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道”相关的词汇都是高大上的词汇。“道德”的本意:大道之德,就是大道的德性。“道理”的本意,就是大道蕴含的真理。“道义”的本意,就是大道之大义。道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运行密码。(附至道课堂解读合集:《道德经》解读合集;《黄帝阴符经》解读合集;《庄子》内篇解读合集)
|《道德经》中的“道德”是什么?
我们随时都能听见“道德”这个词,诸如这个人不讲道德,那个人真没道德等,这是世俗意义的“道德”,您知道“道德”的真实本意吗?《道德经》中的“道德”就是根源。世俗意义的“道德”和《道德经》的“道德”不是一回事。我们常常听到的“道德”往往是世俗意义上的,侧重伦理纲常,人间琐事,不是道家意义上的“大道之德”。《道德经》的“道德”是道家意义上“大道之德”,侧重管理思想,是大道(规律)管理宇宙万物展示出的德性,大道(规律)对宇宙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谓之玄德。道家意义上“道德”是华夏文明的根和魂,是世俗道德的基础;世俗意义上的“道德”是推广化,大众化,世俗化的道德。
|《道德经》中的“道”和“德”是不能分开的
很多人解读《道德经》,往往把“道”和“德”分开,《道德经》是“道经”和“德经”两部分,这说明多数人根本没有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没明白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解读《道德经》是不能把“道”和“德”分开的,我们说男人、女人,首先人是主体,男和女是修饰语,主语和修饰语是无法分割的。《道德经》里面的“道德”,也是一样道理。“道德”这个词的主语是德,谁的德呢?大道之德,“道”和“德”根本就不是并列的词汇。怎么能分“道经”和“德经”呢?假如一本书是讲白马的故事,我们能分成“白”的故事和“马”的故事解读吗?显然是不能的。因此啊,把《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的解读者,根本就没看懂《道德经》。《道德经》是讲“大道之德”的书籍,首先这本书的核心是“德”,谁的“德”呢?不是万物的德,不是张三李四的德,也不是周公文王的德,而是大道的德。那么我们可能会问”道“是什么?
|“道”是什么?
“道”是什么?这是读懂《道德经》的基础。假如我们不能正确理解“道”,不能对“道”建立思维模型,注定会觉得道家文化是空中楼阁,是虚幻缥缈的,注定不可能读懂《道德经》和《庄子》。“道”是什么呢?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楚,《庄子》“知北游”有言:知“道”者,说不出口;不知“道”却说知道,所谓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就是知道。什么意思呢?真正的大道犹如苍龙,随社会发展而发展,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就如客观规律,没有人能说得清楚。5000年前,阴阳历法就是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代表,能指导农业生产养育更多人口,今天我们探索到原子内部,制作工艺达到纳米级。几百年之后呢?几千年之后呢?大道(规律)何去何从啊?谁能说的清楚啊?大道(规律)的博大是无穷无尽的,无处不在的。“道”是什么呢?《道德经》都说“道可道”,只能说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就如今天的“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具体包括什么呢?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等,还有无数的未知领域,人们对大道(规律)的认知注定有时代烙印,受时代的科技条件影响,古人用星空星座导航,今天有北斗导航,时代在变迁,我们也要跟上时代步伐。
|“道”即“规律”,“规律”即“道”。
“道”具体是什么?没人能彻底说清楚,“规律”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内涵,但从字面意思来看”道“和”规律“是最接近的。“道”即“规律”,两者是通用的。时代是发展的,社会是进步的,人类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路是人走出来,书是人写出来的,真正的思想精华是没法用文字表达的。5000年前,圣人通过观测天象探索天地运行规律,指导农业生产,养育更多人口。今天科技日新月异,对大自然的探索本质不都一样吗?天象变化只是“规律”的一部分,“道(规律)”必然随着时代发展赋予新的内涵。“规律”比较符合“大道”特征,大到整个宇宙,小到原子核内部都摆脱不了他的控制。无论是谁,违背大道(规律)逆天而行,必然得到它的惩罚,这就是天地大道啊?这就是天地规律啊。因此说,把“规律”拟人化,它有哪些高贵品质,树立“规律”思维模型,是我们正确理解《道德经》的基础。
|建立“道”(规律)思维模型
建立“道”(规律)管理万物的思想模型,她有哪些特征呢?她有哪些德性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她大象无形,却管理着宇宙万物的一切;她大辩若讷,却在执行着绝对的权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她大器免成,却功于宇宙万物、造福天下万物;她大方无隅,没有边际,在她这里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没有最小只有更小,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她对天地万物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谓之玄德;她随社会发展而发展,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犹如苍龙,永远跟得上时代步伐。《道德经》为什么讲“大道之德”呢,不讲具体人的德性呢?因为万物都有生死,容易过时,跟不上时代步伐。儒家以周公文王为榜样,殊不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周公文王的政策怎么能用在后世呢?假如把“道”(规律)比作一个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人啊?谁有她的德性足呢?仁义、民主、人权难道不是盗世之学吗?倡导仁义,仁义就会被大盗偷走;倡导民主,民主就会把资本家利用;倡导人权,看看那些西方政客的无耻嘴脸吧!只有天地大道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来管理天地万物,不被万物所累所伤,默默无闻承担天下所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远不知疲倦。
|《道德经》之“道德”是至高无上之德
《道德经》里面的“道德”,是“大道之德”,是至高无上的大德。大道(运行规律)在管理宇宙万物过程中展示哪些德性呢?是《道德经》思考的核心,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读《道德经》,就会豁然开朗。例如:它恬淡无味、寂寞深邃、它让人看不见、摸不到,听不见,又让天地万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谁能脱离天地规律的控制呢?它至虚至静、没有私心杂念、公平公正、大公无私,对天地万物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谓之玄德。拥有大道之德,就能做事公平公正,没有私心杂念;拥有大道之德,执掌国家公权就能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祉;拥有大道之德,在管理岗位上就能公而忘私,只有公家公权,没有个人私利。党的思想不正是如此吗?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天道所在。
|《道德经》“道德”与社会管理
《道德经》不是谈论伦理琐事的,而是一部古老而伟大的管理哲学,是站在天地大道(规律)管理宇宙万物的角度,教给人们长治久安的道理。天地大道为什么能天长地久啊?为什么没有历史周期律啊?人类社会为什么会社会动荡啊?人类社会为什么会有朝代更替啊?不是别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系统缺乏天地大道那种德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权利,公器也,非私器也。看看历史上,天下公器成了少数人欺压多数人的私器,公器不公,公权私用,这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管理者立政为公、执政为民,公平公正、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认真完成天下苍生的嘱托,上下一心,天下何乱之有啊?世界各民族完全能和谐相处的。世界人民大团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管理者执掌公权,立政为公、执政为民,公平公正、大公无私、真心实意造福天下百姓,江山必然如天地大道那样长长久久,必然能跳出历史周期律而昌盛太平。一人之德治一人,天下之德治天下,拥有天下之德者,必然能带领世界人民实现天下太平,必然能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能带领世界一切热爱和平和正义的人民,实现世界人民大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