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盈利稳定性显著增强,板块分红水平持续提升:2024年中报总结

财富   财经   2024-09-11 09:24   北京  

敖翀  拜俊飞  商力

2024年上半年,金属企业盈利情况较2023年大幅改善,但随着24Q2主要金属价格冲高回落,金属板块明显回调。细分板块方面,铜铝金延续出色表现。在企业增利增厚背景下,行业估值进一步回落,尤其以铝铜锂板块估值优势突出。此外行业分红水平也在2024年上半年大幅提升。展望后市,我们继续看好降息交易下黄金的配置价值,工业金属则有望受益于需求回暖带来的价格温和上涨,锂和稀土板块底部特征显著,在市场风格切换时期或具备相对优势。此外也建议关注与消费电子相关的材料标的。


行情回顾:金属板块行情延续分化态势,24Q2以来走势趋弱。


2024年初至今中信有色金属指数下跌1.6%,跑赢沪深300指数0.3pcts;二季度至今(截至8月30日,下同)中信有色金属指数下跌11.8%,跑输沪深300指数4.2pcts,2024年初至今金属板块涨跌幅排名全行业第7位,二季度至今排名滑落至第12位。细分板块方面,黄金与其他稀有金属板块2024年至今分别上涨28.6%/12.7%,铜铝板块分别上涨3.8%/1.5%。锂和稀土磁材指数表现偏弱,分别下跌38.4%/20.0%,各细分板块之间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分化态势。24Q2以来,金属行业各细分板块均出现回调,其中黄金、其他稀有金属和铝板块调整幅度相对较少。



业绩与估值分析:金属行业盈利显著改善,铜铝锂板块估值较低。


2024年上半年有色金属行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0.7%。24Q2板块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0%/29.6%,环比+19.0%/58.7%,24Q2金属行业盈利加速回暖。细分板块方面,铜铝金板块表现突出,24H1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2.5%/45.4%/45.0%,24Q2环比增长74.5%/81.5%/38.4%。受益于金属价格上涨或跌幅收窄,24Q2金属各细分板块盈利环比均呈现改善态势,同比数据仅有锂和稀土板块出现下滑。截至2024年8月30日,有色金属板块市盈率(TTM)为15.8倍,市净率为1.9倍,均明显低于过去五年历史均值26.8倍/4.3倍。细分板块中铝和铜PE估值较低,2024年预测PE仅为9.3/12.9倍;锂和铝板块PB估值较低,2024年预测PB仅为1.2/1.4倍。



持仓与分红分析:基金持续增仓工业金属,行业中期分红改善显著。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有色金属行业基金持仓市值为1421亿元,持仓规模在全市场30个行业中排名第5位;持仓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的比重为5.3%,较2024年一季度末基本持平。分板块看,工业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板块持仓比重分别为3.0%/0.9%/0.9%,工业金属增配趋势显著,剔除板块成分调整后的贵金属板块同样增配,稀有金属减配。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共有22家上市公司(拟)实施中期分红,数量达到2010年以来新高,(拟)实施分红总额达到72.6亿元,同比增长140%以上,金属行业平均分红比例达到10.3%,同比+6.1pcts。



金属行业行情展望:预计宏观主导特征讲延续,关注需求回暖以及底部品种。


我们预计在基本面整体趋弱的背景下,宏观因素如降息交易等将继续主导金属行情。贵金属价格上涨确定性较高,黄金的配置逻辑依然通顺。工业金属则有赖于需求回暖和库存下降带动价格温和上涨,同时供需平衡表的长期展望仍然指向短缺。锂和稀土目前具备较强的底部特征,在市场风格切换时期或相对占优。



风险因素:


金属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国内经济复苏程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经济衰退的风险;美联储降息程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上游供给增长速度超预期风险;企业海外资产的经营风险;企业新增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安监、环保形势严峻程度超预期的风险。



投资策略:


2024年上半年,金属板块盈利情况较2023年大幅改善,24Q2企业盈利改善更为突出,但随着24Q2主要金属价格冲高回落,金属板块明显回调。细分板块方面,铜铝金延续出色表现。在企业增利增厚背景下,行业估值进一步回落,尤其以铝铜锂板块估值优势突出。此外行业分红水平也在2024年上半年大幅提升。展望后市,我们继续看好降息交易下黄金的配置价值,工业金属则有望受益于需求回暖带来的价格温和上涨,锂和稀土板块底部特征显著,在市场风格切换时期或具备相对优势。此外也建议关注与消费电子相关的材料标的。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9月10日发布的《金属行业2024年中报总结—盈利稳定性显著增强,板块分红水平持续提升》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