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书声 第二十九期
《法社会科学:研究传统与知识体系》
侯猛|著
【点击图片直达购买页面】
《法社会科学:研究传统与知识体系》一书,以全新视角回答什么是法社会科学。展示了侯猛教授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对社科法学从追随到反思再到自觉的过程,由此形成了对社科法学的系统性思考。
至此,“周泰·书声”第二十九期邀请了七位学术界和实务界嘉宾与作者共同品读这本《法社会科学:研究传统与知识体系》佳作!
“周泰·书声”第二十九期邀请了:
主持人:
• 江 溯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
嘉宾:
• 侯 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 陈杭平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 胡 凌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 李 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 陈天昊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 刘 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 彭文昌
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以上嘉宾做客直播间,共同解读《法社会科学:研究传统与知识体系》一书,精彩不容错过~
本书简介
【点击图片直达购买页面】
本书集中回答了什么是社科法学,展示了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作者对社科法学从追随到反思再到自觉的过程,由此形成了对社科法学的系统性思考。本书着力对法律的社会科学、法律中的社会科学、法学的知识社会学三种知识类型进行研究,采取总分模式,共分为四编。第一编“法社会科学的格局流变”是总论,其他三编是分论,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其中,第二编“法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和第三编“法律中的社会科学运用”分别关注法律研究与运用的社会科学讨论,第四编“法学的社会科学反思”则聚焦法学知识的社会科学讨论。
本书力求将法社会学迭代到法社会科学,构建法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对法社科的发展而言,本书最为重要的贡献,是对体系化的追求及其提出的具体框架。这凸显了作者试图将法社科研究从“无形学院”提升到“有形学科”的雄心壮志。
作者介绍
侯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与社会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法律和社会科学》主编、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法学博士、社会学系博士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大学工作,曾在纽约大学访学和最高人民法院研修、挂职各一年。
主要研究领域为社科法学、司法研究、政法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与社会理论。出版专著《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司法的运作过程》,主编《法律与人类学:中国读本》《法学研究的格局流变》《法学的11种可能:中国法学名家对话录》等,合译《域外法院组织和法官管理法律译编》《碰撞:法律如何影响人的行为》《法律与人类学手册》。
嘉宾导读
陈杭平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对于法学研究与司法实务、围绕法条的规范分析与面向实践的后果分析之间的紧张关系,是法社科研究的作用领域和价值所在。本书可谓这一研究领域、研究进路的集大成者,是国内社科法学的代表作。本书有助于克服法学理论“悬浮”于现实之上的问题,为中国法学的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提供了一种可能。
胡凌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法律制度作为社会现象以及政治经济活动的媒介,与社会科学方法密不可分。本书全方位介绍了法社会科学的各个维度,并通过具体实例展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处理社会问题或法律问题过程中的优势特点,以及如何与传统法学研究进行对话,特别从司法过程研究维度展示了社会科学如何能够更好地揭示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该书不仅对法律研究者富有启发,也同样能对诸多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产生影响。
李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自二十余年前苏力老师提出“社科法学”的概念以来,社科法学多呈现出论战者的姿态。而在本书中,作者梳理了社科法学在中国兴起、发展、流变的过程,试图构建一种“法社会科学”的研究传统,同时将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法律中的社会科学运用、法学的社会科学反思作为“法社会科学”的主要工作领域,努力构建知识体系。可以说,通过本书,法社会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雏形呼之欲出。
陈天昊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仍然处于转型中的中国该如何处理西方法治传统与中国改革实践之间的紧张关系?这是一个现实乃至紧迫的问题,而要回答这个问题,仅依靠比较法学、法教义学是不足的。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侯猛老师推进的法社会科学就尤为值得关注。本书记录了侯猛老师对这一研究脉络的历史溯源、现状辨析、未来思考,将为年青学者进入这一领域提供难得的知识地图,并为我们开展后续研究提供方向性的指引。
刘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侯猛在为未来书写历史。这是一本面向未来读者的书。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这本书是自己研究对象的一部分。这本书之后,法社会科学运动拥有了一条时间线,叫侯猛时间。如果把侯猛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后写作这本书称作小红书,那么将来的法社会科学就进入了后小红书时代。
彭文昌
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通过阅读侯猛教授的书,我们能够清晰明了地了解法社会科学在中国二十年来发展的演化过程、整体格局、学术现状、主要议题、重要刊物和著作、代表人物、研究成果、发展方向、学科建设等;能够清晰了解法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中实证研究、经验研究等方法,以及法社会科学在立法、司法中运用情况。这对于不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法律实务工作者继续深入学习研究、掌握运用法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都很有裨益。期待法社会科学在中国的学术发展和实践成果能够取得长足进步,为中国法学研究、法治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媒体支持
法律和社会科学、燕大元照、法宝学堂
法律部落、百度律临、名家讲堂
(排名不分先后)
欢迎点“赞”和“在看”,与朋友共享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