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认识的技术咖年轻人,私信问我有没有冬瓜哥张冬的联系方式。
“《大话计算机》的作者,你给他写过序” - 我说记得,张冬第一次和我线下见面,是拿了一本《大话计算机》的A4打印本给我,我见过最厚的预印本。聊了两句,年轻人问我对《大话计算机》怎么评价?
冬瓜哥这套书,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在Intel期间他就开始写了。2014年他有些关于处理器、HPC相关的问题,和我做些讨论沟通,我也提供一些材料和链接,就此认识的。记得那时张冬的公众号文章,开辟了一种“文字+手绘原理图”的风格,原理图不用工具,张冬一个理工男手绘涂鸦的,可想而知他根本不在乎流量,就在乎表达。
后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了这一整套书上中下三册,冬瓜哥约我写了一个序,就是我公众号里2018年这篇文章【刺猬四年磨一剑 -- 冬瓜哥《大话计算机》序】,除了那本预印本,张冬赠送了一套给我,一套给我刚上大学的闺女,成了我的案头书。
有这些机缘和自己写的推荐序,我回答时候还是斟酌尽量客观:“一般的书,是作者多年的知识体系和经验总结、提升和抽象,所以看起来不太一样。张冬这本,是他自己学习实践的“笔记体”记录,事无巨细,胜在详细。但和那些提炼型的经典不一样,当案头资料就特别好。” - 我想起上大学时候,借妻子的课堂笔记备考的经历,类似的。
而据我所知,很多读者都从《大话计算机》这本书中受益,我自己也作为案头书查查,IT技术和产品虽然日新月异,但原理性的学习,仍然有巨大的触类旁通的价值。我没有出版社的数据也懒得去查,但我相信这套书一定有大量的读者和拥趸。
然后年轻人就和我说,业界一些技术人对此书评价怎么怎么不一样,有些人贬得一无是处,有部分人捧得很高云云。我就打住他,问你自己觉得怎样?“我感觉这种记录学习过程的方式,还不错,对我提升认知比较友好”。我说起自己读书、看电影、电视剧,从来不必看别人怎么说,一本书,自己读觉得适合自己就好,不合适就忽略,我举例自己还读一些很基础的书。读书本来就是很私人的事,此人之蜜,彼人之毒,没什么好听他人评价的。
所以我对推荐书这件事,从来不热心也不去关注。自己读起来觉得特别好的,如果忍不住,只给谈得来兴趣相投的朋友推一下。
至于一些技术咖的评价,有一种可能,写代码的技术男圈子,是技术“法执”和“我执”、“鄙视链”、“知见障(见天龙八部扫地僧环节)”比较集中的群体,有时我慢强到没有觉知。之前我退出一些这类群,就是因为这种风气。一本书,不适合你,可能适合别人。爱因斯坦君说:“在一本书中,找到可以把自己带入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开,就是抛开把自己诱离要点和使自己头脑负担过重的一切。” - 有这样的自觉,读哪本书不能受益?
我犯过类似的偏颇,一次我给《得到》的罗胖说,他对某某书的介绍和推广词可以怎样,自己又发表了一番“深刻”的看法。罗胖回我,老何,你的意见有道理,不过这书的推广对象不是你啊,都是你这样的读者,我们要关门。......即便人们因为附庸风雅,把书买回去看一阵子看不下去,摆在那里,也是一种有益的附庸风雅不是吗云云?我听了,感觉人家说的有道理,咱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体佛法师有一段课程讲六度万行,讲到“精进”波罗蜜,我觉得可以用来对治这段读书想看 “别人怎么看这本书”的态度。 读书是个精进的过程。精进呢,就是秉性而为,就是法尔如是 - 就是你内心不受外在烦恼左右,你学习就是为了好奇,增长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本身,而不是为评判、比较和利益烦恼,秉性而学,法尔如是,这叫真正的精进。
在一切的积习中,评判,judge他人是我们最容易犯的愚行,小说和电视剧《繁花》,讲到上海人的智慧,是“不响”,就是别轻易下结论,也别轻易放弃,人世无常,事情也许有转机,也许有因果,让子弹再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