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传教士”。这是法社科师友们教会我的第一件事。整个教育过程分为两步:第一,从本科开始阅读大量社会科学书籍,充分了解理论脉络;第二,跟随老师走进田野,亲身体验法律实践。两步之后你就会发现,实践要远比教条复杂,时不时就会出现理论的悖论。这时,再去看那些把理论奉若神谕并套用在实践中的文章,就觉得比较无趣 。
当然,这样的教育也有一点“不好”,那就是让我保持怀疑。以至于写本科和硕士毕业论文时,就妄图向自己的老师等学界大佬发起挑战,认为“迎法下乡”存在波动(挑战失败,现在看来波动只是“小水花”),主观程序正义一点也不主观(这倒是得到了Tom Tyler的部分认可)。好在老师们都宽宏大量,不仅毫无怪罪,还鼓励我这只初生瘪犊继续“不怕虎”。
后来,我到北大读博。和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成为研究生活的一大追求。法社科正是这样一个学术共同体。此外,面对“什么是你的贡献”的追问,我也试图摆脱旧有说辞,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在基层司法领域做一点微小的贡献。在这方面,乡村社会的现代化,法治需求的弥散化,人民法庭的功能转型和中国乡村的法治迭代,都给了我无尽的灵感,成为我博论的一部分。
不做“传教士”,那要做什么呢?法社科教会我的,是做修补匠、爆破手与发明家。做修补匠,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弥补缺漏。做爆破手,是扫清当前已失去解释力但拥趸甚众的旧理论。如果能力更强,还要做发明家,从经验现象中提炼普适的新理论、新模型。而法社科共同体,就是一群从实践出发、运用多学科工具研究中国法律和法治、做着有趣且有意义的事业的——修补匠、爆破手与发明家。
《庭审直播“以公开促公正”的限度——兼论全景敞视主义的应用边界》
载《法学家》2024年第2期
原文较长,此处仅附摘要、关键词以及目次
(这就是一次做修补匠的尝试)
摘要:庭审直播常被视作全景敞视主义的一种现实应用,能以公开促公正。但也有研究者对此表示质疑。从庭审直播与某些审判不公的互动实践切入,有助于更现实地看待该问题,并对全景敞视主义的应用边界进行反思。首先,庭审直播对于提升法官的能力助益不大,无法应对因法官未能把握复杂案件而产生的能力型审判不公。其次,面对主观恶性大且多发生在庭审之外的操守型审判不公时,庭审直播不仅很难对其予以观测,而且还容易导致不公行为向监督视野外逃逸。再次,一些不法者有可能会在庭审直播现场进行“合法性表演”,以此来掩盖不法行为。最后,庭审直播可能造成的寒蝉效应,会降低庭审参与人的能动性,增大审案难度。因此,只有排除上述场景,庭审直播才能以公开促公正。这也证明了,全景敞视主义的具体应用,会因全景的有界性、虚假景观的迷惑性、被凝视者“意识行动”的不同步性,而难以发挥原先预期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庭审直播;审判不公;寒蝉效应;全景敞视主义;法官能力
目 次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审判不公的主要类型
(一)能力型不公
(二)操守型不公
三、庭审直播的有限约束力
(一)庭审直播难以约束能力型不公
(二)庭审直播难以约束操守型不公
四、庭审直播引发的寒蝉效应
(一)谨小慎微的法官
(二)讷口少言的当事人
五、全景敞视主义应用的有效性边界
结 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