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义的名义 - 疫情下思考《生命的探问》

文化   文化   2022-05-08 14:00   北京  


最近几天上海的动态清零战役到了攻坚阶段,北京也在加大筛查力度,执行中市民面对的各种不便的声音被放大和传播,讨论也很分裂。这时候看到朋友圈发的一段消息:


“世卫组织5月5日发布最新估计数据,2020年和2021年两年间,新冠肺炎已造成约1500万“超额死亡”(excess deaths)人数,这个数字约为原有各国官方统计数据的三倍。印度政府第一时间发布声明表示反对,称世卫组织发布的印度相关数据“在统计上不健全且存在问题”。”  后来朋友更正,“印度是2020-2021两年超额死亡470万。”


围绕这个消息,群里面有讨论提到,奥密克戎让医疗资源极其丰富的大上海都手忙脚乱,如果躺平,边远地区的省份,得多大压力?有人说我理解动态清零是拖延病毒的爆发期限,能拖就拖。也有人举例在二三线城市看病的困难,推测一旦躺平14亿人口的中国会怎样?但其实大家也知道,一线城市风控高度复杂,复工生产和动态清零是一个复杂动态博弈过程,不复工生产对企业和底层人民损失巨大,失业问题、其他重大疾病不能及时就诊也会死人;不动态清零也导致医疗挤兑、更多生命安危;还有奥密克戎已经很温和,我们这样是不是得不偿失的质疑,总之是很难的tradeoff等等等等。


照例,各种考量下逐渐收敛到一个结论:动态清零也是一种模式的共存。你要问我,我觉得纸上谈兵的任何一种推演,无论是援引别国或香港的做法,还是就国内现状推演,都无法对如此复杂的问题给出解析解。无论哪种战略,最终决定的是执行过程中能否做到上下一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无论什么做法,执行不力都会后果稀烂,中国过去的事情是这样,今天也是如此。

最近读意义治疗学创始人,二战集中营生存下来的维克多.弗兰克尔的遗珠之作《生命的探问》(他的《Man Searching for meaning》“活出意义来”是二战后蜚声全球的作品,就不多做介绍了),疫情管理下的每一个人,可能换一个角度,从个人面对具体情境下,思考所作所为的意义,也许是更恰当的角度。


弗兰克尔经常和患者讲一个刊载报纸上的故事:一名被判无期徒刑的囚犯被驱逐到魔鬼岛,而恰巧“利维坦”号船在公海上发生了火灾。由于灾情严重,囚犯被临时组织参加营救活动,这名囚犯救了十个人并因此被赦免了。如果有人在这名囚犯上船之前,在马赛的码头问他,继续生活对他是否有任何意义,他一定会摇头,那么我问你,他可能在等待生活中的一些什么呢?就像“利维坦”号哈桑那个救了十个人的囚犯一样,谁也不知道我们等待的是什么,它会在哪个重要的时刻,在哪个独特的机会中以哪种特殊的方式出现。


生活(疫情)向我们提出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能够认识到当下的意义。生命意义的问题如果不具体到此时此地提出,就会显得过于简单。如果不聚焦在具体某时某刻的“意义”,就像记者采访一位国际象棋冠军时问:“现在请大师告诉我,有没有哪一步是最好的”一样幼稚。


因此,弗兰克尔指出,不是我们被允许去问生命的意义,而是生命在提问,我们是被质疑的人,必须回答生命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我们没有未来,现在就是一切,今日包含生命永恒的新的生活问题。在动态清零的共存模式里,我们怎样因应日常的不便,甚至是失业和倒闭,怎样为自己也为他人?我的不便、忍耐和牺牲的意义何在?那位北京疫情218号感染者,得知自己密接后,一直独坐在自己汽车里自我隔离,不进小区,而避免了整个小区受影响。对风控做法,每个个体都可以提出质疑和推演,但218号做的是他能够回答的当下的意义,以一人的自我隔离,换来整个社区的自由。

关于“意义”的思考,Victor Frankel的意义治疗学已经探讨得相当彻底,无论是面对战争、集中营还是瘟疫。弗兰克尔指出人们实现人生意义的三个基本假设,首先,要有行动,比如创造和劳动;其次,要认识到,意义可以在欣赏自然、艺术品或仅仅是热爱他人中找到。最后,一个人如何适应和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限制至关重要。简而言之,我们在生活中通过行动、爱和痛苦理解意义。


我们如何面对已经持续了快3年的新冠疫情下的无常,赋予当下每一刻意义?


佛教对“意义”的思考可能走得更远,就是如果我们放下“自我”,也许这个意义,是在我所在的群体,我的家庭,我的邻居,我的社区,我的城市,我的国家。怎样做,所受的苦难和限制才有意义?






四维碎片
当四维碎片经过时,它将透视一切时空细节,洞若观火。这里记录了在追求知行合一的道路上,那些思维碎片集成的文章,分享对技术和人生的观察,也分享读书,观影和一切无用,有趣,有价值事物的思考,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