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特殊的低碳酸血症

文摘   2025-01-12 02:22   美国  

一名59岁的男性患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8,243 mg/dL,参考范围:≤150 mg/dL),测得的血浆碳酸氢盐(HCO₃⁻)浓度极低,仅为4 mmol/L(参考范围:22-29 mmol/L),但患者并无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症状。
担心异常结果的临床医生联系了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调查。
技术人员检查了样本接收和分析之间的时间,发现时间不足30分钟,这符合实验室的常规操作。随后,他取出样本进行目视检查,确认样本填充量适当(试管约为四分之三满)。与此同时,临床医生要求团队为患者检测动脉血气(ABG),结果显示正常的pH值、pCO值,以及HCO₃⁻浓度为23 mmol/L

问题 1:实验室最初测得的低碳酸氢盐浓度4 mmol/L可以用什么解释?

(a) 样本分析延迟
(b)
样本未填满导致CO加速挥发
(c)
无症状代谢性酸中毒
(d)
高甘油三酯干扰

问题 2:为何动脉血气样本中的碳酸氢盐浓度正常,与初始结果不同?

(a) 动脉血气样本被立即检测,因此没有测试延迟。
(b)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的样本填充量适当。
(c)
动脉血气分析中的碳酸氢盐是计算值,而不是直接测量值。
(d)
动脉血气样本在分析前离心,去除了高甘油三酯的干扰。

答案与详细分析

问题 1答案:

(d) 高甘油三酯干扰

分析:

  1. 自动化仪器测定碳酸氢盐的原理:

  • 自动化仪器测量的是总二氧化碳(tCO,而碳酸氢盐约占总二氧化碳的95%,碳酸约占5%

  • 总二氧化碳测量方法包括:

    • 间接离子选择电极(ISE):高甘油三酯会通过体积位移效应减少样本的水相比例,从而错误地降低碳酸氢盐浓度(与案例 1 的钠浓度变化机制类似)。

    • **光度酶法:**白光通过样本时,高甘油三酯会引起样本混浊,从而散射光线,干扰检测结果。

  • 排除其他可能:

    • (a) 分析延迟: 本案例中样本分析在30分钟内完成,这种时间范围不足以导致严重的测量误差。

    • (b) 样本未填满: 样本填充约四分之三满,未造成显著CO挥发。

    • (c) 无症状代谢性酸中毒: 动脉血气显示正常pHpCO和碳酸氢盐,排除代谢性酸中毒。

  • 结论:患者的伪性低碳酸氢盐是由高甘油三酯干扰自动化分析仪器造成的。

  • 问题 2 答案:

    (c) 动脉血气分析中的碳酸氢盐是计算值,而不是直接测量值

    分析:

    1. 动脉血气分析中的碳酸氢盐计算:

    • 动脉血气分析使用亨德森哈塞尔巴尔赫公式计算碳酸氢盐浓度: 

    • 在血气分析中,pH pCO 是通过直接ISE方法测量的,这些方法不受高甘油三酯的干扰。

  • 排除其他选项:

    • (a) 检测无延迟: 动脉血气样本确实被立即检测,但初始伪性结果与检测延迟无关。

    • (b) 样本填充量适当: 虽然填充量适当可以减少挥发效应,但并不能解释为何动脉血气的碳酸氢盐正常。

    • (d) 动脉血气分析前离心: 动脉血气样本并未进行离心处理,高甘油三酯干扰对血气检测无影响。

  • **结论:**动脉血气中碳酸氢盐的结果是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因此不受甘油三酯的干扰。

  • 关键补充信息

    1. 高甘油三酯对自动化分析仪的干扰:

    • 在间接ISE方法中,高甘油三酯通过体积位移效应影响水相比例,从而导致错误的低碳酸氢盐浓度。

    • 在光度法中,高甘油三酯引起样本浑浊,干扰光线通过样本。

  • 避免伪性低碳酸氢盐的措施:

    • 使用动脉血气分析确认异常值:      动脉血气计算碳酸氢盐浓度,不受高甘油三酯的干扰。

    • 避免样本延迟:      样本采集后应尽快分析,避免CO挥发。

    • 保证样本填充量:      使用适当大小的试管,至少填充至四分之三,减少空气空间。

  • 伪性低碳酸氢盐的其他可能原因:

    • 样本延迟分析: 30分钟后样本CO可损失32%

    • 试管未填满:      血液体积过少会导致CO大量挥发。

    总结

    • 问题 4 答案: 高甘油三酯干扰是导致伪性低碳酸氢盐的主要原因。

    • 问题 5 答案: 动脉血气分析通过计算得出碳酸氢盐浓度,不受甘油三酯干扰。

    • 临床建议:     对甘油三酯显著升高(>1,000 mg/dL)的患者,应使用动脉血气分析或其他不受干扰的方法确认异常低的CO浓度。


    原文链接:

    https://www.ajkd.org/article/S0272-6386(24)00921-1/fulltext

    刘松 中美肾内知识分享
    本公众号主要用于分享普通肾内, 肾移植内科和内科其他专业的诊疗知识和前沿进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