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丨跨越“经验”去成长——陈柏峰院长在法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学术   2024-09-14 16:58   北京  




跨越“经验”去成长

——在法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陈柏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

国家治理学院院长)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个新的开始。祝贺同学们!祝贺家长们!

    

今晚,是我第四次以院长身份面对新同学。每年都有开学典礼,每次都有院长致辞环节,面对与去年今日的新生差异不多的同学们,能讲点什么新内容呢?随着年岁增长,我逐渐不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很难像从教早期那样与学生朋友式的相处。同学们敬我畏我,但不亲近。我担心陷入说教,让你们生厌。如何与年轻的同学们互相了解,经验是可以分享的吧!就从今晚送给同学们的三本书切入,分享一下关于“经验”的经验吧!


八月初,我去新疆喀什参加学术会议,行前从书架上抽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同龄学友欧树军教授的《灵境内外:互联网治理简史》。在飞机上几个小时,我就翻完了这本小书。作者切入互联网发展的历史阶段及面临的问题,并以之为背景讨论互联网治理的具体向度。这本书读起来倍感通俗,因为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好经历了互联网发展和治理的全历程,书中讨论的内容在经验范围之内,可以把握、容易理解。



1995年,互联网在美国正式民用化、商业化、国际化。此前一年(1994年),我开始接触电脑,在DOS系统下学习BASIC语言编程。1998年我上大学时,武汉已经接入互联网,那年秋天我在华中理工大学(华科大前身)的机房里申请了六位数的OICQ号。在经历两次盗号之后,七位数的QQ号终于稳定下来,此后陪伴我二十多年。2005年工作后不久,学校开始推行互联网无纸化办公。2012年后的几年,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在中国普及。2020年前后,物联网设备开始进入家庭和生活。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互联网架构的设置、互联网内容的治理、互联网主体的博弈,都是我们的时代经历和生活世界的构成部分。


在座的同学们,可能略有不同。互联网是先于你们的生活世界,在你们出生时,互联网的基础架构已经形成,应用场景已有长足发展。如此,理解互联网治理的历史和法律,你们可能需要多费点精力深入相应的经验场景。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大学时代风靡一时的网络爱情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它是“网络小说开山之作”,结集出版之后几年之内销售了160多万册(还不算盗版销售)。故事发生的互联网场景是BBS和E-mail。如今,这些场景早已变化,BBS几乎退出了校园和社会,变得十分小众,E-mail的一些功能被即时通讯所替代。移动互联网更加便捷,爱情故事的经验背景必然变化。据说,亲密关系已经直接商品化,年轻人开始“二次元”恋爱,他们付费请人cosplay网络游戏、动漫里的心仪对象,让“纸片人男友”陪同旅行,满足情感需求。估计你们没有多少人还有兴趣去看过时的网络爱情小说,大概更难激起我们当年的那些情愫。


显然,我和欧树军教授共享更多的时代经验,与在座的同学们则有经验差异,甚至存在经验鸿沟。我们跨代际理解彼此,就需要跨越经验鸿沟。其实,对所有事物的理解,都需要跨越经验鸿沟。


什么是经验?哲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准确周延的定义,在不同的学科语境和知识维度,经验可以与理性、理论、先验、规范等相对而言。但今天不是“掉书袋”的场合,我更愿意大家朴素的理解——经验就是从自然、历史和社会中获取的信息、知识和感受。


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有不少,“经验”可能是起点。经验源自人生经历。1998年高考,有道数学题以金鱼缸为场景,我当时并不知道金鱼缸是无盖的(现在各式金鱼缸都有)。作为一个农村孩子,见过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不会被五谷杂粮难住,但那时对金鱼缸实在印象不深。受此经验局限,注定难以答对那道题。


经验是理解知识的基础。知识是对人类经验的系统固化,如果我们缺乏经验,理解知识就会面临困难。同学们即将开始学习法学,其中有不少拗口的概念和规则,不借助具象的经验很难理解。我上本科时,教民法的徐涤宇老师很喜欢列举“同学去食堂吃饭”的场景来解析法律行为、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比如在食堂门口因路滑摔骨折,被米饭中的小石头崩坏牙齿,吃了馊菜导致腹泻,等等。与此类似,“网红”罗翔教授在讲刑法时,常以“张三”作为加害人举例,遂有“法外狂徒张三”之梗。


二十多年前的法学院教师,似乎比今天更加偏好推荐理论书籍,那时的同学们也更加偏好阅读理论书籍。不少同学按照老师的建议读西方思想经典著作,从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到中世纪的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再到近代的卢梭、洛克、孟德斯鸠,现代的罗尔斯、德沃金、哈耶克。大家遵循老师指导,按人物和思想线索展开阅读,其实很难说真正读懂多少。我也位列其中,认真地读到黑格尔。前面的著作似懂非懂、不懂装懂,到康德就实在不懂,都没法装懂。为什么如此?因为理论著作背后,都是有经验背景的。不理解经验背景,就没法读懂理论。我们对西方的历史和社会,最多只是理解皮毛,自然很难读懂相关的理论。换为中国经典,四书五经,各种经典集注,大家能不能读懂?古文如果不懂,翻译成白话文,那是秒懂吧!因此,读书是需要跨越经验的,需要有经验的思维。


今天的大学体制最早源自西方,知识体系的架构也源自西方,法律和法学体系模仿西方,我们很难避开西方的思想、政治制度和法律规则。正确理解它们,就必须跨越经验的鸿沟,理解西方知识体系背后的经验基础。用经验的思维,从经验层面,真正理解西方的思想、制度和规则,理解它们在现实政治架构和利益格局中的出发点、针对点;理解它们在运行过程中如何面对矛盾、达致平衡,或掩盖矛盾、维持偏差;理解它们在运行机制上的着力点、运行效果上的优缺点,等等。


喀什的旅程中,我还读了另一位同龄学友田雷教授的《八十七年:美利坚的创制(1776—1863)》。这本小书用经验思维讨论了,自1776年美国建国到1863年林肯总统发表葛底斯堡演说,这八十七年之中的若干政治斗争和关于宪法的论辩,尤其关注不同政治人物在不同时期面对重大问题而做出的不同努力。从中,可以看到现实的政治斗争中各种力量在重大关头的选择,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偶然性;看到美国三代“建国者”如何守护宪法,使之真正成为联邦所有人的宪法,从而发挥着宪法的团结功能。



这种经验思维的写作,摒弃了美国制宪的“民主奇迹”说,在历史的经验场景中思考美国法治道路,既不盲信美国模式的光环,也不忽视美国政治家的智慧和努力。这种写作树立了作者的主体性,旨在帮助同学们树立主体性。用另一位同龄学友章永乐教授的话说,这是一部“化西之作”,旨在与未来的“接班人”进行交流。“接班人”就是在座的你们,你们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接班人!只要有了主体性,哪怕看起来在讲美国故事,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接班人培养提供“立德树人”的历史与思想课程(章永乐语)。


面对西方知识体系,经验的思维、经验的理解,是树立主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对于西方的思想、政治制度和法律规则,只有从经验层面做到真正理解,我们才不会受制于基本事实之外的意义和意图,不会将自身变成西方思想、制度和法律“实践”的一部分。如此,我们既不会妄自菲薄,误以为文明终结于西方模式,法治只有西方那一套;也不会妄自尊大,关起门来搞法治,盲目排斥西方制度,拒绝借鉴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


在学习之外,面对纷扰复杂的社会和世界,缺乏经验的思维,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中国已经处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复杂的利益政治之中,各种政治和社会利益集团较为活跃,他们利用各种媒体平台表达诉求,其表达方式时而直白,时而隐晦,丰富而多元。他们甚至可以运用媒体设置议程,将政治意图和利益诉求嵌入具体治理问题,制造特定的舆论,引导社会公众的关注点,牵制政府的决策。经由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各种信息,很可能就是各种利益集团安排的牵引力量,他们提供剪裁过的事件和观感世界,塑造社会公众的认知,缺乏经验感知能力的年轻人很容易受其误导。而抵抗误导的武器,就是经验的思维。“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我们多从经验上、从现实的利害关系中,去思考事件发展的逻辑、事物背后的机理。从经验上对问题和规律了然于心,就不会那么好“忽悠”。


经验的思维要能起效,还是得增加、积累经验。对于同学们来说,无非三个渠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广交天下朋友。


读万卷书。回望自己读书的历程,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我读得最多的不是法学或法理学的书,而是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的著作。究其原因,其实是这些书从经验上容易把握,符合个人偏好,相信也符合多数人的偏好。直到今天,不少经典理论著作仍然读不懂,一些同行的著作也读不懂,但我不会再因此而不自信。碰到研究生的论文读不懂,我还会斥责他们“不讲人话”!阅读应当首先能够增加经验认识,阅读理论著作也应如此。经验认识积累深厚了,艰深的理论著作也会逐渐变得易懂。每一个概念、每一种理论的背后,都有经验性的背景。理解了这些背景,再去理解概念和理论,就事半功倍。因此,我建议大家先读经验性强的书,再逐步深入,直到对理论书籍也能从经验层面理解。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可以才识过人,行万里路可以丰富见识、学以致用。只读书容易陷入空谈,实践才能让知识起到实际作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读书。实践是未来的事情,并不着急。不过,我们有很多实践的机会,如实践项目、社团活动、毕业实习等,日常生活、外出旅行也是实践。抓住这些机会,更有益于读书。多实践,洞悉不同群体的生活心态,了解社会中的利益连接,知晓各种利害关系,明白资源制约下如何作为,见识法律和政策在体制末梢的样态,有了经验质感,阅读能力就会迅速提高,读书同样事半功倍。在喀什期间,我访问两级法院,走进三个人民法庭,看望了两位实习同学。这两位同学都是喀什本地生源,据说同学们更愿意选择去发达地区、层级更高的政法机关实习。我大约知道他们的考虑。不过,换做是我,肯定更愿意去边疆地区、去基层实习。在边疆和基层,所能积累的经验更具有稀缺性,更能丰富我们的经验宝库。而大城市、发达地区的经验,有大把的机会去获取。


广交朋友。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高质量的朋友是了解外部世界的桥梁,也是个人完善和进步的标尺。我们可以从朋友那里获取信息,弥补经验短板。与朋友切磋,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大学期间,从尤陈俊、白龙等同学那里获取的读书经验(参见2023年开学典礼致辞),对我后来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影响深远。工作以后,有了更多的圈子,“经略研究院”就是其中一个自发组织的高质量的朋辈群体。我们几乎都是同龄人,其中有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也有来自不同行业实际工作部门的,大家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少人有海外求学经历。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获得了高质量的经验积累,涵盖国际政治、国别问题、行业规律、社会现状、生活体验等各个方面。每个人都应该去广交朋友,并经由朋友增长经验、完善自我。


今天,我特别强调经验、经验思维、经验积累的重要性。尽管,在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经验论、经验主义往往带有贬义,常常与狭隘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如果在这个层面讨论,问题就十分复杂,我无意陷入其中。本人今年出版的新书《法律的经验研究方法》,讨论了方法论上的一些问题。它基于学术团队近20年田野调研,梳理总结了作为学术方法的经验研究。在座的研究生同学们,要面对中国法治实践做学术研究,可能从中得到启发。



在你们的成长历程中,重要的事物很多。特别强调“经验”,是因为同学们特别缺乏,而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又十分需要“经验”。当年,不知道金鱼缸无盖,一度让我心痛遗憾。从那时起,我就意识到,经验有时会成为致命的局限。突破这种局限,就需要运用经验的思维,通过一切可及的办法,有意识地去积累经验。今天的你们,可以跨越“经验”去成长!


祝福你们!谢谢大家!






法律和社会科学
本公号由中国人民大学法社科研究中心(Law and Social Science Center)负责,主要依托《法律和社会科学》(CSSCI、AMI核心集刊),发布法社会科学(法社科)相关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