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应帝王”(三):渊有九名,此处三焉

文摘   2024-08-19 13:54   山东  

巫师算命,重在察言观色,他用问题套你,再根据你的表情细微变化得出正确结论。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一个人被名、利、财货等身外之物所牵累的人,就会被对方探知心底而利用,只有内心至虚至静的人才能不被外人利用。

|《庄子》“应帝王”原文: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 

解释:郑国有个占卜十分灵验的巫师,叫季咸,他知道人的生死存亡和祸福寿夭,所预卜的吉凶都能在指定指定日期准确应验,仿佛是神人。郑国人见到他,都急忙跑开。列子见到他却被折服如醉如痴,回来后把见到的情况告诉老师壶子,并且说:“起先我以为先生的道术最为高深,如今又有更为高深的了。

解析:巫师算命,重在察言观色,他用问题套你,再根据你的表情细微变化得出正确结论。郑国有个占卜十分灵验的巫师,叫季咸,他知道人的生死存亡和祸福寿夭,所预卜的吉凶都能在指定指定日期准确应验,仿佛是神人。这说明什么啊,说明季咸这个人啊,第一:很会察言观色;第二:口才也肯定一流,巧舌如簧啊,很会自圆其说嘛;第三:知识还得渊博,能给人说的一愣一愣。我觉得,算命的人,离开几个特点,是肯定没法干的。当然啊,在《庄子》这本书里,季咸不是故事的主角,是主人公的陪衬。

在旧社会,什么类型的人和季咸最接近呢?古有仁义圣智论者权臣,今天西式人权民主普世价值观论既得利益者。仁义圣智论与普世价值论者与帝王的关系,就是季咸与列子的关系。季咸,知道人的生死存亡和祸福寿夭,所预卜的吉凶都能在指定指定日期准确应验,仿佛是神人。仁义圣智论与普世价值论者,在旧社会的帝王看来不也是如此吗?帝王内心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被拿捏的死死的。所以啊,在旧社会,仁义圣智论者昌盛了几千年。

|《庄子》“应帝王”原文:壶子曰:“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与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尝试与来,以予示之。” 

解释:壶子说:“我教给你的还全是道的外表,还未能教给你道的实质,你难道就已经得道了吗?只有众多的雌性可是却无雄性,又怎么能生出受精的卵呢!你用表面之道就跟世人较量,必然求取别人的信任,因而让巫师洞察你的心机而替你占卜吉凶福祸。你试着跟他一块儿来,把我介绍给他看看相吧。

解析壶子,是合大道之德的道家圣人。这里的列子,只学到了大道的皮毛,犹如世俗之人,立场不坚定,对象征仁义圣智的季咸如痴如醉,没去教化别人,却被别人教化了壶子对列子这个徒弟,显然觉得爱恨有加,所以啊,对列子说:“我能教给你的仅仅是道的外表,大道的本质还需要你细细的品味和感悟,你难道就觉得已经得道了吗?只有雌性却无雄性,又怎么能生出受精的卵呢!你用表面之道就跟世人较量,因而让巫师洞察你的心机。”壶子的话什么意思呢?学习嘛,取决于老师和学生两个因素,老师教的再好,学生感悟不了也是白费功夫。

老师只能教大道外表,大道的本质是无法传授的,需要学生细细感悟才行。列子啊,你学了些大道的外表皮毛,还没感悟大道的本质,就去炫耀、显摆,怎么能不被季咸看透心机呢?帝王管理天下,把天下视为一家之私,为了江山时代传承,可谓煞费心机,再怎么折腾也逃不出奸诈邪恶势力的眼睛,再怎么修补漏洞也改变不了被取代的命运,历史周期律是因为帝王公权私用、公器不公造成的。最后啊,壶子对列子说,季咸来给我看看相。壶子心说,列子啊,我给你展示一下什么是大道之德与大道之境。

|《庄子》“应帝”原文: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尝又与来。” 

解释:第二天,列子跟神巫季咸一道见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呀!你的先生快要死了!活不了了,用不了十来天了!我观察到他的神色怪异,神情像灰烬一样毫无生机。”列子进到屋里,泪水弄湿了衣襟,伤心地把季咸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刚才我将寂静的心境显露给他看,茫然无知,不动不静。这样他恐怕只能看到我闭塞了生机。试试再跟他来看看。

解析第二天,列子跟神巫季咸一道见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呀!你的先生快要死了!活不了了,用不了十来天了!我观察到他的神色怪异,神情像灰烬一样毫无生机啊。这是什么之象呢?可能就如树皮即将脱落,呼吸断断续续极度微弱,目光呆滞,神情没有变化等等,感觉就如司马懿装病骗曹爽的那种表情吧显然啊,季咸算命,是靠观察神色得出的结论,觉得壶子神色怪异,神情像灰烬一样毫无生机,由此断定壶子的寿命不长了。列子就是藏不住事情的人,就这么相信了季咸的话,心情特别难过,泪水弄湿了衣襟。但是呢,壶子并没有表现出真实的情况,只是表现闭塞了生机,将寂静的心境显露给季咸看。

我们读书或者看短视频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不去追求事情的本质,或者仅仅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所以啊,就能被公知、砖家、叫兽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有时候很多事情是需要反着去看的,就如商鞅、韩非、秦始皇这样的人物评价。在旧社会,仁义圣智论者,大谈特谈仁义、仁慈、仁君的好处;西方政客高举民主、自由、人权,以有德自居,对别人指指点点,岂不知只是事物的外在表象,庄周却认为,社会动荡不宁的根源在于倡导虚伪之德。所以啊,一个合于大道的人,能看透事情的本质,不被浮华的外表所迷惑。

|《庄子》“应帝”原文: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见其杜权矣!”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是殆见吾善者机也。尝又与来。”

解释:第二天(后一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拜见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幸运啊,你的先生遇上了我!可以有救了,有活的希望了,我观察到他闭塞的生机中出现了活力。”列子进到屋里,把季咸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刚才我将天地万物生长萌发的气象展示给他,名声和实利等一切杂念都排除在外,而生机从脚跟发至全身。这恐怕是他看到了生机萌动的迹象了。试着再跟他一块儿来看看。”

解析季咸第二次给壶子看相,看到了壶子闭塞的生机中出现了活力,就对列子说,“幸运啊,你的先生遇上了我!可以有救了,有活的希望了。”他闭塞的生机中出现了活力,这是什么样的表现呢?可能就是呼吸逐渐均匀了,目光变得有些清澈了,神情根据别人的谈话有些变化了,有万物萌动的迹象。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季咸个了不起的人,壶子是个更了不起的人季咸善于察言观色,能观察人表情的细微变化;壶子却能反其道而行之,能释放虚假的信息隐藏真实的自己。谍战剧中,显然壶子比季咸更胜一寿,能把自己伪装的天衣无缝。

当然啦,《庄子》这本书是道家书籍,是教给人们长治久安道理的书籍,重点不是讲谁的智力更好的。庄周讲季咸给壶子看相的故事,主要想说的是,帝王应该抛弃私心私欲,应该让自己处于至虚至静之境,否则啊,就容易被奸诈邪恶之徒利用。你喜欢五色,奸诈邪恶之徒就用五色制服你;你喜欢五音,奸诈邪恶之徒就用五音制服你;喜欢五味,奸诈邪恶之徒就用五味制服。齐桓公,算是了不起的人物了,春秋五霸之一,晚年宠幸开方、易牙、竖刁这三个小人,被活活饿死壶子能隐藏真实的自己,就让季咸摸不着头脑。帝王处于大道至虚至静的境界,眼不被五色所累,而不被五音所伤,最不被五味所惑,奸诈邪恶之徒就没有可以钻的漏洞。

|《庄子》“应帝”原文: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复相之。”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吾乡示之以太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渊有九名,此处三焉。尝又与来。” 

解释: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拜见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你的先生神色变化不定,我实在无法给他看相啊。要不就等到他心迹稳定了,再来给他看相吧。”列子进到屋里,把季咸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把阴阳冲漠之气显露给他看。这样恐怕看到了我内气平稳的征兆了。大鱼盘桓的地方叫做深渊,静止的深水叫做深渊,流动的深水区叫做深渊。渊有九种称呼,这里只提到了上面三种。试着再跟他一块儿来看看。”

解析季咸第三次给壶子看相,看到壶子神色变化不定,就实在没法给壶子看相了。帝王治理天下,不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表现出来,就会被群臣架空,离失去权柄也就不远了。喜欢五色的人,就会被权臣用五色制服;喜欢五味的就会被权臣五味制服喜欢五音的人,就会被权臣用五音制服。回顾历史,倡导仁义圣智虚伪之德,群臣希望通过仁义圣智给自己增加一道免死铁卷,君王为了虚名而认可群臣看法,君臣德性一样,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导致的后果就是公权私用、公器不公,怎么可能长治久安啊?所以啊,国君内心不恬淡虚静,远离大道之德,就会被群臣架空而失去权柄,这就是社会动荡不宁的根源,这就是历史周期律的本质。

大道(客观规律)通过“顺道者昌,逆道者亡”管理宇宙万物,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却大象无形、大器免成、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辩若讷。它功于天下、造福万物,内心却能至虚至静,让人感觉不到存在,没有让奸诈邪恶之徒利用的丝毫空间,也就永不失去管理者之位,这就是管理的至高境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圣人执掌天下,把天下权力造福天下最广大的人民,没有私心私欲,以无身无我的姿态面对天下,所以圣人有言: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样就能不被奸诈邪恶之徒窥探心机。神巫季咸可算是奸诈邪恶之徒的最高代表了,拥有奸诈邪恶之徒最顶级的智慧了,察言观色,能说会道,可谓是超一流了,只有壶子这样的圣人才能做到不被他识破表相而利用,普通的人哪能瞒过季咸的眼睛?所以啊,旧社会的帝王,只要有点私心杂念就会被季咸一样的奸诈之人无限放大利用,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旧社会动荡不宁的原因?

|《庄子》“应帝”原文:明日,又与之见壶子。立未定,自失而走。壶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反,以报壶子曰:“已灭矣,已失矣,吾弗及已。”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

解释: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咸季一道拜见壶子。季咸还未站定,就惊慌失措地跑了。壶子说:“追上他!”列子没能追上,回来告诉壶子,说:“已经没有踪影了,让他跑掉了,我没能赶上他。”壶子说:“刚才我把我未曾显露大象的大道给他看。我给他看大道心地虚静而随物所化的样子,他分不清我所用的道术,只看到我随波逐流,所以就逃走了。

解析神巫咸季和列子第四次来给壶子看相,发现壶子心地至虚至静而随万物所化的样子,就如水波逐风而行,摸不清壶子的虚实,生怕算错了坏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就直接快速逃跑了,跑的那个快啊,列子都追不上。神巫咸季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呢?很会察言观色、能言善辩、擅长琢磨人内心、还很机智的人,在常人眼里,哪怕在列子眼里,都算是人中豪杰了。我们不妨想一想,在旧社会里,神巫咸季代表什么人呢?就是智力超群的权臣啊。所以啊,在《韩非子》里面有言:群臣就如潜伏在帝王身边异常聪明的猛虎,一着不慎就可能被反噬,旧社会封建朝代的社会动荡和朝代更替,不就是帝王被群臣反噬吗?

所以啊,古代帝王不好做啊一不小心就被群臣反噬丢失权柄啊齐桓公算是厉害的人了,最后被奸佞小人活活饿死;赵武灵王,就是胡服骑射那位,算是一代雄主了,结局那个惨啊。帝王内心不恬淡虚静,就会被权臣看出破绽,钻了空子,最后结局恐怕很惨,由此可见啊,帝王之德在于恬淡虚静,让人看不出破绽什么是天下帝王之德呢?就是合于大道之德,内心至虚至静,眼睛不被无色所累所伤,耳朵不被五音所累所伤,嘴巴不被无味所累所伤,就如壶子那样,心地虚静而随物所化,让咸季这样的权臣看不出破绽,找不到可以利用的空间。

视金钱为粪土,奸诈邪恶之徒就不能用金钱制服;视虚名为精神囚笼,就不会被仁义、人权、自由论者用虚名制服;把天下公器造福天下最广大的百姓,权力就不会被权臣窃取。在旧社会,帝王身居高位,往往为了个人私心私欲,把天下视为一家私产,就被群臣发挥的如火纯青,诸如:刘家汉朝,李家唐朝,赵家宋朝,朱家明朝;坐在朝堂之上,为了虚名却和群臣同德通道,大谈仁义圣智,仁义、仁慈等,为了身外之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己的全部心机被群臣看的一清二楚,信息单项透明,怎么可能长治久安呢?所以啊,世俗之人即使坐上帝王,恐怕连李自成的大顺朝都远远不如。帝王之德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下篇接着说吧,这里再说就刹不住车了。


至道课堂
至道课堂,是一个真正让您看懂道家文化内在逻辑的公众号。道家文化书籍这里重点涉及《黄帝阴符经》、《道德经》、《庄子》、《列子》,让我们一起走进圣人的内心世界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