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客观规律)通过“顺道者昌,逆道者亡”管理宇宙万物,内心坚定如一,不在乎外界的评价,赞美也罢,贬低也罢,都不影响它的心神,这样就不被虚名所累所伤。圣人审慎地对待外物而又不为财货所役使,通晓于大道,合乎于道德,辞却仁义,摈弃礼乐,内心也就恬淡宁静了。
|《庄子》“天道”原文:士成绮见老子而问曰:“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今吾观子,非圣人也。鼠壤而余蔬,而弃妹之者,不仁也,生熟不尽于前,而积敛无崖。”老子漠然不应。
解释:士成绮见到老子而问道:“我听说先生是个圣人,我便不辞路途遥远而来,走了上百天,脚掌上结上厚厚的老茧也不敢停下来休息。如今我观察先生,并不是个圣人。老鼠洞泥土上乱扔剩余饭菜,看轻并随意抛弃这些物品,不能算合乎仁的要求;生食熟食堆满前面,而聚敛财物却没有限度。”老子听到不介意默然不回应。
解析:士成绮是世俗之学的代表,喜欢对人指手画脚,品头论足。仁义圣智论者,以文学斗士自居,儒家与墨家相争,批评法家残暴不仁,批判道家无为无用。今天的西方某帝国以民主灯塔自居,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说这个不自由,说那个不民主,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真的能代表最广大百姓的民主自由吗?一个人一个组织假如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就什么也不用干了,所以啊,圣人反其道而行之,不在乎外界的评价,赞美也罢,贬低也罢,只要不忘初心,心无旁骛做事就行了。他的内心啊,坚定如一,对外界的评价就如对待身外之物,物来不迎、物去不送,物来则自照,物去则不藏,这就是圣人对待外物的态度。世俗之学则不然啊,赞美自己就高兴,贬低自己就愤怒,党同伐异,把不同观点视为异类,不过就是井底之蛙、林间小鸟、夏天的虫子胡言乱语罢了,哪里能做战略层面的管理思想呢?“公知”、“砖家”、“叫兽”为什么让人厌恶啊?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是管理层面的战略思想呢?就是大道(客观规律)管理宇宙万物所展示的思想。大道(客观规律)通过“顺道者昌,逆道者亡”管理宇宙万物,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执行。它功于天下,却大象无形、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辩若讷;它造福万物,却让人看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他对万物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谓之玄德,玄德就是至高无上的管理者之德,这就是能让天下长治久安的战略思想啊。所以啊,圣人管理天下,立政为公、执政为民,真心实意造福天下百姓,给百姓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打击奸诈邪恶,保护淳朴善良的百姓,让人们过上和平稳定的好日子胜过一切言语。天下很多事情就是恰恰相反啊,那些说话声音大的砖家、叫兽、公知并不代表最广大的百姓,代表最广大百姓的言论不一定被人接受,旧社会和西方某帝国这种例子太多了,他们极度善于伪装啊。
|《庄子》“天道”原文:士成绮明日复见,曰:“昔者吾有刺于子,今吾心正却矣,何故也?”老子曰:“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苟有其实,人与之名而弗受,再受其殃。吾服也恒服,吾非以服有服。”
解释:第二天士成绮再次见到老子,说:“昨日我用言语刺伤了你,现在我的这种心情逐渐消失,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子说:“你把我看为圣智的人,我自以为早就不是这种人了。过去你叫我牛我就称作牛,叫我马我就称作马。假如存在那样的情况,人们给他相应的称呼却不愿接受,将会第二次犯了错误。我顺应外物总是自然而然,我并不是因为要有心说服别人而去说服。”
解析:大道(客观规律)通过“顺道者昌,逆道者亡”管理宇宙万物,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执行。它是不在乎别人说它什么,赞美它德性充盈也罢,还是非议它残暴灭亡万物也罢,都改变不了它的心性,也改变不了它给宇宙万物提供运行秩序的担当和使命。老子就是合于大道之德的人,所以啊,它不在乎士成绮怎么看待它,赞美也罢,非议也罢,在他看来,这些都改变不了啊。所以啊,老子说啊:你把我看为圣人也罢,叫我牛我就称作牛,叫我马我就称作马,别人爱怎么看就怎么看吧,我也不愿和井底之蛙辩论。人们给他相应的称呼却不愿接受,将会第二次犯了错误,他顺应外物总是自然而然,我并不是因为要有心说服别人而去说服。
我们可以在深入思考一下,道家文化是什么文化啊?是教给天下管理者长治久安道理的文化。圣人管理天下,立政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建立造福天下最广大百姓的法治,依法治国,打击奸诈邪恶,保护淳朴善良的百姓,给天下百姓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何必在乎世俗之人怎么看啊?何必倡导虚伪的仁义圣智和西方民主自由价值观呢?为什么不能倡导呢?因为太笼统了。大地主可以打着仁义的旗号,作福作威,危害最广大百姓的利益,看看仁义圣智昌盛的旧社会,有几人能真正代表最广大百姓的利益?多数都是大地主的说客,就如那些让人厌恶的公知、叫兽、砖家一样。
|《庄子》“天道”原文:士成绮雁行避影,履行遂进而问,“修身若何?”老子曰:“而容崖然,而目冲然,而颡頯然,而口阚然,而状义然,似系马而止也。动而持,发也机,察而审,知巧而?于泰,凡以为不信。边竟有人焉,其名为窃。”
解释:士成绮侧身而行,不敢正视自己的身影,蹑手蹑脚地走向前来问道:“应该如何修身呢?”老子说:“你的容颜伟岸高傲,你的目光突视,你的头额突出,你的嘴巴大张,你的身形巍峨,好象奔马被拴住身虽休止而心犹奔腾于外物之间。你的行为暂时有所矜持,一旦行动就象箭发弩机,你对事物明察而又精审,自持自己的智巧而外露骄恣之态,凡此种种都是矫情做伪。边远闭塞的地方有过这样的人,他们的名字就叫做盗贼。”
解析:古人有言:识时务者为俊杰。士成绮也算是世俗眼中的俊杰了,善于察言观色,善于揣摩对方内心,对待低于自己的人骄横跋扈、指手画脚,对待高于自己的人恭恭敬敬、不敢直视。这在世俗眼里很正常啊?但在道家书籍却不是主角,为什么啊?因为《黄帝阴符经》、《道德经》和《庄子》都是道家文化,道家文化是效法大道(客观规律)管理万物的文化,是管理思想类似的文化,类似于今天党内教育一类的吧,说话对象是帝王将相,君道,不是臣道。容颜伟岸高傲,目光突视,头额突出,嘴巴大张,身形巍峨,好象奔马被拴住身虽休止而心犹奔腾于外物之间,这是臣子的有为之道啊,为了身外之物苦苦追求,为了身外之物所累所伤,却不是天下管理者的无为之道。
臣子的有为之道,就如士成绮一样,就如猎狗追逐猎物,为了外物所累。世俗之学为了追逐虚名,倡导仁啊、义啊、人权啊、自由啊、民主啊等,以一副教师爷的姿态对人指手画脚。但现实呢,倡导什么就会失去什么?什么口号喊得最响亮,那肯定是因为缺失啊!鱼香肉丝,没有鱼;老婆饼里,没有老婆;夫妻肺片,没有夫妻。再看看旧社会,倡导仁义,往往就会失去仁义,为什么啊,被奸诈邪恶之徒截胡利用了;看看西方某帝国,倡导民主,往往就会失去民主;倡导自由,往往会失去自由。现实社会往往就是这样,越是大力倡导的,往往越是缺失。所以啊,倡导虚伪的东西,矫情做伪,窃取百姓对自己的信任,实际却做着南辕北辙的事情,边远闭塞的地方有过这样的人,他们的名字就叫做盗贼。
|《庄子》“天道”原文:夫子曰:“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乎其不可测也。形德仁义,神之末也,非至人孰能定之!夫至人有世,不亦大乎!而不足以为之累。
解释:先生说:“道,从大的方面说它没有穷尽,从小的方面说它没有遗漏,所以说具备于万物之中。它虚空广大啊,对万物无不包容;它深遽幽深啊,不可以探测。推行刑罚德化与仁义,这是精神的末节,不是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谁能判定它呢!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一旦居于统治天下的位置,不也是很广大无边吗?可是却不足以成为他的拖累。
解析:道家文化是“道”为核心的,理解了“道”就掌握了道家文化的思想精华。理解不了“道”,建立不了“道”的抽象思想模型,肯定是读不通道家文化的。我不厌其烦的反复说“道”是怎么回事。道是什么呢?用今天的词汇,只有“规律”这个词汇代表的内涵接近“道”。“规律”是什么啊?这是一个笼统宽泛的概念,诸如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一切客观规律的总和。假如把大道(客观规律)拟人化,把它看做是一个宇宙管理者,它是怎么管理宇宙万物的呢?例如:星球为什么有序运行,那是万有引力定律下的动态平衡。那肯定是“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能成功,违背客观规律办事就必然失败,这就是大道(规律)管理万物的思维模型。所以啊,我们能不能建立道家文化的思维模型,就是读通道家文化的基础。
我们建立了道家文化的思维模型,再看这段话就很容易理解了。道,从大的方面说它没有穷尽,从小的方面说它没有遗漏,所以说具备于万物之中。万有引力定律我们都知道吧,电磁感应定律我们知道吧,是不是大的没有边际?小到原子核内部。电子芯片为什么运作,因为有电子的运动规律啊。所以啊,大道,它虚空广大啊,对万物无不包容;它深遽幽深啊,不可以探测。让人感觉不到存在,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推行刑罚德化与仁义,这是精神的末节。看看旧社会,推行仁义,仁义并没有给最广大的人民,却被能言诡辩之徒截胡利用了。看看西方某帝国,推行民主、自由、人权,却成了帝国主义干涉别人内政,制造社会动荡的遮羞布。仁义、民主、自由到底好不好啊?不是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谁能判定正确与否呢?今天看来,能代表最广大的人民利益就是正确,反之代表少数既得利益者就是虚伪双标。所以啊,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一旦居于统治天下的位置,让自己处于至虚至静的境界,身外之物不足以成为他的拖累。
|《庄子》“天道”原文:天下奋棅而不与之偕,审乎无假而不与利迁,极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遗万物,而神未尝有所困也。通乎道,合乎德,退仁义,宾礼乐,至人之心有所定矣。”
解释:天下人争相夺取名利但圣人却不会参与其中,审慎地对待外物而又不为财货所役使,深究天地事物的本真,持守事物的根本,所以忘却天地,遗弃万物,而精神世界不曾有过困扰。通晓于大道,合乎于道德,辞却仁义,摈弃礼乐,至人的内心也就恬淡宁静了。
解析:大道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管理宇宙万物,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它功于天下,却大象无形、大器免成、大辩若讷;它造福万物,却让人看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不以有德自居。宇宙万物,奋发有为,生机盎然,大道(客观规律)却无心去争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这就是圣人效法的对象啊。所以啊,圣人之在天下,立政为公、执政为民、没有私心私欲,真心实意造福天下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却不去争夺名利。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和自己何干呢?所以啊,天下人争相夺取虚名和利益但圣人却不会参与其中,觉得这是世俗之人所为。大公无私,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党的思想,本质传承了道家思想精髓。
圣人之在天下,对待身外之物就如大道对待宇宙万物,他审慎地对待外物,役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奴役,深究天地事物的本真,持守事物的根本,合于大道之境,所以忘却天地,遗弃万物,而精神世界也就纯洁如水一样透明,不因外物有过困扰。什么意思呢?就是清正廉洁的人,一身浩然正气,内心坦坦荡荡,对得起天地良心,行得正,怎么会有贪婪之徒的困扰呢?贪赃枉法之徒,贪了钱整天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生怕露馅,圣人就不会有这些烦恼。所以啊,圣人通晓于大道,合乎于大道之德,辞却仁义虚伪之学,摈弃虚伪礼乐,处身于大道至虚至静德境界,至人的内心也就恬淡宁静了。所以啊,内心无物,方可主宰万物。党的思想讲啊,无产阶级专政,就是要求管理系统不能被糖衣炮弹俘虏,这和道家核心思想是完全一样的。圣人内心没有私心私欲的杂质,才能映照天地万物百态,才能作为外物之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