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帆 遥远 危思安
在12月4日法国巴尼耶政府被议会推翻后,法国总统马克龙于13日任命贝鲁担任新总理。从深层原因来看,法国政坛今年以来持续动荡,本质上是民粹势力抬头、政治碎片化加剧的结果。展望后续,法国本轮政治动荡表明其财政可持续性问题短期难以得到解决,或带来持续扰动,后续需关注各方围绕2025年预算法案的博弈情况。与此同时,德国近期政坛不稳定性也在加剧,12月16日朔尔茨在联邦议院信任表决中失败,德国大选或提前至明年2月举行;但德国当前民粹势力未成气候,后续政局稳定性预计将好于法国。
▍当地时间12月13日,73岁的中间派人士、马克龙的长期盟友贝鲁获得了法国总理任命,成为今年法国第四位总理。
贝鲁曾担任议会议员、法国教育部长、司法部长、波城市长等多个重要政府职务。在2007年竞选总统失利后,他创立中间派政党民主运动党(MoDem),并任党主席至今。在2017年总统选举中,贝鲁作为法国中间派政党的领军人物之一,宣布放弃参选法国总统,其领导的民主运动党与马克龙领导的“共和国前进”党(LREM)结成中间派联盟,帮助马克龙顺利入主爱丽舍宫。此次马克龙任命贝鲁作为总理,根本原因在于必须挑选一位横跨左右两派之间的人物以化解政治僵局,避免上台后被立即弹劾。
▍在此之前,当地时间12月4日,法国国民议会因预算案争议投票通过对巴尼耶政府的不信任动议,其成为1962年以来首次在信任投票中失败的政府。
在贝鲁之前,马克龙今年9月5日任命右翼共和党人巴尼耶为总理。在今年10月巴尼耶提交了2025年预算案后,法国政坛对此展开了激烈博弈:巴尼耶主张加税并削减法国预算赤字,而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对此明确反对,主张暂停提高天然气税、减少法国对欧盟的出资,极左翼政党“不屈的法兰西”也对预算案中的裁撤项目和岗位计划的内容不满。为绕过议会方面阻力,巴尼耶使用宪法第49条第三款,不经议会表决投票,强行通过法国2025年财政预算法案草案,此举引发国民议会强烈不满,由左翼阵营185名议员提交的不信任动议在表决中得到331票支持,超过所需的288票,导致了巴尼耶政府垮台。
▍法国近期的政治动荡实际上有迹可循,自今年6月欧洲议会选举以来,民粹势力抬头、政治碎片化加剧持续扰动法国政局稳定性。
在今年6月初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法国执政党复兴党得票率远低于极右翼的国民联盟,马克龙随即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国民议会选举。新一届议会中左翼政党联盟“新人民阵线”获得193席,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及与之结盟的政党获142席,而总统马克龙倚靠的中间派仅获166席,导致法国进入“悬浮议会”状态,各派在议会都未占据绝对优势席位。在国民议会“三足鼎立”格局下,法国总理的选举受到多方力量掣肘,直到今年9月马克龙才任命巴尼耶担任总理一职,而巴尼耶所属的党团在国民议会仅占47席,根基十分脆弱。同时,法国政治风向的变化不仅仅是“右转”,核心在于民粹势力的抬头。在本轮预算案博弈中,正是由于极左翼民粹与极右翼民粹形成罕见的合力,共同推动了对巴尼耶政府的不信任动议通过。
▍法国本轮政治动荡表明其财政可持续性问题短期难以得到解决,或对欧元区资产带来持续扰动,后续需关注新总理的组阁谈判,以及各方围绕2025年预算法案的博弈情况。
短期来看,组阁谈判将是新总理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成功的组阁是新政府稳定运作的基础,因而贝鲁必须与多个党派进行谈判,确保内阁成员能够代表各派的利益诉求。中期来看,贝鲁需顺利完成2025年政府预算制定,在减少赤字和增加社会保障之间寻求平衡,避免重蹈巴尼耶的覆辙。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导人勒庞表示,只要新总理准备以更缓慢速度缩小赤字,新政府的预算案可以在几周内提交议会,避免垮台情况再出现。因此,预计新的预算案或在削减赤字力度上进一步放缓,围绕预算案的博弈仍可能持续到明年年初。不过,法国本轮政局动荡深层原因在于民粹抬头和政治碎片化加剧,类似乱局后续可能持续演绎,法国财政可持续性问题短期仍难得到解决,整体上或对欧元区资产带来持续扰动。
▍与此同时,德国近期政坛不稳定性也在加剧,12月16日朔尔茨未能通过联邦议院信任表决,2025年德国大选或提前至明年2月举行;但由于德国的民粹势力未成气候,基民盟或更可能与社民党组成执政联盟,短期内其政局稳定性预计将好于法国。
本届德国政府曾由总理朔尔茨领导的社民党、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率领的绿党、以及财政部长林德纳代表的自由民主党共同组成,但今年11月初,由于三个政党在政府支出等问题方面存在尖锐分歧,德国执政联盟实质上已经解体。当地时间12月16日,朔尔茨在德国联邦议院信任投票中失败,随后议院可在总理建议下解散,且须在60天内举行新一届议院选举。因此,原定于2025年9月28日举行的德国大选可能提前至2025年2月23日。根据Politico 2024年12月6日民调,在2025年大选中,右翼保守政党基民盟(CDU/CSU)支持率32%,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AfD)支持率18%,朔尔茨领导的社民党(SPD)以16%的得票率排名第三。由于基民盟已经明确表示不会与德国选择党组建政党联盟,后续更可能的情形是与朔尔茨的社民党组成联盟,因此朔尔茨此举更多是选择通过发起信任投票的方式主动打破僵局。由于民粹势力整体上冲击德国政局的可能性更小,德国短期内或难出现类似法国的政治动荡。
▍风险因素:
地缘政治形势超预期恶化;欧洲经济基本面超预期恶化;欧洲选举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