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苏北农村条件有限,家家户户的电器产品并没有普及,当时的供电变压器经常跳闸,所以停电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大夏天停电,汗沥沥的,特别煎熬,让人难耐。
为了应对停电,那时候家里会经常备着一些蜡烛,就是为了应急之需。你看,供电都这么难了,那电视对我们这些小孩来说就是非常遥远的梦了。
我印象里看的第一台电视里是家后的小哥家的,小哥比我大十几岁,他在家里排行老小,因与我同辈分,所以我叫他小哥。
小哥家有一儿一女,儿子属猴,比我小一岁,闺女属老鼠,又比我小几岁,但当时庄子里能一起玩的人都是一党一党的,也没人特意去算年龄的事,大家都裹在一起玩。
当年他家新买了一台电视里,是一台黑白电视,电视挂在他家的西头墙上,我们一党人听说有电视看,特别是动画片看,就卡点到他家去,一去就闹嚷嚷的,坐的屋子里满满登登的。
小哥的媳妇,也就是我的小嫂子看我们来了就说:“大敏姑来了啊,自己拿小板到屋里蹲。”
“噢,小嫂子,今晚看什么动画片啊?”我一边端着板凳一边问她。
“我也不知道咧,随便看,看到哪里是哪里。”小嫂子一边摘着手里的菜一边说。
“小嫂,那我进去了嚎。”我等不及了,立马蹿到屋里去,找个后排的位置坐下来。
抬头看,电视上放的是动画片《海尔兄弟》,两个小男孩在海边跑来跑去,具体的画面跟情节我已经记不清了,就记得那天的夕阳西下,小嫂家的西堂屋里挤满了小孩,大家都抬着头眼睛都不带眨一下地盯着电视看,好像要把海尔兄弟看进心里,好像也要把大海看进心里。
后来,上小学后,我就到了东元去,母亲当时在蒋庄的一家作坊里做点小工,每次放学我都先背着书包到母亲工作的地方等她,到了先找地方写作业,写好作业母亲还没下班的话就在老板家的房子里看电视,也是一样的大屁股的黑白电视,当时特别流行的动画片是《恐龙战队》《奥特曼》这些,我挤坐在老板家的大板床上,床板特别硬,每次我爬上去感觉都要费老大劲,这动画片一看就上头,等母亲忙好准备回家时,通常是动画片的高潮处,我常常赖着不走,三墨迹两等等,就等着动画片放完,这样第二天再来的时候就能接上头了。
再后来,我们家也买了一台灰色的电视,电视机放在母亲陪嫁的红色的大木箱上,电视后面还插着两个线,在家里看的比较多的就是琼瑶剧,其中要数《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每当看到小燕子和五阿哥,紫薇和尔康这些片段的高潮时,这老的掉牙的大屁股电视就会呲花,屏幕上闪现出一道道黑白的条纹。
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学着大人的模样在电视的后面使劲拍拍,然后装模作样地把天线挪来挪去,说来也奇怪,我们学来的把式竟然也能修好电视,一家人窝在一张大床上,看电视里的他们唱:“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每年的大年三十,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看春晚,吃瓜子,扒花生,盼赵本山出场,等十二点的鞭炮,直到困到不行了,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熬黑的眼睛去睡觉。
再再后来,2000年以前老家小孩流行过十岁生日,十岁生日亲朋好友除了来喝喜酒,还会给过生日的小孩买两身衣服,放一掛鞭炮,有的亲朋好友还会在电视台给点歌,然后把庆生的信息打在电视屏幕上。
有一年暑假,我弟也过生日,我五个舅两个姨一个姑也在沭阳电视台给我弟点歌,点的歌都是那些老歌,例如《常回家看看》《亲密爱人》《小白羊》《涛声依旧》《甜蜜蜜》等,这一暑假我们不出门就在家看点歌台,一次听,次次听,我从没学过唱歌,最早的唱歌也是从这里学来的,天天跟着哼,哼着哼着就会个调调。
这没过多久,父亲给家里换了一台二手的大彩电,带遥控的那种,我们不会按,不懂这小小的黑色的遥控器能干嘛?也生怕把这小玩意搞坏了,所以每次都是让父亲按,彩电就是彩电,画质清晰不说,屏幕还这么大。
那时候我眼睛还没近视,坐在床的最北边,拿个凳子坐着,陪着父亲看《新闻联播》,也偶尔看看《焦点访谈》,每次看到撒贝宁出场的时候,父亲就说:“你以后要是考个政法大学就好了,一辈子不愁不焦。”那时候我太懵懂,听不懂父亲说的意思,自己也天生爱玩,学习成绩一般,终究也没考上政法大学,现在想来,那个画面好像就在不久之前。
有一次,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是《xx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其中一个讲的是一对夫妻共患难的故事,父亲边看边说:“你妈要是能好好说话,我们家也不至于经常吵架。”
母亲在一旁也不甘示弱,两个人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当时的电视画面正好切到这对夫妻最感人的时候,我的泪水也跟着流下来,当时我也不懂自己是被感动哭的还是被父母这样吵吵闹闹的样子吓哭的,反正就是很委屈很难过。
我记得我二姐写过一篇作文,大致表达的是我们的家庭环境,当时她老师给的作文评语是:“幸福的家庭都是一个模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你要学着走出家庭的束缚,好好努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位老师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他写的字特别漂亮,正正楷楷,我不懂二姐是否还记得这件事,但是我记得。
2008年的自然灾害特别多,先是过年是湖南等地突降大雪,再到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我记得那天中午我从华中骑车回家吃午饭,房里的电视放着新闻联播,画面上都是坍塌的房屋,12级的大地震震碎了所有人的心。
我和母亲就搬了两个方凳子放在里屋,然后把盛好的饭菜放在凳子上,自己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吃,一边看,看着他们头破血流,看着他们流离失所,看着消防武警医疗团队入驻,隔着电视看触目惊心,直到现在回头想想,那场灾难真的史无前例。
对了,那年的地震抗灾,我们沭阳对口帮扶绵阳,我父亲也参与了那次的救灾,他说自己是一名党员,有义务到前线去,那时候我们不懂,也不能理解他去可能遇到的困难,他就是那么轴的一个人,他跟着队伍去了,去了绵阳,我们没有了消息。
等他回来的时候他带回来了一张报纸,当时他穿着一件白衬衫,上面印着一颗大红心,他头上戴着一个黄色的安全帽,旁边站着的是当时的中国首富陈光标,他把这张报纸收藏起来,说是他2008年最好的见证。
父亲的忠诚不仅体现在他热心、热情和乐于奉献,更体现在他让我和二姐上大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组织靠拢,我们也是在学校努力学习如他所愿,我们也是村上唯一的有着三名党员的党员之家,我们的党龄也都十几年了,也在践行着他的初心与使命。
2016年,我结婚生子,新家里装了一台50寸的大电视,挂在亮堂堂的墙上,电视可以联网,可以自由调台,随意选择节目,但我们看电视的场景跟机会都少了,现在人人都是手机控,再也没有找到一大家聚在一起看电视、切广告、看联欢晚会的那种心喜劲了。后来,那台电视我们到底没看成,被我儿子用锤子一把锤破了,屏幕坏了,电视机也就随之被卸下来。
2019年,因小朋友到城区上学,我们也随之入住新房子,受现在的装修风格和个人兴趣影响,还有就是现在的“电视背刺”,层层套餐之下,我们这次选择不装电视,而是按照无主客厅的设计,打造客厅+书房一体化,更追求的是自然的原木风。
一开始二宝还比较小,还经常吵着闹着看电视,后来逐渐培养看绘本、听故事的习惯,时间久了,小朋友也没有再要看电视的想法了,无痛化过渡。
下午刷到琼瑶女士逝世的消息,一阵唏嘘,恍惚间才发现,我已经好久没有看电视了,也好久没看过电视剧了。
那些似梦似风又似雨的青春年华,终究是过去了。
附:2008年父亲到绵阳抗震救灾的照片,以示怀念❤️
感谢你的阅读,今日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喜欢的话点个“赞”、转个“发”、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