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此二人,少林寺武功也不过尔耳

百科   2024-10-26 13:14   广东  

武史春秋 · 百家术略

Wu Shi Chun Qiu Hundred Strategy


少林寺的妙兴大师,别名叫文豪,绰号是金罗汉,河南登封人。大师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武术,同时也学习书法和文学,但他特别喜欢佛学。他的技艺渐渐变得非常熟练,于是他开始游历大江南北,遇到了很多有能力的人,与他们一起研究和讨论,技艺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他曾经担任过团长的职务,但因为觉得自我伤残的行为不够武勇,所以在白田辞去了这个职务,继续念经和练习武术。又过了几年,他感叹国家的衰败,百姓的困苦,道德的沦丧,于是进入嵩山的寺庙,剃发为僧。少林寺的和尚们因为武术技艺高超而闻名全国。大师自从接受佛教的洗礼后,也开始熟练地练习拳术,来锻炼自己的身体。

不久之后,他被寺庙的主持方丈发现,被认为是一个奇才。这个时候,妙兴大师的武术技艺确实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所以受到了非常优厚的待遇。方丈传授给他少林寺正宗的拳术和武器使用技巧,还有各种功法,包括点穴、卸骨、擒拿、按摩导引、炼气行功等,他的技艺变得非常精湛。如果有来自俗世的人上山来比试技艺,方丈一定会让妙兴与他们比试,妙兴从来没有输过。

后来方丈去世,他在遗嘱中指定妙兴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妙兴又得到了其他和尚们的推举,于是开始担任主持方丈,同时也继承了少林寺宗派的嫡系传承。他有很多学生和徒弟,其中和尚徒弟有五千多人,俗家的徒弟有二百多人。大师一直把不倦地教导别人作为自己的责任,他发誓要“打破历来秘技不外传的宗旨,把发展武术,强化民族和国家作为自己的职责”,所以少林寺历代宗派不外传的秘技,在大师担任方丈期间,有很多都被传授给了俗家的人。

大师曾经写过《少林宗派渊源世系图解》、《少林拳解》、《少林棍解》、《达摩五拳经》、《禅林图解》、《少林戒约释义》、《增补拳械箴言》等书,但这些书都被收藏在寺庙里面,还没有对外公布。

关于技击这个方面,妙兴大师觉得,技击的真正关键在于德行,而不是在于你有多大力气。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保护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攻击别人。这是因为,德行可以真正地打动人心,而你如果用武力去强迫别人,那只会让别人反感。保护自己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而攻击别人却可能导致别人受伤甚至死亡。当别人攻击我的时候,我选择防守,这样我就能保持冷静、专注,并且精力充沛,无论对方怎么攻击,我都不用太担心。但是,那个攻击我的人,他会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心跳加速,无法集中精神。所以,哪怕他一开始看起来很凶,我只要保持冷静,不用真的跟他打,过一段时间,他就会自己败下阵来。因此,练武的人首先要明白这个道理,才能有所成就。武术和功夫就像火一样,会用的人可以用它来保护自己,让自己更强壮;不会用的人则只会伤害到别人。以前有人说过,玩火不小心会烧到自己,学武不注重保护自己则可能会招致灾难。

关于练武和养气之间的关系,妙兴大师认为,无论是练武功还是学武术,首先都要学会养气。气足了,人的精神就会很旺盛,进而就会有力气,身体也会很舒展,筋骨都会很健壮,而且心也会更明亮,性格也会更灵巧。达到这个境界之后,金钱、名誉这些都不能打动我,权势也不能让我屈服,风雨、冷热、甚至邪魔都不能伤害到我,我会勇往直前,不再有任何担忧。

那么,我们要如何养气呢?简单来说,就是要明白生与死的自然规律,看清世间的虚幻,理解真实与假象,清洁自己的心灵,远离过多的思考和忧虑,切断情感的纠缠,抛弃不良的嗜好,努力克制自己的暴怒情绪。对于练武的人来说,为了增强自己的体质和精神,应该早晚都坚持锻炼,不能随意停止。特别要深深理解佛门的慈悲精神,即使武功再高,也只能用来保护自己,绝对不能用来逞强斗狠。否则,如果一直想着要争斗,最后可能会带来生命危险。

老子曾经说过,人们都喜欢清闲,但心却常被事情所干扰;人们都喜欢安静,但常常被欲望所牵挂。所以,如果我们能抛弃各种欲望,心自然就会静下来,心静了,精神也就清爽了。这样,各种欲望和病害就不会再产生了。这虽然是道家的观点,但练武的人和学道修禅的人很像,也应该好好理解这个道理。

所以说,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都是以强身健体、保护生命为宗旨,特别是在保养精、气、神这三个方面,更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三者中,只要有一个受到伤害,其他两个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所谓的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道理。从根本上说,精能生气,气能生神,用来保养身体是非常重要的。懂得修养的人,总是会先充实自己的精,精满了气就壮,气壮了神就旺,神旺了身体就健康,身体健康就很少生病。世界上所有练武有成的人,都理解这个道理。简单来说,武功深厚的人,能用静来制动,用清来制浊,他们不会炫耀自己,也不会让自己受到伤害。遇到任何外界的诱惑、挫折、嘲笑和侮辱,他们都能平静地面对,不会动心,从而保持神志专一,坚守自己的真实。这样,各种欲望和病害就无法侵入,神清心静,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这也是圣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勇若怯”的道理。

所谓的拳法,是按照普通世俗的通用称呼来说的。但实际上,各位名家高手很少使用拳头。你试着看看少林寺所练习的手法,总共有170多种,其中用拳的不到十分之一。即使使用拳头,也只是握成像虎爪那样的形状,从来没有五指并拢的平拳。因为如果用平拳出击,会被行家笑话。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平拳的力量分散,不能击中要害,对实战又有什么用呢?

少林的手法中,五拳是最上乘的,是极其精妙神妙的技艺。如果不是对此道有所领悟,或者功夫不到家,气力不纯熟的人,都不会轻易传授。这并非是因为吝惜隐秘,而是因为其中的精髓不容易理解。即使有人朝夕练习,如果不能领悟其中用力和精神的微妙之处,也只是学到一些皮毛,最终一无所获。

关于五拳的起源,很多人都认为是传自梁朝的达摩禅师。但实际上,当达摩禅师从北方南来时,住在少林寺内,看到徒弟们日益增多,但大都精神不振,筋肉衰弱。每当他讲法入座时,就有徒弟昏昏欲睡。于是达摩禅师就告诫徒弟们说,佛法虽然超脱于肉体,但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身体,就不能先让灵魂与肉体分离。所以想要明心见性,必须先强身健体。只有身体强壮了,灵魂才更容易觉悟。像你们这样精神萎靡不振,一坐上蒲团就打瞌睡,那么明心见性的功夫要等到何年何月呢?我现在为你们创立一种强身术,每天清晨微光初露时,就一起起床练习,必须每天进步,才能有所成就。于是他给徒弟们演示了一种练习法,前后左右加起来不过18个动作而已。

几百年后到了金元时期,有一位觉远上人,他原本是严州的一位名门公子,因事而剃度出家到少林寺。他性格豪迈,向来擅长技击和剑术。他得到了这罗汉十八手后,对其进行了变化和增加,共变成了72个动作,就是上面五式中各前15个动作(三重复)的总和。他将零散的招式整合成完整的套路,并且在其中穿插了五种错综复杂的变化,以充分发挥这种技法的实用性和技巧性。他可以说是我们宗派中的马鸣龙树一样的人物。

之后,人们更加精于练习,少林寺的名声也渐渐显赫起来。有些俗世的名人,也会不远千里来少林寺学习。

觉远上人知道这种技艺还不足以被称为绝技,于是谢绝了所有的学生,改换俗装,带着资财游历了西北的川楚滇蜀各地,想要寻求更精通的技艺并拜师学习。

觉远上人到了陕西的兰州,遇到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他以做小贩为生。觉远上人住在旅舍里,有一天看到这位老人从店铺里买了油酱回来,路过一个人群拥挤的集市时,偶然不小心,把东西弄脏了某个粗暴的客人的衣服。那个客人非常生气,伸出他粗壮的手臂想要打老人的耳光,但连打了三下都没有打中。老人更加恭敬地道歉,但那个粗暴的客人却更加生气,又抬起腿来踢他。这时,老人大声呼喊道:“我知道我弄脏了你的衣服是我不对,但这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事情。如果你不念在我年老的份上,我肯定会死在你的拳脚之下。请你饶恕我,饶恕我。”说着,他急忙躲到市场旁边的墙阴下,作揖道歉。然而,那个粗暴的客人仍然怒气未消,踏步赶上去继续踢他。这时,市场上的人们都为这位老人感到危险,而觉远上人更是感到不平,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而且对方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怎么可能经受得住那个客人的一击呢?即使不死,也会变成残废无用了。

没想到,那位老人看到那个粗暴的客人如此不可理喻,欺人太甚,就静静地站在墙阴下等他。那个客人先赶了上来,首先抬起一条腿踢去,老人侧身躲过了。因为踢击的力量太猛,墙上的泥土纷纷裂开坠落。那个客人再踢,老人再躲。到了第三次踢击时,老人微微侧下身子,用左手轻轻一挑,右手并拢两个指头,在那个客人的后背处敲击了一下。只见那个客人已经跌倒在地不能动弹了,而且嘴唇发青、面色苍白、痛苦得难以忍受。随后被人们解救扶走了。于是市场上的人们都惊讶于这位老人有如此高明的拳术。

觉远上人看到这位老人有奇特的技艺,就尾随着他走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只见那里有几间小屋,老人回去后不停地叹息、露出很不安的样子。觉远上人敲门拜访他,并互通了姓名之后才知道这位老人姓李,原本是中州人,在几十年前迁居到了兰州,并有一个儿子在做木工活。他还谈到了刚才那个粗暴之徒的无礼行为,并流露出深深的忧虑。觉远上人说:“以您的绝技来看,一个粗暴之徒并不足为患。”老人摇头说:“这个人是个江湖恶棍无赖,我今天不幸遇到了他。虽然现在没什么事情发生,但终究不能安心休息。如果我年轻力壮的话,我也不会怕他。但是现在我年老力衰了,又寄居在异乡客旅之中,和您一样无依无靠啊!恐怕早晚会遭到他的暗算呢!”

觉远上人趁机对老人说:“您能不能和我一起四处游历呢?”老人回答说:“我们只是偶然相逢,怎么能因此而连累您呢?我还有一个儿子,我们形影不离,如果加上您就是三个人了,长途旅行很不容易啊。”觉远上人于是实话告诉老人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武艺高强的人和少林寺的宗派。老人听了之后,叹息道:“我其实只是学识浅薄的人,但既然您不嫌弃,我可以为您介绍一个人,他就是我的老朋友白玉峰。他是山西太原人,是近代武术界的泰斗,大河南北没有人能与他相比,我只是小巫见大巫罢了。他现在住在洛阳,以教徒为生。您可以去拜访他,如果他肯接受您,少林寺将会树立一门绝技。”

觉远上人于是坚持邀请老人同行,老人的儿子也跟着一起去了。他们到了洛阳见到白玉峰,只见他身材不高,但精神抖擞,气势逼人,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但非常健壮。老人为觉远上人介绍白玉峰后,他们一同住在洛阳的同福禅寺,早晚都向白玉峰请教武艺,全心全意地学习。老人和白玉峰都感激觉远上人的诚意,于是一起回到了少林寺。后来,白玉峰竟然自愿剃度出家,因为他妻子早已去世,又没有子女,只剩下他孤身一人。老人的儿子不久也皈依了佛门,改名叫澄慧。只有老人在少林寺住了十多年,却一直没有剃度。

少林寺自从得到了白玉峰和李姓老人的帮助后,武术技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融合了原来的宗法,并创新增加了七十多个招式进行内外兼修的训练,于是形成了少林寺派中的神妙绝技。这些都是觉远上人的功劳啊。

白玉峰的技艺中,气功最为精湛,而且他还擅长剑术。他原本家境富裕,但非常热衷于武术,因此凡是过客中有一技之长的人,他都会供养他们。时间一长,他的家境就逐渐中落了。于是他变卖家产带着资财四处游历,技艺日益精进,但到了无法维持生计的地步时,他就开始收徒自给自足。自从回到少林寺后,他更加勤奋刻苦地修炼武术技艺,并取原来的武术方法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百多个招式,并将其分别命名为龙、虎、豹、蛇、鹤五式,从而使得武术技艺达到了集大成的境界。这是白玉峰的不可磨灭的功绩啊。

李姓老人在年轻时,听说兰州有个以后来做商贩为生的人,擅长擒拿术,但他不肯轻易显露自己的技艺。李老人一生善于练习大小洪拳。大小洪拳是北派武术所创,陕西、洛川、楚地等多处地方都尊崇并学习这种拳法。这种拳法的手式,有很多花哨、巧妙的动作,表演起来挺好看,但对于实战功夫来说,并不是特别有用。然而,江湖上卖艺的人往往喜欢学习这种拳法。因此,李老人的身法非常灵活敏捷,他专门擅长掌法和并拢手指的技法,还精通棍法攻击。后来,少林寺有一种“根击”的技艺,就是李老人所传授的。这种技艺的碰撞方法只有七种,即:点、拔、扫、撬、压、坐、退跃。这些方法都非常精妙。

说到李老人所擅长的棍法,那是一种单头式的棍法。练习时,棍子倾斜地竖着,两手握住棍子的末端,两手之间相距一尺多。然后,用棍子左右向上划绕,棍尖形成一个圆圈的轨迹,这个过程中要用手的虎口部位用力。等这个动作熟练了,再练习开马的步法,随着棍子的转动和侧移,身法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如果能在拳法练习中达到熟练的程度,那么学习这种棍法就会更容易上手;否则,入门都会很难。

少林寺的武术技艺,自从白玉峰来了以后,宗法和技艺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初,这些技艺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而练习,但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技击的绝学。追溯其渊源,白玉峰实在是集其大成者。白玉峰说,人的身体包括精、力、气、骨、神五个方面,必须相互修炼、共同提高,才能达到最高境界的神化之地。否则,那些江湖上的野路子技艺,肯定不足以流传后世。因此,他创立了龙、虎、豹、蛇、鹤这五种拳式,内外兼修,技艺因此变得非常神奇。

您的支持· 我的坚持

武术广告推广群

武术资料在“群文件”里

丹道资料在“群文件”里

扫码加上方微信↑,回复“丹道”,邀你入群~






武宗

文创

武术史话  兵哲百家


武术的博大精深,有着丰富多样的历史渊源,包含哲学、兵法等文化内涵。武术不仅是一种身体技能,更是一种文化和哲学的体现。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

武宗
《武宗》——天下武术宗成。每天分享各门派各拳种武学知识。武宗“以武学打开世界”为宗旨,以“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为目标。武学不仅是大道、哲学,还训练人的智、仁、勇、能。学功夫,除了强身健体,掌握真正的技击能力才是武术之魂,武学之精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