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晚,受邀参加《流浪地球2》科学家专场闭门超前观影活动,活动受导演郭帆委托,组织方极客电影还一对一邀请了《流2》的幕后科学家支持团队,包括当晚观影后,电影科学顾问团和各相关专业的科研代表,围绕《流浪地球2》做了闭门科研解读,由于观影体验太过震撼,科学家们就自己领域知识在电影中的展现,纷纷发言,成了历次活动中我印象最长最有科技含量的一次“硬科幻观影拆解”。
先给个结论,《流浪地球2》当之无愧是中国科幻电影扛鼎之作,大年初一首播,不要错过,不要错过,不要错过。
下面是我的“弹幕”模式个人无剧透影评,是一条条意识流弹幕碎片,每一条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和先后联系,不用担心拼凑出剧情。
《流浪地球2》绝大部分后期在阿里云E-HPC上渲染完成,1月12日,在项目钉钉群里收到墨境天合陈向正的消息,影片全部渲染完毕交片。和《流浪地球1》相比,第二部的特效和AI使用几乎覆盖全片,大家进电影院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前些年和墨境天合合作渲染其它影片期间,才知道《流浪地球1》当年算力和时间不足,有一帧地球行星发动机一起点火,推动前进的画面,来不及渲染,是“静止画面”推进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完《流浪地球2》后对比刷一下第一部。
即便是硬科幻的理工科作者和编剧,由于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事实上已经超越了科幻作者的“幻想边界” - 2014年,我在当年HPC年会上讲《三体与高性能计算》提到,原著《三体II》中写到的“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按照《三体》编年史看,已经落后于书中实际描写年份2008年的世界真实超算的速度,IBM BlueGenes的真实速度了。在《流浪地球2》中,感谢强大的顾问科学家组的支持,自适应量子计算机550W系列的细节,向大众展现了算力对拯救地球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其他科学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 屏幕中出现的每一个道具、代码和北京科学家的谈话,都经过了科学顾问团的检视和指导,这部影片里,采用AI算法实现的增减龄、包括对李雪健老师声音的后期增强处理、48帧码率的高清渲染都是亮点。
一个有意思的悖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具备科幻味道“的科技,反而容易被所有人忽略,比如基于智能手机的一切,所有的文学作品,包括科幻,都喜欢描写“生活在别处”,对身边的黑科技“久处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或者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流浪地球2》在硬科幻的震撼想象力外,非常可贵地增加了人性刻画、亲情、爱与牺牲的人文故事,在一部情节决定必然是宏大叙事到几乎呈现为“巨物崇拜“的全程肾上腺飙升爽片中,这种尝试尤为可贵。这也是电影《星际穿越》可以一刷再刷依然感人的根本原因。我在想,《流浪地球2》必然成功的票房,能否支撑下一部《流浪地球3》回归到更多的人性故事?更好地平衡科学元素与人性思考?
大刘的原著在想象力和构建“人类未来的ICU挽歌宇宙”的科幻宇宙构建上,是第一流的,特别是和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制度的自然结合,突破了其他作家包括西方科幻作家一碰到“未来世界的社会与权力制度“,不是存而不论的架空,就是倒回到希腊式的元老院结构的黔驴技穷。这在电影中都以“中国元素”的集体主义和担当,让大家熟悉和感动。在《三体》里,居委会,片儿警和国际组织PDC并行不悖,这就是写作的功力。
然而硬科幻作者的“人物描写”短板被《流浪地球2》的人物塑造突破了,说到这里,近期热议的电视剧版《三体》被大家盛赞,也验证了吴宇森导演的一句名言:“(我不担心吗)我有很好的人物” - 于和伟的史强,张鲁一的汪淼,陈瑾和王子文的叶文洁,林永健的常伟思,李小冉的申玉菲,吃透和把人物演活了,加上忠于原著的情节逻辑。《流浪地球2》里最出色的人物,在我看来,不是主角吴京的刘培强、王智的韩朵朵这些主角,而是刘德华、宁理和李雪健老师饰演的角色。
说到一部作品最重要的的思想性和深度、在影视上最终还是透过角色的细微处表达。在《流浪地球2》中,刘德华一个人贡献了整个电影双线叙事最重要的一根线,把角色的纠结、挣扎和作为有情众生为爱纠缠的心理演活了,超过了《无间道》,另一个不相伯仲是宁理演的马主任,“人固有一死”和隐含的“永生(即便是数字化)才是最残酷的“这种深刻哲学命题,透过宁理不动声色和隐忍的表演,力透屏幕展现出来。这为未来埋下了伏笔 - 期待在原宇宙中数字永生的人啊,那永生的痛苦你能想象吗?- 最后马主任溺毙在互联网北京根服务器机房,轻轻挥手让刘德华不要救自己的瞬间镜头,我眼泪一下就飙了出来 - 如果本片评最佳男主男配,我觉得刘德华宁理有戏。李雪健老师的演技和力量,是全片“心力”担当。作为“主旋律”展现的人物,电影中已经做了相当有诚意的现实主义处理,没有通常科幻影片的理想化设置,这都是可圈可点的地方。
这次提前闭门观影,也是一个机缘,把被称为“现实版《流浪地球》”的《未来500年 - 迈向太空的生命工程之旅》送给导演郭帆,这本书刚获得开年首期“新发现科普书单”科学人文类第一名,书中提到对宇航员进行生物工程保护与治疗的科学与计划,包括对土卫六和未来半人马座金发进发的许多计划,在《流浪地球2》中都有涉及,科学顾问对航天、计算机、人机接口等都做了指导,恰恰缺乏对大队宇航员执行太空任务的生命科学元素有所忽略,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主创团队新的灵感。
这次《流浪地球2》科学家专场闭门超前观影活动,郭帆导演四位主创在现场的开放,包容和虚心倾听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你懂的,刚看完大片的专家和观众,激动起来侃侃而谈,赞美和围绕自己专业“敝帚自珍”洋洋洒洒发挥起来,内容颇为精彩,时间很长。期间创作团队一直在倾听和感谢,偶尔导演和编剧、视效互相吐槽打趣一下。这些细节里的平常心和精益求精的制作态度,是《流浪地球2》必定大卖的底层代码。
“心事浩浩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大刘的“人类未来命运ICU系列”,用鲁迅先生这句话形容太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