:08   黑龙江  

18日家待了一天,写了一篇稿子。


湖北要出一本《千年楚菜》,朋友托我写个后记。这些天忙忙碌碌一直没有时间写,答应今天给到对方,所以这一天就是写稿子,其他事放一放。


这篇后记,对方提了几个要求,主要是赞美楚菜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发给我的一些资料主要也是强调楚菜历史有多牛逼。曾经和卢永良大师聊过楚菜的话题,从鄂菜到楚菜还是卢永良大师的提议,显然,楚比鄂好听许多。不过对于地方风味的议论,我更赞同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的观点:“与其强调古老,不如关注其如何与时俱进。”餐饮是面向未来的生意,与时俱进才有生命力。

在湖南汨罗江投河的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家乡是湖北秭归,屈原在诗作中有与饮食相关的诗句,楚菜寻根到屈原这里,算是找到了老祖宗。他在诗作《楚辞·招魂》中,列出多种美味佳肴,招亡魂归来。诗句如下: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
稻粢穱麦,挐黄粱些。
大苦咸酸,辛甘行些。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和酸若苦,陈吴羹些。
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鹄酸臇凫,煎鸿鸧些。
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
粔籹蜜饵,有餦餭些。
瑶浆蜜勺,实羽觞些。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归来反故室,敬而无妨些。”
阿城先生对此的解读是“高雅得不得了的经典,放松来读,是食谱。”~“这样的食谱,字不必全认得懂,但每行都有我们认得的粮食,家畜野味,酒饮,烹调方法。如此丰盛,魂兮胡不归!~这个食谱,涉及了《礼记·内则》将饮食分成的饭、膳、馐、饮四大部分。先秦将味原则为‘春酸、夏苦、秋辛、冬咸’,这个食谱以‘大苦’领首,说明是夏季,更何况后面还有冰镇的‘冻饮’,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冷饮。”(《常识与通识》阿城著)这说明楚菜的历史确实非常辉煌(牛叉),可是人是活在当下面向未来,这就要求楚菜关注的是能否与时俱进,成为当代有影响力的菜系(地方风味)。社会发展需要往前看,烹饪发展更需要往前看,寻找饮食文化之根能够为餐饮业发展积累最原始的动力,站稳最基本的逻辑原点。但是根就在那里,找不找也在那里,而未来却是未知的,需要有科学规律引导我们去发现去创造,因此有必要改变过去我们对经验的过分崇拜,建立起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发展观,社会生活如此,烹饪事业也是如此。鄂菜变楚菜,名字好听了,菜系涵盖地域扩大了,对楚菜体系的梳理与建立,是餐饮业面向未来的一项基础工程,繁杂艰巨,功德无量。可是我觉得,关注菜系历史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它是否能够与时俱进。个人认为:鄂菜也好,楚菜也罢,都不如直接用湖北菜的好。社会发展已经到了后工业化阶段,往前追溯源头(好像历史越悠久越好)这样的做法,其实还是我们文化中推崇的经验主义观念。历史文化中缺乏科学元素,更多是技术,因此我们崇拜、相信经验,所以我们有了尊老的传统,这个“老”可能有头、也可能找不到头,但是后续发展是没有尽头的,也不是一个鄂或楚就能概括说明的。相对于鄂、楚这样古时候就形成的区域简称,湖北菜倒是一个可以继往开来的概念,上溯可以追到远古,发展更是有无限可能。如果按照当代餐饮发展新观念来看,所谓四大菜系、八大菜系都是向古人、前人致敬的产物,是对经验摩拜的结果。新时代的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观,是在规律指导下走向可以预见的未来。在这种背景下,确定的湖北这两个字比古老的鄂、楚,更清晰明了,也接得住、担得起。从这个逻辑推导过来,鄂菜、楚菜,都不如湖北菜来的简单明了。

我更喜欢黄鹤楼下的现代化

下午写完稿子放下,晚上睡觉前又看了一遍,认真读出声的那种看。改了一些词句,调子变得温和一些。毕竟是朋友之托,该说的好话一定要说到。睡觉前一直在想,饮食文化的建设真的不能是只说好话,可是谁有愿意听批评的声音呢?

洪山菜苔

荆沙鱼糕


董克平饮馔笔记
介绍各种美食美酒,饮馔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