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去往斯德哥尔摩的路上》的英文版是2022年,当时我们父女刚合译出版了两本内容比较硬核的科普,彼时女儿正在约翰霍普金斯学习最忙时段,一头扎进数学和神经科学两个学科的考试地雷阵,日常还要完成实验室的任务,忙到飞起。我们决定暂停隔空翻译。某天出版社推荐来几本书,这本自传有趣的书名,幽默的文笔、趣味性和学科相关性,我们心动了。
作为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博士以传奇人物闻名:他谦虚、经常自嘲、总是风趣幽默,像物理学领域的理查德·费曼。除了作为一名有家族遗传心脏病焦虑的医生,他曾与福奇博士一起在NIH担任“黄色贝雷帽”和心脏病专家,转型生物化学家,最终获得诺贝尔奖,作为一位传奇的导师,他点燃了众人的科研热情和好奇心。
随着AI机器翻译工具能力的大幅提升,知识和技能类图书的人工翻译边际效益递减。如果读者对翻译作品的文字表达、文字风格、甚至整体的流畅性上要求不高,那么AI机器翻译的水平大致不差可达到“信“和“达”的标准。例如一般的产品使用手册和软件开发指南,好的大模型和机器翻译,甚至会超过几位技术译者组合的草台班子,也不是不可能的。这乍看是大语言模型和机器翻译“提升了翻译的无能基准线”,换一个角度看是大大加快了跨语种文字和书籍的交流,同时给追求“信雅达”的“雅”的译者更多的带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选择一本具相当文学性的非虚构作品,翻译这本诙谐幽默风格的当代科学家自传,就成为一件值得自我挑战、乐在其中的创造性劳动。
我们在阅读和翻译本书时,力求用生活化的口语短句,写成一位善于“把什么都讲成故事”的科学家的炉边谈话。仿佛我们是他课题组的研究生,在他家聚餐完后围坐在餐桌旁,边喝红酒边听他讲他的家族心脏病历史,讲他对医学的热爱和学生时代的草长莺飞,听他如数家珍谈到自己一个个学生和合作者的风云聚会,讲科学发现中的运气以及同侪竞争中那些焦躁时刻,直到获奖后老两口国际科学奖的巡回旅行趣事。
这本书的内容涉及很多严肃的科学问题,讨论了作者实验室近半个世纪的科学贡献,莱夫科维茨教授用非专业人士听得懂的语言,把涉及科学过程的本质、创造力、指导、疾病、家庭等多个主题讲得栩栩如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忍俊不禁,乐于反复推敲词句以表达出教授的幽默感。正如作者在中文版序写到:“幽默本质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我发现向我的学生展现幽默,往往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鼓励他们从可能原本不会注意到的新角度思考问题。”
阅读本书不需要你具备心脏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知识,你也无需知道某种受体的编码基因是怎么回事,读这位2012年诺奖得主的自传,就像看一位导师版的《科学大爆炸》系列剧。对年轻的学子而言,可以从一位普通年轻人因兴趣、坚持、成长为诺奖得主的过程,学到科学研究背后的规律。对于高校教师和科学工作者,也可以从这位教授培养学生和各种“护犊子”的行为中,理解本书第二十四章“导师艺术”,如同看到镜中的自己,莞尔一笑,喜欢上这位科学家。
23年9月我在成都主持的一次智慧医疗峰会,遇到2013年诺奖化学奖得主Michael Levitte, 他的上一届同一奖项获得者就是本书作者Roberts Lefkowitz,我们聊起这本书,他说自己读过,是一本非常有趣的自传,他提到Lefkowitz的好奇心和幽默感相辅相成,这也是这位1969年写下我们今天HPC应用中第一性原理代码,今天还能立刻拥抱ChatGPT和Copilot的科学顽童们的共同天性。
从2020年疫情分隔两地我们开启一起翻译的尝试,到这本书付梓,我们一起完成了3本书,《去往斯德哥尔摩的路上》成为合译的收官之作,女儿也从约翰霍普金斯毕业,开启下一段科研探索的旅程(《去往柏林的路上》)了,“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相信这本书能给每位读者都带来阅读的乐趣和乐观前行的动力!
本书将在2024年10月份上市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