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直接的两个影响:
(1)初二初三学习基本为空白。复杂的结构知识、词汇、练习技能、高强度训练……几乎为零。(集中在这个时间段)
(2)学习习惯、心态、反脆弱心理机制……(中国式在校学习的“修炼”机会错失)
针对这种情况,最需要调整打法:抓执行力、完成“三级跳”
1、 词汇记忆:背单词、默写,虽然被诟病,听起来不符合新“理念”,但是还要坚持做、重复做。
2、 连续文本:补充和坚持大量的、快速的篇章阅读,及时反馈确保学生做。(高级点,是报刊原文纯阅读、“低级”点,读模卷文章,都可以)
3、 词汇生产力:识别和理解单个词汇,且能有效生成和关联词形、搭配和词义,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这些词汇的能力。(具体什么是词汇生产力,可参考前面文章)
最后一个,是决定因素:反脆弱的心理建设。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提出了几个关键原则,我们给它“移植”到学习中:
首先是我们一直说的:“不怕”!莫问前程,先开个张。
拥抱挑战与变化:主动选择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专注于正面暴露:多参与那些能带来长远收益的学习活动,如竞赛、发表文章。
去中心化与合作:与同学组建学习小组,分享资源和见解。通过合作,你可以受益于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并减少单独学习时可能遇到的盲点。
其次是“不退”。坚持不一定成功、不坚持一定失败。
小规模试验:把目标碎片化。在学习新技能时,先尝试小部分内容,再逐步扩展,通过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
冗余与缓冲:预留一些额外的时间来应对意外情况。(例如不要说“每天……”,而是“一周内至少完成……”;又如:允许自己一段时间内看不到效果)
分散风险:不要只依赖一个资源或方法。
多样化学习方法:尝试不同的学习策略,如笔记整理、合作学习、在线课程、实地考察等。
通过反馈学习:每次考试或作业后的反馈,都是一个提升的机会。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知易行难、熟能生巧——技能训练,惟手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