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无分别智与平等舍

文化   2024-07-15 10:12   中国香港  

          圣严法师在讲金刚经时,谈到无分别的智慧:

        “智慧就是离开主观的自己,也离开客观的对象。不考虑客观的对象,也不考虑主观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智慧。

        有一些人或许能做到不考虑主观的自己,但是却没有办法做到不考虑客观的对象。一个慈母可以不考虑自己的利害,但是,她一定会考虑到自己的儿女。

        我曾经见到一位小儿科医师,他的儿子害了重病,结果他把儿子送到另一位小儿科医生那里医治。我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医治?

       他说:「这是我的儿子。药下重了,我怕他受不了;药下轻了,又怕医不好。所以,只好硬起心肠来将他送去外面医治,不管如何,由别的医生来负责,我信任那医生就好。」

        所以,父母可以放下主观的自己,却放不下客观的儿女。这算不算「智慧」呢?不算!真正的智慧,必须放下两边-主观的自己和客观的对象,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只看「事」的本身,而不考虑「个人」的因素。”

         有一个故事,非常好的说明了什么是无分别智。

        有一粒盐,它想知道海水有多咸:“我是一粒盐,我非常咸。不知道海里的水是不是和我一样咸?” 一位高人回答了那粒盐:"亲爱的盐,你想知道海水的咸度的唯一方法就是跳进大海。"

        那粒盐于是是跳进海里,与海水融为一体,他因此全然觉知了海水的咸度。

        我们无法完全明白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直到我们成为他(它)的一部分。父母不可能成为子女,无论多么爱他或她。

        无分别智,在佛教,也可以说是平等舍。一视同仁看待不同对象。

        父母对子女的爱,自己以为是无条件的,但世间一切,是有条件的,有条件就是空,就是缘起。以为无条件,就很难做到无分别智。

        隆明师父曾这样给我写道:“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愿一切众生远离爱憎住平等舍。

........ 什么是“平等舍”?希望“我”不要有分别心,无论是“我”喜欢的,还是“我”不喜欢的,都能一视同仁地面对他们,并且希望他们平等地获得永恒的快乐。“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处在红尘浊世的我们,经常被什么所困呢?要么为亲人所困,要么为仇人所困,你这辈子累死累活,要么为自己喜欢的,要么为自己不喜欢的,困住我们的,正是无处不在的分别心。

        平等舍,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区别之一。......

        世事本来无常,亲仇业缘不定,修习慈悲的平等舍,并非是让你离弃亲朋,也并非让你亲近怨仇,舍,是放下,是让你从心中放下对他们爱恨的执着,这样才能谈得上平等对待,才谈得上无条件的慈悲。” 我想,这才能谈上无分别智。

        同样的问题,曾经当面请教多识活佛,老人家沉吟良久,慢慢说出一句:“把你的孩子当作别人的孩子看待”。

       妙色王求法偈这样说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所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4/7/14 初稿于哈尔滨-北京高铁

        


四维碎片
当四维碎片经过时,它将透视一切时空细节,洞若观火。这里记录了在追求知行合一的道路上,那些思维碎片集成的文章,分享对技术和人生的观察,也分享读书,观影和一切无用,有趣,有价值事物的思考,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