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全程参加了CCF 1024中国工程师文化日(CCF CED)活动,收获非常大,特意用这篇文字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所见所感(感谢Leo的安排,让我参加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CCF 1024中国工程师文化日举办了两届了,第一届错过了,不过听说更火爆。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线下参加的人不多,但由于邀请的演讲大咖比较多,加之一些脱口秀非常吸引人,线上直播和转发非常火爆,当天的微信朋友圈一直在刷屏。
院士们的工程师情怀
CCF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做了题为“顺应时代需求,弘扬工程师文化”的开场致辞。他从工程师的定义讲起,指出“工程师是将一般性规则进行专业设计以达到应用的人”,进而讲到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差异,以及我国当前工程师培养体系的不足。
他提出了“工程师精神”的3个内涵,即追求精益求精、知行合一和团队协作。结合当前数字化转型,计算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趋势,梅院士指出计算相关的工程师人才需求将空前庞大,号召大家抓住机遇,做好工程师教育工作,弘扬和传播工程师文化;号召年轻人,牢记时代责任,做新时代的工程师。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梅院士谈到自己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学校的迎新标语是“欢迎你,未来的航空工程师”;梅院士还深情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工程师经历。无独有偶,郑纬民院士也提到自己1965年进入清华大学的时候,学校的迎新标语是“清华园——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让他感觉到成为工程师的光荣。今天的院士,在年轻的时候,心中就埋下了工程师的种子,时至今日,他们还充满了工程师情怀。
Rust带来的新机遇
清华大学郑纬民院士做了题为“鼓励年轻工程师做创新的先锋”的主题演讲,他指出要鼓励年轻工程师从头开始做先进的软件。他指出当前系统软件创新的两个有利条件——(1)新型存储器件的出现,为重新设计系统软件带来了机会;(2)新型程序语言如C++和Rust成为更有力的工具。
先进的系统软件相当一部分是少数软件天才,甚至是大学生或研究生创造出来的。
清华大学的年轻学生,在5个方面进行了软件创新实践。其中的第2项和第3项创新,让我感到很振奋。因为它们都是用Rust语言实现的,充分证明了Rust语言稳定性和安全性强,支持并发和高效能的特点。尤其是第2项创新,用Rust语言构建的并行文件系统MadFS,在2021年和2022年的IO500比赛中获得了第1名,速度是第2名的二十倍,为中国工程师争了光。
院士的团队和清华的英才们都在使用Rust,你还等什么呢?我们的《Rust实战》就是学习和掌握这门语言的必备。当然,后续我们还有很多Rust编程好书奉献给大家。
大厂的工程师文化和思考
CCF副理事长、创新工场首席科学家周明做了“工程师的创新力量”的主题演讲。他结合自己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场,以及亲自孵化的创业公司的经历,从比较高的视角提出了打造工程师文化的3个关键问题(1)如何激发工程师的创新(2)实施扁平化管理(3)协作精神,并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微软中国CTO韦青做了主题为“So you want to be a system engineer”的演讲,非常新颖,很大程度上刷新了大家对工程师的认知。他首先从工程师的职业认知和思维方式展开,溯源了系统论、控制论和通信信息论。
整体系统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影响系统的时候,也通过其他部分发挥作用,无法独立发挥作用。
基于此,罗素·艾可夫的系统思考原理很有启发意义:(1)系统的整体属性,是其他任何一个部分所不具备的;(2)系统被拆分开的时候,它会失去其基本属性,其各个部分就会丧失作用;(3)作为一个系统,只是改进其一个部分,是无法提升其整体性能的;(4)改进计划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想要得到什么),而不要局限于弥补缺陷;(5)持续改进还不如不持续改进,因为创造性是不连续的甚至是颠覆性的。
美国科学家、航空工程师Bert Gentry Lee认为系统工程师应该具备的10个要素。
最后,韦青用一个视频揭示了工程师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宏观和微观的两个维度,还用了他的一位偶像卡尔·萨根描述航海者1号拍摄的著名地球照片的经典语录,作为上述观点的一个印证。
这段经典语录,也收录在卡尔·萨根的代表作之一《暗淡蓝点》中。推荐感兴趣的朋友阅读。
韦青老师是知行合一的工程师,他的微信的签名就是“工程师韦青”,而不是“微软CTO”,可见他对工程师这个职业是真爱,就像卡尔·萨根对暗淡蓝点的深情和真爱一样。
风笛何须怨杨柳
下午的“CED大咖说”和“工程师脱口秀”部分,气氛相对活跃。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小红书技术副总裁风笛的“如何打造卓越的工程师团队”。风笛很年轻,但对工程师团队中的痛点和槽点都把握得很深刻,而且他阐述的工程师文化的理解和构建团队的思路很老道,引发听众的共鸣和点赞。他讲完了,吸粉不少,很多人都纷纷和这位年轻的工程师Leader加微信。
工程师的正途
万青处理完了手边的很多事情赶过来,这才有机会和他当面聊。之前和何老师微信文字和语音聊了17分钟,由于他中间有预约会议,我们的聊天中断了,感觉聊得不过瘾。
万青是高性能计算专家,曾负责天河2号超级计算机核心研发,曾任阿里云的高性能计算总监,现任Intel Principal Engineer。他有一个高知家庭,他和家人都有高水平的译作出版(详见他的公号“四维碎片”,一家三口,疫情三年四本译著问世 这篇文章)。
他还是CCF YOCSEF荣誉委员,CCF高专委常委,和CCF有着10年的情缘(真爱,详见他的公号“四维碎片”,【CCF会员故事加长版】何万青:直呼其名——我与CCF十年命运交织 这篇文章。
相比于“码农”,“IT民工”甚至“搬砖”“屌丝”等互联网流行词汇,万青坚持认为工程师应该是一个有更高追求的职业群体或个体,而不应该把自己视为“码农”“屌丝”。甚至程序员,也是对于工程师的降维称谓。工程师文化,首先要追求文化。缺文化就去恶补,而以没文化自居甚至洋洋自得,是万万不可的!听何老师一席话,酣畅淋漓,我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图书出版更加是文化事业,从业者岂不是更应该筑牢自己的文化修养,避免在今天做出焚琴煮鹤、买椟还珠、叶公好龙、饮鸩止渴之类的荒唐事儿!
从阿里回归Intel担任Principle Engineer,何万青发现《The Staff Engineer’s Path》这本书和自己的职业经理非常匹配,他也非常愿意尽己所能,帮助其他年轻工程师确立适合的职业发展路径。因此,他欣然接受我的邀请,担纲翻译本书。在工程师文化日上,为一本Staff Engineer的书找到一个Principal Engineer的译者,这是个多么美妙的“工程”!
万青和女儿合作翻译了《未来500年:迈向太空的生命工程之旅》,独立翻译了《冲击波:对美国互联网巨头的文化思考》,这两本都已经上市并且热卖中。何老师自己对图书翻译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评价标准。翻译对他来说,也许就是“探寻事物本身的乐趣”的过程,只不过,这往往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参见《Unix传奇》:花会自然开,雨会自然来)
小花絮
送书
会议休息期间,找到一个空隙把《软件简史》的预览版送到了梅宏院士的手中。
CCF有一个“寻找中国计算机历史”的项目。CCF认为有责任让后人铭记那些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作出贡献而又默默无闻的前辈的经历,不忘创业者的精神,为此发起“历史记忆”、“记录计算机历史”等一系列搜寻计算机历史遗存、访谈老专家的寻访工作。还将在杭州建立亚洲最大的计算机博物馆,让珍贵资料永久珍藏并为后人研究。
从这个意义上说,《软件简史》也是寻找计算机历史的一部分。梅院士拿到书,一看是预览版,马上说:“这么好的书,为啥不赶快出呢”?期望他有空闲的时间翻开看看!
留下点什么
晚上8点,回家的路上,耳边回响起何万青老师反复念叨的一句话,“时光匆匆过去,我们总该留下点什么”!留下点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何老师在疫情期间翻译了有意义的书,更希望给未来的工程师留下一些职业上的指引。作为工程师,软件工程师,与计算相关的其他工程师,也可以留下一些东西,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因寻找兴趣的好奇心而出发,以留下点什么让世界变得更好为追求!
这或许算是工程师文化的点滴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