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不是癌症,也不是绝症

健康   2024-10-25 17:43   上海  


近年来,关于红斑狼疮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近日,因一位“红斑狼疮导致肾衰竭”的上海姑娘在自己账号上称其准备于当地时间10月24日下午4点在瑞士安乐死[1],再次备受关注。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可影响所有器官。该病的一种显著特征为免疫异常,尤其是生成大量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2]


01



红斑狼疮,

既不是癌症,也不是绝症




红斑狼疮一度被称为“绝症中的绝症”,二十几年前大火的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女主也是得了这个病之后去世了。到今天,普遍认为这种疾病既不是癌症,也不是绝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一种人类疾病中发病机制最复杂的疾病之一,已经成为风湿免疫科临床工作中的“普通疾病”。


红斑狼疮,为什么叫这名字?


根据文献,在很久很久以前,最先报告狼疮病例的医生里,有人描述患者的皮肤病变像“被狼咬过一样”,并取名“狼疮”(lupus),后来的人们也都沿用了这一说法。


红斑狼疮是少见病,意思是发病率低,大多数人不会得,千万不要有一点不适就往红斑狼疮上想,自己吓唬自己。


如果,得了红斑狼疮,怎么办?


请遵从风湿免疫科医生的医嘱,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够得到缓解,在医生的指导下,多数女性患者可以妊娠或生育


由于病因至今尚未确定,且具有高度的变异性,不同患者会有各自不同的症状,病情多不稳定、变化快,根治是一个久久未能攻克的难题。但是医生们始终在努力,科学探索从19世纪就开始了。


02



红斑狼疮治疗,

200多年,科学探索从未停止




19世纪,从皮肤病变入手


在19世纪,针对狼疮显著的皮肤病变,人们试用了许多外用药物,如水杨酸、碘仿等。然而,就像如今许多“护肤品”并无护肤作用一样,这些药物无法改善疾病引起的损害。那时的狼疮,有内脏损害的患者生存率不到40%。


直到19世纪快过去了,1894年,英国医生Payne首次报道了用奎宁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疗效显著,但副作用亦显著。循着这个经验,在之后的半个世纪,药学家们致力于减少药物副作用,出现了氯化奎宁(氯喹),以及今天仍在使用的羟基氯喹(羟氯喹)。但是,奎宁系列并没有显著提高疾病缓解率。


20世纪,糖皮质激素疗法诞生


到了20世纪,一个“大神”级的医生出现了,他就是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内科医生Philip S. Hench


20世纪40年代,他与另外两位同事,都是化学家兼药学家,Edward C. Kendall  Tadeus Reichstein,正在研究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并且颇有成果。作为风湿免疫病医生,Philip 医生想到,也许,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狼疮患者过于且不正常活跃的免疫系统。他打算为“水深火热”中的狼疮患者试用这个创新疗法。


于是,三位“战力十足”的队友开始了这个大胆的试验。因为,从未有人这么做过。研究结束,数据分析表明,糖皮质激素疗法可以将狼疮的缓解率由40%提升到70%,轰动了世界。


在狼疮治疗领域,糖皮质激素迅速得到广泛应用,并延伸到许多风湿免疫病的治疗,均显示出很好的疗效。从此,狼疮不再是“不治之症”,而变为“可治之病”。1950年,这个“超级免疫战队”的所有成员,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21世纪,创新药研发


医学的创新是无止境的,风湿病医生和药学家不会满足于激素治疗的成果。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的进展,人们对狼疮的认识不断深入,新药也层出不穷。


目前已研制出一些具有靶向性的生物制剂,其中包括创新药物阿伏利尤单抗(anifrolumab-fnia)——十多年来首个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新药[3-5]



2021年8月2日,阿伏利尤单抗在美国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正在接受标准治疗的中度至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成年患者[5]


2022年2月16日,阿伏利尤单抗在欧盟获得批准作为一种附加疗法[6]


目前,该药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香港地区)获批上市,并已在我国完成Ⅲ期临床试验(AZALEA研究)入组。


阿伏利尤单抗作为“港澳药械通”政策下在大湾区落地的又一款创新药物,已落户广州和睦家医院详情点击阅读:中国人群发病率全球第四,红斑狼疮十年来首款新药落户和睦家 )。



近年来,CAR-T 免疫疗法除了被用来治疗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之外,经改进后,也被应用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病方面也展现了巨大前景。

*2024年10月4日,Nature 官网头条发布了一篇题为:World-first therapy using donor cells sends autoimmune diseases into remission 的报道[7],介绍了一项来自中国团队、发表于 Cell 期刊的研究成果。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健康供体来源的、靶向CD19的CAR-T细胞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开发出了新一代异体通用型CAR-T疗法,帮助3名患有严重自身免疫病的患者(1名女性、2名男性)达到长期缓解。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应性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还在不断完善。红斑狼疮治疗,定期复查随诊是关键,切勿相信偏方或“神药”。


03



红斑狼疮,

可以如何预防?



[8]:中国的预估SLE发病率位居第四,为每年8.57(8.37-8.77])/10万人,前三位分别是波兰(每年81.84[80.33-83.51]/10万人)、美国(每年12.13[11.94-12.35]/10万人)和巴巴多斯(每年10.37[2.01-36.46]/10万人)。


红斑狼疮的病因复杂,且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具有红斑狼疮遗传因素的人,一旦遇到某些环境中的诱发条件,就会引发该病。


2)感染因素:病原微生物(如巨细胞病毒、丙型肝炎病毒、EB病毒等)同药物一样,也是常见的引起免疫系统产生自身抗体的外来物质。


3)内分泌因素:红斑狼疮大多数类型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且妊娠、服用含雌激素药物(如避孕药)可诱发疾病加重。


4)环境因素: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化学因素如药物(包括普鲁卡因胺、肼屈嗪、青霉胺、米诺环素、地尔硫卓、异烟肼、奎尼丁、抗TNF-α抑制剂等)。


因此,预防红斑狼疮,尽量远离或者避免这些风险因素:


1)注意防晒。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避免突然性的暴晒。


2)健康饮食,健康作息,增强抵抗力,包括远离可能会让自己过敏的食物,提高自身对细菌、病毒等各类病原体感染防御力。


3)避免滥用避孕药物。


4)戒烟,合理调节压力,保证充足休息。


5)出现症状,及时就诊。即便诊断为红斑狼疮,也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有效控制。


如果大家遇到面部有蝴蝶状的皮疹,或者有关节肿痛、脱发,还有肾脏或肾炎症状时,应该尽快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通过早期诊断及规范性的综合治疗。



「温馨提示」
点击图片可查看医生简历

-

参考资料

[1]https://news.ifeng.com/c/8dwr2iRfwkh
[2]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diagnosis-of-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in-adults?
[3]Mahieu MA, et al. A critical review of clinical trial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Lupus. 2016;25(10):1122-1140. Accessed July 2021.
[4]Merrill JT, et al. Lupus community panel proposals for optimising clinical trials: 2018. Lupus Sci Med. 2018;5:e000258. Accessed July 2021.
[5]Saphnelo (anifrolumab) approved in the US for moderate to sever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strazeneca.com)
[6]Saphnelo approved in the EU for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strazeneca.com)
[7]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3209-4
[8]Tian J, Zhang D, Yao X, et al. Global epidemiology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modelling study[J]. Ann Rheum Dis. 2022 Oct 14:ard-2022-223035. doi: 10.1136/ard-2022-22303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6241363.
[9]https://mp.weixin.qq.com/s/enYHoRxUygCvBrQbvIYw1A
[10]https://mp.weixin.qq.com/s/rdz9l9J_90M-9Gf1ul3jeQ
-
部分内容来源:北京和睦家医院、广州和睦家医院
图源:视觉中国
-
本文仅为科普,不作为诊疗依据,个人情况请遵医嘱。
著作权归和睦家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和睦家医疗
医者仁心,一路相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