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苏北记忆里的我们

文摘   2024-11-25 22:00   上海  
     


连续几天不想动笔,好像脑子一下就浆糊了,也好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样,瞬间就断层了,既然没有输出的欲望那就不勉强自己了。


其实,我很直率也很坦诚,我之前能保持日更的根本原因是那一会儿我特乐意写,不是为了博所谓的流量,也不是为了写而写,我并没有把写文章当成一种任务,我就是很简单纯粹的自我“瞎捣鼓”。


当然,日更也有很直观的好处,那就是粉丝量跟阅读量都直线上升,前一个月我还是有点数据焦虑的,看看今天的阅读量多少,新增多少粉,又取关了多少,人是很物质的且世俗的,还有一部分是带有偏见的。


特别是我写的【苏北沭阳】系列,让很多人知道了沭阳有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啰啰”在绝区捣鬼,我本就不登大雅之堂,也不愿走到人前中去,我只是想简单记录一下自己,仅此而已。


后来,我就想通了,能看我文章且持续关注我又催我更新的,是真正的懂写字的人的。关注我的老粉都知道,我这个公众号有七年多了,之前偏向于记录琐碎日常,每天都是漫无边际的碎碎念,人很佛系,粉丝量也一直都是可怜吧唧的,仅限于熟人的两位数。


直到今年9月初开始保持日更频率,话题倾向于乡土系列后,粉丝量是爆发式增长,我之前很羡慕林二木有三千多的粉丝量,我从没有想过自己能在不到一个月内就突破了,网络真的很神奇,我知道在看不见、摸不着的这张大网里,有千千万万个跟我有同样专属记忆的我们。


我们生活在这片叫做沭水之阳的地方,我们喝一样的水,吃一样的饭,说着一样的方言,有着一样的青春记忆。


纵使时光流逝,回不去的,不止是回忆,又何止是回忆。


背着蓝色单边帆布包上学的场景还依稀历历在目,大课间跳第七代的广播体操的声音好像还余梁绕耳,满庄小孩追着跑着溜大圈的感觉依然很强烈,不管是吃大锅饭还是走路边摊,好吃的味道还是以前的东西,又实惠又扎实。


以前村里的小河就能下去冲澡游泳,放个假还能去逮鱼摸虾,大夏天拿着网兜满树林抓知客,晚上拿着手电筒去逮几狗,没有热水器太阳能的时候,晒一大桶水也能凑合着洗洗澡。


一到下大雨的时候就穿着烫了又烫的塑料凉鞋去大沟里趟水,就算是一不小心滑倒了坐在了水汪里,也觉得很开心。


以前没觉得苦,也不懂什么是苦,就是觉得很开心。回头望去,那些朴素无华的日子,才是最值得回味的。


出门在外,不管走的多远,你会想念父母的菜园子,你会想起妈妈包的饺子、烧的稀饭、更会想起妈妈烙的大饼、馅饼、豆泥饼,你会想起爸爸熬的鱼,也会想起大白菜猪肉炖粉条,也有可能更怀念的是那个从前还没有老的他们,还有傻傻开心无忧无虑的自己。


我写的沭阳的人、沭阳方言、沭阳的老物件和沭阳美食等系列都仅限于我个人三十年的生活经验,不一定全面无误,多少都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我是非常乐意大家在留言区提出宝贵意见的,但要是有不符合规定的留言会被平台自动屏蔽掉,我个人是没有删留言的习惯的。


咱们雅俗共赏,文明交流哦,要是后台有留言,看到了我第一时间也会回复的,若是长时间没回复,应该是比较忙,漏了的,看到了没特殊情况都会回的,感谢大家厚爱和美评。


我觉得自己能有这么高的热情继续写,一开始更多是个人爱好,写着写着,发觉自己好像又无形中有了一种身份,这身份不好描述,但是从我内心来说,我懂,我暂且称之为【同频的我们】,我所说的所回忆的,可能也是大家想的,那就足够了,足够。


最后的最后,再次感谢支持着我的你们,也是我们。



感谢你的阅读,今日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喜欢的话点个“赞”、转个“发”、点个“在看”哦🌹。



遇见仲敏
仲敏,笔名小四,苏北沭阳91年女孩、导游领队、基层工作者、自由写作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悟人生道,分享读过的书、走过的地方及个人心历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