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观市8月展望:国内政策加码预期升温,全球风险资产扰动加剧

文摘   财经   2024-08-09 16:35   上海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康曼德:7月多空分歧加大,市场大幅震荡走势

核心观点:

2024年7月,市场整体呈现大幅震荡走势。上证指数跌0.97%,深证成指跌1.07%,恒生指数跌2.11%。A股行业板块方面,非银金融、商贸零售、国防军工、房地产、社会服务等行业表现较好,主要因调整充分加上政策预期改善等原因。纺织服饰、轻工制造、有色金属、基础化工、食品饮料等行业跌幅较大,或因消费不振、衰退预期等因素所致。

估值方面:从PE历史分位看,房地产、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煤炭等行业排在最高位,纺织服饰、建筑装饰、社会服务、轻工制造、电力设备等行业排在最低位。从PB历史分位看,国防军工、煤炭、通信、汽车、公用事业等行业排在最高位,纺织服饰、轻工制造、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基础化工等行业排在最低位。

预期方面:市场先是对三中全会降低预期,会议期间纠偏,在护盘资金带动下上涨,会后市场又呈现套现兑现压力。市场7月份整体呈现多空分歧加大,市场大幅震荡走势。

展望后市,随着三中全会及政治局会议的召开,我们认为后续将进入政策逐渐落实的阶段,经济及市场将获得不断的内在改善,为市场提供支撑。近阶段外部环境是重要的变量,或引发外围市场的动荡,可能波及国内经济及市场。总体我们还是保持谨慎乐观的看法。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国际地缘形势、金融市场以及一些不可预见因素可能引致的市场波动。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精心布局,积极优化组合,强化风险管理,争取为投资人谋取稳健进取的投资收益。

资料来源:康曼德《月度观点(2024年7月)》



利位:风险偏好企稳,债市短期谨慎

核心观点:

一、长端利率中枢继续下行

7月上旬,央行丰富货币工具箱,增加临时正逆回购以及借入国债等操作引导市场预期,长债利率回归至当时指导点位。7月中旬,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二季度GDP增速下滑,居民加杠杆的情绪整体较弱,内需仍需提振,在央行指导下,利率波动加大。7月下旬, OMO、LPR、MLF全面下调,大行存款挂牌利率同步下降,市场风险趋弱下,增量资金涌入债市,债市释放多头情绪,10年国债收益率新低。整体来看,利率债供给偏慢,供不应求趋势延续,海外降息预期增强下,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打开,利率下行。

二、经济增速偏缓,内需仍需提振

本月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整体维持在年初5%左右的目标区间,二季度增速略显疲态,继续维持外需偏强、内需偏弱的局势,通胀数据放缓,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制造业投资增速相对稳定。

6月人民币贷款少增,收入就业预期乏力,居民倾向去杠杆;CPI弱于季节性;社零同比增速下降,其中汽车的持续回落影响较大。固投同比增长3.9%,主要依靠制造业拉动。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仍未收窄,地产拖累的格局未变。

三中全会后,为刺激内需,“宽货币”政策落地,“以旧换新”政策加码,对汽车和家电带来消费增量,未来财政或将进一步发力内需,包括房地产政策优化,改善居民消费和就业预期。

三、美国降息预期增强,汇率掣肘打开

美国6月CPI同比升3%,超预期回落。分项来看,商品和服务通胀同比均出现下降,其中能源分项同比由3.7%下降至1%,核心服务由5.3%降至5.1%,是带动CPI放缓的主要驱动力,其中通胀粘性较强的住房分项也呈现加速放缓态势。在通胀缓解的情况下美联储放出偏鸽信号,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预计美国9月降息25bp至5.00%至5.25%区间概率为93.3%,降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走弱,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

四、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重点提及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实现全年增速目标,针对宏观政策提及“持续用力、更加有力”,会议提到了已确定政策的“落实”和“增量政策”的重要性,但是“适时推出”意味增量政策或有“条件”触发之意,宏观大逻辑没有变化,对债市小幅扰动。

本次会议明确强调“提振消费为重点”,将消费置于内需的优先位置,特地提及“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落后产能和小微产能退出或将加快,供需缺口缩窄,后续关注具体政策实施。

地产方面表述整体延续当前框架,市场预计仍有放松空间。财政政策方面,与4月政治会议一致,提及“加快专项债使用进度”,今年财政发债偏慢,政府信用扩张不够,需关注专项债下半年使用量,四季度发行可能基本属于发在今年,但工作量体现在明年。市场在降息后,尚未看到财政政策跟进,市场惯性下,债市短期乐观。

五、债市展望

当前M1和M2同比再创历史新低、二季度GDP实际同比较一季度环比走弱,“供给强、需求弱”的格局延续,稳增长、宽信用、降成本的诉求仍强,从基本面看仍对债市形成利好。海外降息预期增强,也有助于打开国内货币政策空间。国内降息落地,市场依旧按照惯性继续超配债券。

从市场客观反映来看,短期利率债已出现超买现象,国债期货的加速上行也在反应空头力量的衰竭,一致预期再次强化。我们认为,债市短期风险在急剧上升,需要重点关注央行动态以及财政刺激的可能,短期注意止盈,维持谨慎观点。

资料来源:利位投资《月度前瞻|风险偏好企稳,债市短期谨慎——8月债市观点》




中欧瑞博:没有哪一种投资策略会永远有效, 那些最灾难投资决策的共性

核心观点:

1、如何看待今年一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遭遇大规模净赎回?谁在离场,谁在进场?

数据表明,2024年二季度公募基金中的主动权益基金仍被加速赎回,二季度净赎回2401.76亿,其中新基金发行了232.62亿元,老基金净赎回2634.38亿元。一季度,基民净赎回了2797亿。上半年,基民净赎回了5198.76亿元。上半年,每月净赎回的规模高达866亿。从数据显示,主动权益基金的赎回并不是今年才出现,自2022年以来,一直有持续的净赎回,只是到了今年上半年赎回的现象在加速。

2021年底公募混合型基金总规模为6.19万亿,这一数据到2024年二季度末降至3.33万亿,两年半的时间减少了2.86万亿,缩水比例达到46%。由于基民赎回产品,基金经理必须被动减仓,这会导致股市的下跌出现负反馈。不少投资人因此对A股的未来的走势更加悲观,认为市场会继续负反馈下跌,难以止住。对此观点,我们认为是很值得商榷的。

在普通投资者逐渐绝望离场赎回基金的同时,上半年的股市虽然走弱,但并没有出现大的系统性下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体量不小的增量资金正在逆着人流开始入市。截止二季度末和去年年底的数据推算,中央汇金公司持有的ETF市值在5000亿左右,这与上半年普通基民净赎回的5198.76亿大体相当。很明显,上半年这些资金在资本市场上很大概率上成了交易对手,筹码和资金进行了交换。汇金公司作为地地道道的国家队主力,已经开始持续不断的成建制的入市了,只不过短期市场还没有上涨开始形成正反馈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这里成建制的交换筹码,事后回看,应该是有一方是错误的有一方是对的。究竟谁对谁错?你选择哪一方站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灵魂拷问?

先不论跟随国家队干对不对。选择跟市场大众做相同决策的,我做了31年A股投资经验来看,就从来没有对过!事后长一些时间维度看,这种思维模式下的投资决策总是最错误的灾难性选择!

最近的一次就是2020年底和2021年一季度,由于看到2019-2020年这两年不少基金取得了很不错的正收益,持续两年大幅跑赢了市场基准,于是大众投资基金的热情逐渐升温了,到了2021年初更是“燃了”。尤其是重仓消费股与核心资产的明星基金以及重仓新能源赛道的成长基金,这两类的基金尤其受到青睐与追捧,于是大众纷纷疯狂追捧这两类基金。三年时间过去了,当初最拥挤的决策现在看到了痛苦的后果,在亏损严重深套三年后,这些行业当下的投资逻辑和业绩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投资者心态从满怀希望买入--正常调整加仓--越跌越买加仓--跌麻了不看了--公司业绩暴雷再不跑就更跌没了….。

面对公募主动管理的权益基金出现大规模赎回的现象,本人在惋惜之余,更多看到的是其积极的一面。这种现象传递出来最强烈的信号就是,A股市场又到了“卖出股票到了短期舒服长期错误的阶段了!”我见到的成功的投资者的共性,都是敢于坚持做长期正确短期痛苦的事。

2、那些最灾难投资决策选择的共性

在中国资本市场投资三十余年,犯过无数的错,很庆幸在犯了很多次错误后还能够存活下来。并且我们的团队也越来越顽强,很重要的是我们团队特别注重深入挖掘探讨现象背后的本质。每一次投资成功和投资失败的表象万千不同,其实穿透下去,成功的本质与失败的本质都是有很强烈的共性的。这一期伟志思考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灾难的投资决策背后的一些共性。成功的投资决策背后的共性,今后有机会再进行探讨。

最灾难的投资决策往往都有以下的共性:第一是用倒后镜看未来;第二是短视,更愿意选择短期舒服长期错误;第三是将热门拥挤的交易策略当成投资理念来坚守。

第一,用倒后镜来看未来,指的是绝大多数投资人采取的多是趋势外推的思维模式。过去走势好能够赚钱的,未来会继续好。过去不涨亏钱的投资,未来也不会有机会。比如2021年初的核心资产与新能源赛道,过去涨的很好,未来会继续涨。比如2022年初的高股息低估值资产,过去很多年都不涨,未来凭什么涨?比如2024年一季度末,美国科技股和日股过去很多年都是涨的,资金出不了海那买ETF替代也行,就算是溢价多一些也没有问题。比如A股过去几年都是跌的,资金还在流出,未来凭什么就能上涨?这些其实都是用倒后镜看未来的特征。趋势有些阶段会继续,有些阶段会出现逆转的!

第二,短视是指只关注到了趋势有继续的可能性,却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长期角度看趋势一定会逆转的!只是逆转的时间距离当前有多远而已。如果只想着趋势永远持续下去的美妙,忘记趋势逆转的风险,那距离灾难就不远了。

第三,千万不要将一个交易策略误当成投资理念来坚持!做多某个行业、做多某国资产、做空某国资产….。这些具体的投资策略,都是有时效性的!正如我们中欧瑞博的股市春夏秋冬理论,每一种资产与股市也是类似的,都有各种的春夏秋冬,随着季节与环境的改变,交易策略也需要及时调整适应变化。上周五,英特尔股价大跌超过20%,曾几何时,英特尔作为PC时代的王者,眼下却英雄暮年了。不同阶段的投资策略一定是需要随着季节与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坚持一成不变的投资策略,长期来看是很危险的。同理的,对于前段时间热门的做空中国资产、做多日本、做多美国科技….这些热门的交易策略,可能也不要太有执念,尤其是成为“热门”后,本身就代表拥挤度不低,拥挤度一高,离趋势反转就不远了。

3、近期全球和A股市场

最近海外市场出现大幅的波动,A股虽然也有所调整,但是相较于美股和日股,呈现出很强的抗跌性了。我们了解到,做多美股日股,做空中国是此前海外对冲基金比较热门的拥挤交易。随着日本央行上周宣布加息缩表,很多此前拥挤的交易出现了反转,做空中国的交易也类似有平仓的压力。

虽然在海外市场大幅波动的环境下,中国资产要大幅上涨阶段性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不要忘记了,我们的经济周期与股票价格已经先行释放风险很长时间了。随着美国和日股的大幅下跌,美联储会不会提前降息稳定市场情绪?我们觉得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的。过去几次美国大幅波动美联储的反应还是非常及时和到位的。

对于不少被A股长期煎熬的投资人,可能最近看到海外大波动,多了一个非常充分彻底卖出A股的理由了。个人觉得大可不必因为邻居生病就吓坏了猛吃药,过去人家十年牛市我们也没有跟随嘛。A股还是有自身的运行逻辑和自己的周期,投资A股还是要聚焦在中国的经济、货币、政策周期。重复上文的观点,这里不应该去做短期舒服长期错误的事!

资料来源:中欧瑞博《伟志思考 | 没有哪一种投资策略会永远有效, 那些最灾难投资决策的共性》



世诚:底线思维

核心观点:

股市在7月份的起伏反映了市场对于经济政策预期的起落。虽然现时的经济治理原则乃基于中国传统中医固本培元的哲学思想——在大病初愈之际不会下猛药,底线思维还是有的——三中全会和上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均强调要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同时,各部委的系列政策举措也在陆续密集出台,比如LPR利率调降、使用特别国债资金补贴大规模设备更新及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最新一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优化强化宏观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既要根据已出台政策的实施情况狠抓落实、加快进度,也要研究推出一批操作性强、效果好、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

世诚投资判断后续包括货币财政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举措将加快落实。比如,特别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及资金使用将明显提速,从而为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提供资金上的坚实保障。又如,货币政策领域,降准值得期待,从而为实体经济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动性;而在海外主要经济体即将进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进一步降息以使得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也同样值得期待。至于在产业政策领域,除了前述的特别国债补贴政策之外,各项精准政策举措也有望渐次落地落实。更长远的,三中全会所涉及的三百余项改革任务也将以钉钉子精神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

底线思维不止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努力实现本年度发展目标,其同样适用于我们最关注的股票市场。据相关机构测算,在7月份重要会议前后,逆周期力量向市场注入了超过2000亿的资金,有效地对冲了悲观情绪发酵所带来的抛压,使得主流股指在7月份整月下来基本打平。同样,从更长远的角度,以“新国九条”为顶层设计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也将为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判断经过7月份的震荡(上证一度跌破2900点),市场已基本探明了阶段性底部。但这并不意味着马上就会迎来全面的上涨行情。本月适逢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披露进入高潮。以我们对当下宏观经济形势的观察,相当数量的行业及上市公司的业绩将更真实地反映从5月份开始的宏观经济失速——尤其在投资和消费领域,且上市公司对于经营层面的短期前瞻指引也会较之前更为谨慎。这是眼下需要迈过的一道坎。这种风险意识也是我们作为投资管理人的一种底线思维。而一旦过了这道坎,迎接我们的将是更加光明的坦途。

另外,资金面的全面回暖也还需要时间。鉴于地缘因素,外资可能仍将处于观望状态,除非出现明显bargain hunting的机会。个人投资者在过往三年多股市持续下跌过程中受伤严重,还需要休养生息。而“耐心资本”的培育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需要时间的积淀。所以,可以大致判断短期市场还是以存量博弈为主要特征,信心的“止跌企稳”及资金的回流都需要假以时日。

在此背景下,结构性行情仍优于系统性机遇。世诚投资的选择没有明显的变化。首先,价值风格仍是投资组合的压舱石。尽管高收益个股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已录得不菲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鉴于优质公司的股东回报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投资回报率仍将处于相对低位,价值风格的行情应该还没有走完。只是,选股的要求将更加挑剔,只有那些能呈现更高稳定性及更强股东回报意愿及实践的优秀公司才会被持续保留在机构投资者的雷达之上。

消费仍是我们投资布局的重点领域之一。尽管过去两个月泛消费板块遇到了明显的逆风,我们相信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后续积极有为、战略正确、执行到位的公司将迎来更大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经过前期股价大幅下跌,拥有优秀商业模式的优质公司的股票都处于绝对的低位,未来一旦情绪转暖,股价向上弹性巨大。我们注意到,前述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所以二级市场对于消费板块的情绪回暖只是时间问题。

世诚投资月报的常读者应该知道我们对于以创新药为代表的医疗健康板块的偏爱。近日国务院出台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同时包括上海在内的一些地方也发布了配套的政策举措。这是对创新药产业及一二级市场创新药投资人最大的鼓舞。尽管有投资人对于政策的实施效果还有疑虑以至于股票走势仍显忸怩,世诚投资相信在全链条方案的最重要环节——支付领域——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不会让市场失望。

我们还在上游资源品坚守。资源品板块的唯一决定因素是商品价格,而海外政治局势及货币政策的扑朔迷离使得商品价格的定价机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紊乱。这给我们在该板块的投资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不过世诚投资自研的全球宏观分析框架可以让我们在巨大的波动中更好地抓住主线,从而更加从容地在风浪中航行,以顺利到达我们心目中的投资彼岸。

科技板块仍是市场的热点。不过正如我们在上期月报中指出的,预期和估值都已非常饱满,而筹码结构也不甚理想,所以我们会先保持一份冷静。板块表现也基本如我们所料。以二季度机构加仓最多的AI云硬件为例,伴随着巨大的波动,该板块在7月份录得大个位数的跌幅。好在随着股价的回调风险已有所释放。我们仍将耐心等待返身入场的窗口。同时,我们也会更加关注新质生产力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世诚投资《查理财富谈 | 2024年8月世诚投资策略报告:底线思维》




明世伙伴:政策密集出台,超跌反弹值得期待

核心观点:

孙勇:期待8月超跌反弹

经过不断的演绎后,我认为接下来A股市场出现了一些逻辑上较有利的因素。政策上到了预期加码政策显著提升的阶段(外需压力逐步出现),新的政策发力方向相对明确(政治局以定调扩内需),这样的阶段使得抄底资金有了新的动力和期待,这与前几个月是有显著不同的。

因此,市场短期看,应该是有新的变化出现,满足演绎一轮超跌反弹行情条件的。当然,中长期的逻辑依然需要观察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和扭转。

从行业来看,我们观察到的新变化有一些思考。

消费,扩内需。政策指出核心点在如何扩内需,这一点也是市场最不愿意相信的。但政策就是用来扭转悲观预期的。从近期出台的一些政策看,放开户籍政策、提升服务消费、包括家电和汽车的以旧换新等,也确实是在发力。相信会有一些积极变化。当然,只要地产能够稳住,其他的消费就会逐步企稳。关注部分消费方向的低位反弹机会。

主动+量化策略

宁乔:市场已经充分释放风险

经过三个月的持续调整,我们认为市场已经充分释放风险,后市可以乐观对待。

从估值上看,各大主要指数均处于极低位置;资金层面,随着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并可能开始降息,外部流动性环境对A股的约束明显减弱。国内政策发力和经济好转也将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回暖,资金供给端的规模有望较2023年明显改善;基本面上,政策仍在持续发力以促进经济回暖,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多项重要的经济政策措施,旨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行业层面,自主可控值得期待,低位的板块如锂电、创新药等也可以关注。

资料来源:明世伙伴《月度观点|政策密集出台,超跌反弹值得期待》



重阳:“新消费”出海

核心观点:

巴黎奥运会盛大开幕,我国优秀的奥运选手们在赛场上彰显着竞技水平与奥运精神,一同出征的还有中国制造。据巴黎奥组委统计,80%的奥运吉祥物“弗里热”是由中国生产。这一数字并不令人意外,我国是玩具品类最大的生产国,在全球占据70%份额,毛绒类、潮流类、积木类,来自中国的产品为全世界的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情绪价值。依托于一流的供应链能力,我国企业正在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形成初具影响力的消费品牌。7月,泡泡玛特在泰国的第5家门店LABUBU主题店正式开业,首日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可爱又奇幻的IP形象LABUBU跃升为今年的泰国顶流,从社会名人到年轻群体,无数粉丝为之折腰。泡泡玛特的潮玩产品已经成为来到中国的泰国游客必须扫货的“土特产”。

类似的变化还发生在许多其它赛道。我国消费市场广阔且有纵深,过去二十年国内品牌以升级和下沉为策略,充分享受了量价齐升的红利。而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多数细分赛道进入了渗透率的高位,品牌需要回答未来增长靠什么的问题。海外市场的开拓是我国消费品牌成为全球品牌的必由之路,许多企业已经抢先出发。这个过程中诞生的新机会值得密切关注。

(一)我们回顾日本消费品的出海历史,可以将它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战后复兴到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历史学家傅高义在书中提及,“六十年代,日本纺织工业大有横扫美国纺织工业之势。美国于是向日本施加政治压力。到了七十年代,美国几家主要的电视机厂商,在日本的竞争压力下,几乎快关门大吉……七十年代后半期,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占了上风,在加利福尼亚州超过了美国产汽车的销售量”。纺织品、家电、汽车等品类是日本出海的排头兵。70-90年代,日本国内经济增长趋于稳定,同时亚洲四小龙崛起提供了快速扩张的海外市场,日本更多消费品企业寻求走出去。如7-11等零售企业开始海外开店。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增长停滞,人口进入中度老龄化,出海是本土消费品牌必然选择。这一时期的代表是优衣库。与日本消费品牌一同走出去的还有日本的动漫与游戏。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消费出海是大势所趋。

(二)2024年谷歌与凯度联合发布的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显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品牌集中在消费电子、家电、电商等,主要是在产品或模式上形成具备比较优势的品类。一是具备产品硬实力优势的耐用消费品。与日本最初的出海替代路径相似,日本和欧美品牌的先发优势已经被中国企业逐步追平。以家电为例,不仅传统家电龙头已然形成全球影响力,在一些成长品类,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占率也快速提升。以清洁电器为例,中国品牌在导航、避障技术及智能化的系统方面领先,价格更具吸引力,iRobot份额被中国品牌挤占。

二是充分应用电商运营优势输出性价比产品。跨境电商已成为小家电、消费电子和轻工制造类公司的主要出海路径。如今由TEMU/SHEIN等跨境平台主导,采用全托管或半托管运营模式,制造方、品牌方、仓储物流等全链路出海,形成了完善且能高效触达消费者的跨境生态。SHEIN的迅速崛起重塑了快时尚产业游戏规则。线下零售时代,Zara最大化的做到了时尚服饰的高周转和低价格。SHEIN通过线上运营和中国丰富的供应链资源打破了传统快时尚的极限。SHEIN最早通过KOC、KOL推荐获得曝光,产生转化,并鼓励用户在社交平台分享他们的开箱和试穿,Tiktok上#SHEINHaul标签视频观看量达到百亿次。价格上,SHEIN定价区间仅在10-30美元。制造端,国内供应链更便宜、更柔性,从设计到出品只需7天,在Zara的两周基础上又缩短一半。线上销售让新品测试变得高效和低成本,爆款补单反应更迅速,反映不佳的款式也能立刻返回重新设计出品,反复大量测试迭代让SHEIN对爆款的把握也更加精准。

核心的供应链能力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底气,性价比更是契合了全球通胀背景下消费者的需求。尽管在这些领域中国消费企业尚未形成品牌溢价,但在优势赛道深入挖掘,不断创新,用产品价值打动消费者,也不失为打造品牌记忆的一种方式。

(三)品牌的建设很难一蹴而就。在国内,化妆品、运动服饰、咖啡连锁等赛道国产品牌份额过去几年显著提升,这一趋势与国货更具性价比有关,但更重要的文化因素是年轻消费群体对国货与国潮认可度提升。而在全球消费市场,大多数赛道的消费者品牌心智仍然被欧美日品牌占据,其背后是时间、品宣投入和文化输出的积累,不易撼动。收并购是缩小差距的一条捷径,但这也考验品牌方的运营能力。如安踏牵头收购亚玛芬,通过卓越的DTC运营能力赋予其强劲的增长动能。另一条路径是新消费的运营模式,即抓住一部分群体的需求,通过迅速扩张形成渠道品牌,结合社媒营销与线下门店互动,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蜜雪冰城作为出海的先锋,它不仅提供了便宜好吃的产品,也塑造出可爱的“雪王”形象,在各国街头与年轻人们打成一片,展示了品牌的活力。另一家零售企业名创优品正以无比积极的姿态推动国际化业务,为海外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毛绒、潮玩和生活好物,其海外门店数量已近3000家,超过了成立更早、模式相近的日本大创。在印尼,名创的社交媒体粉丝数在百万以上,各个区域的商圈都能看到名创的身影。在美国,名创成为了第一个入驻纽约时代广场的中国新消费品牌。在欧洲,名创旗舰店于今年6月在香榭丽舍大街亮相。

在国内“卷”出来的消费品牌具有过硬的营销能力,激烈的竞争环境成就了数字化能力和经营效率,更形成了向外扩张的意愿和进取性,它们会持续出现在全球消费者的视野里。但要形成粘性,文化输出和内容创作依然是需要补的功课。以潮玩为例,日本的动漫、游戏,美国的动画、电影,为其IP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内容储备,我国品牌要形成被各国消费者认可的IP,仍需时间的打磨。

7月,现身巴黎的还有新式茶饮品牌霸王茶姬的快闪店,闻香识茶、蹴鞠等中式活动帮助海外消费者了解中国茶文化。在中国品牌建设的过程中,由传统文化的传播带动品牌影响力,是一件值得长期去做的难而正确的事情。

与昔日全球品牌扩张的环境相比,中国消费品牌出海面对更大的挑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缘政治风险是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另一方面,关税等压力更凸显出打造品牌的必要性,深入人心的品牌才能留住消费者,形成议价权。

尽管局势复杂而多变,但我们相信机遇犹存。中国完整高效的供应链、创新精神和出色的运营能力,会与中国文化的输出相辅相成,蕴育出具有影响力的全球品牌。

资料来源:重阳投资《“新消费”出海︱重阳来信2024年8月》




全天候: 重点关注受益于降息新周期和政策新发力的领域

核心观点:

全球在补库周期进入尾声后,各经济体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美国通胀数据亦环比首次转负,降息的预期开始转强,全球资本市场从拥抱高确定的避险资产向受益于降息的成长资产进行扩散。国内金融、通胀和财政的数据继续走弱,仅出口表现较好,内需的压力仍在强化,资本市场持续走弱。

上证指数-0.97%,深圳成指-1.07%,创业板指+0.28%,恒生指数-2.11%,市场阶梯下行,仅最后一日在潜在政策的催化下大幅上涨。从行业的表现来看,综合、非银、商贸零售、军工、地产等政策或超跌的板块涨幅领先,煤炭、纺服、石化、轻工和有色等顺周期和受出口可能面临加征关税的板块跌幅较大。而从大小盘的风格来看,市场从拥抱低估值高分红的中大盘蓝筹向大盘权重和微盘进行更极致的演绎了。随着美联储降息的临近,国内的政策空间有望打开,市场的风格大概率向平衡方向演进。

全球处在存量经济竞争和新技术革命进一步加剧发展差距的环境中,面对各国的贸易保护和竞争冲突的变化,政府、政策、企业和个人为应对极限风险均在树立不同程度的底线思维。国内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地方财政困难的加剧,自三中全会后,开始从增加地方政府财力、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与促进和扩大消费等方面对社会性通缩的局面进行问题的解决,随着全球进入降息新周期,国内可为的政策空间在变大,市场有望从避险的一九行情向有质量成长的均衡行情进行收敛。

面对中长期难以改变的两个全球主要矛盾和两个国内主要矛盾,我们将投资机会聚焦在无限头部化的消费降级、高质量性价比出海和创新这三个方向。而围绕中短期的变化,我们将重点关注受益于降息新周期和政策新发力的领域,进行新的投资扩展。

资料来源:全天候《全天候月报|2024年7月月报》




仁布:寻底

核心观点:

7月份上证指数、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分别录得-0.22%,-0.95%和-1.33%的收益,和我们预期的差不多。市场整体缺乏明显的主线,部分高分红标的出现调整,前期跌幅较大的则在月底有些收敛。

宏观层面,国内地产、消费依旧弱势,数据看还在寻底。出口方面,美国大选对未来预期的影响比较大,可能令上半年较好的出口趋势出现拐点。我们还是维持之前的观点:在没有经济和盈利预期向上推动的背景下,指数级别的机会大概率还是来自于悲观预期发酵后的超跌反弹。结构性机会里面我们认为主线依旧是主打一个低估值和“便宜”,部分高分红和海外互联网股票都具备这个特点。目前位置更倾向于海外互联网龙头标的。

从美国经济来看,经济环比趋弱在变弱,年内9月份第一次降息的概率越来越大。美国大选结果对于短期市场的影响在变大,股市波动率加大。美股这边考虑到估值和交易拥挤度,建议低配,主要看端侧AI方向上的投资机会。

具体到8月份,仓位上中性为主,继续寻找结构性机会。配置方向上,主要是美港股互联网和科技板块,原组合配置中偏低估值、高分红特征为主的价值板块保持不变。此外,一些未来持续两年具备较高景气的细分赛道标的耐心持有。

资料来源:仁布投资《2024年8月月度观点—寻底》



大华信安:风险偏好回暖

核心观点:

7月份,A股市场继续下行,随着投资者的情绪降至冰点,月末大盘失守2900点关口,并再度刷新半年来的新低2865点,但受国内外多重有利因素的刺激,大盘在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迎来“大翻身”,沪深两市的成交量快速放大并突破9000亿元,一举夺回2900点。

7月市场的表现仍旧低迷,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

1)国内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二季度GDP同比增长4.7%,低于一致预期的5.1%;7月制造业PMI为49.4%,连续3个月低于荣枯线),同时三中全会在稳增长层面的表述也未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因此投资者对下半年国内经济的预期比较悲观,且对政策的期待也偏谨慎,从而使得A股市场继续受压;

2)美国总统大选增加变数,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随着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宣布退选以及前总统朗普再次当选的预期升温,这使得投资者对出口链等相关板块的担忧情绪上升,而出口链是上半年与红利并列的市场主线,相关板块的调整也明显制约了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8月份国内外的积极因素增多,前期极度悲观的市场情绪或将得到改善。

国内方面:三中全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结束后,多方面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陆续出台,其中包括扩大内需、大规模设备更新、推进新型城镇化等,这将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改善市场风险偏好;

海外方面: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给出了较为明确的降息指引,从而令市场对美国9月首次降息的预期显著上升,而这也将有望提振A股市场的信心。

此外,近期A股市场也开始出现结构性的变化,无论是市场活跃度还是情绪都比7月初有所改善,部分主题也出现了赚钱效应。因此,我们认为在风险偏好回暖的背景下,前期超跌明显同时具有产业或政策催化的板块或将率先修复和反弹,例如家电、房地产、传媒、半导体、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此外,经历调整的红利板块也仍然值得重点关注。

资料来源:大华信安《大华信安月观点 | 2024年7月市场回顾暨后市展望》




京华世家:人民币压力有所减小,政策预期存在想象空间

核心观点:

7月,国内宏观主要是围绕月中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月底的政治局经济会议展开,但市场在会议前普遍对会议下半年出台强刺激的预期较低,会议也如市场所料,并未有太多超预期的政策出台。尽管中国二季度的GDP仅有4.7%,但市场还是对下半年加大财政和货币支持政策的力度存疑,炒作预期的做多力量偏弱。市场当下是否处于过度悲观的情景难以确认,暂保持谨慎看法。

海外宏观7月变化较大,7月14日川普竞选集会遭枪击的事件发生后,拜登随后退选,哈里斯成为川普竞选对手,一系列的戏剧性变化后,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大幅上升。自年初以来以美国经济软着陆+再通胀的宏观交易针对这种不确定性出现全面的平仓交易,导致美股大跌,日本股市大跌,日元人民币暴涨,原油,金属也全面回落下跌,仅黄金表现偏强。直至7月美联储会议,会议释放鸽派信号,基本确认9月开始降息,市场出现了一天的止跌反弹,但随后几天美国ISM制造业数据和非农数据走弱,美国经济可能衰退而非软着陆的担忧,叠加日元加息引发的围绕日元的套息交易可能结束的的担忧引发了第二轮的宏观资金平仓操作。

7月国内工业品在内外宏观转弱的情况下表现不佳,文华工业品指数创出年内新低。

金属方面,7月整体跌幅较大,铜自5月创出历史新高后,伦铜6月跌至9500后,6月底到7月初技术性反弹至10000附近再度下跌,至月底已跌至9000一线,抹去了二季度的全部涨幅,CFCT持仓(截止7月30号)显示,基金多头持仓大幅下降,二季度买入的宏观基金多头大部分已经离场。其它金属,伦铝,伦镍,伦铅更是已经基本跌去年初以来全部涨幅,回到23年低点附近震荡。基本面角度,7月国内金属因价格回落下游补库,叠加8月1号要实行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对废铜,废铝,废铅的影响,导致废金属供应和加工行业出现阶段性大规模停产,铜,锌,铅的国内库存淡季去库明显,但难抵内外宏观弱势对价格的影响,仅在内外比价和上期所月差结构上有所体现。

黑色方面,螺纹供应继续缩减,跌破短流程谷电成本,淡季供需双弱。热卷维持高供应,高库存,高需求模式(高出口始终维持),但国内家电,汽车板块需求有走弱迹象,后面出口若有风吹草动,热卷压力会变得很大,黑色不排除打出一波负反馈。

整体而言,宏观上海外围绕日元的carry trade以及年初以来的软着陆+再通胀交易的平仓操作短期难言结束,美国经济是不是会出现真的硬着陆和衰退也难以确定。但宏观资金今年上半年在商品上,特别是金属部分的先流入再流出已经可以判断接近尾声,商品当前价格中宏观溢价大部分已经被打掉,接下来的交易和波动会相对上半年更回归基本面一些。

国内宏观,二季度GDP4.7%,叠加美国开始降息后,人民币压力减小,也为政府可能有一定加大货币+财政刺激空间的预期提供了想象力。

资料来源:京华世家《市场月报 | CTA月度观察:人民币压力有所减小,政策预期存在想象空间》




涌贝:拥抱确定性

核心观点:

回顾7月行情,美股出现明显的风格轮动,前期较为强势的纳斯达克指数出现回调,科技巨头抱团现象有瓦解的趋势,部分资金高切低,转向罗素2000等更加受益于降息的板块。A股方面,尽管国家队持续维稳,但本月A股仍跌破关键支撑位,交易量持续萎缩,显示出市场信心不足。

流动性方面,主动权益基金在2024年第二季度继续面临加速赎回压力,规模不断缩减;新发基金规模则处于历史低位,融资资金和外资继续呈现净流出态势,仅有少数由国家队申购的ETF实现资金净流入。

展望8月,投资应聚焦于确定性。当前政策环境依然偏稳健,预计行业层面将延续分化与轮动的态势。鉴于三中全会赋予新质生产力重要地位,高科技、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将持续受益于政策确定性。随着8月进入中报业绩披露期,业绩的重要性凸显,半年报绩优股及具备盈利增长预期的个股将因业绩确定性而受到青睐。结合以上思路,同时拥有政策确定性及业绩确定性的个股和行业为配置首选,如电子、部分医药、小金属等行业。此外,海风、卫星互联网和智能驾驶等在8月有望迎来持续产业催化的行业也值得重点关注。

资料来源:涌贝资产《涌贝资产2024年8月投资月报》





重要声明: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东方财富证券机构业务部汇总的公开资料以及所涉基金管理人授权使用或提供的信息,东方财富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观点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市场观点,该等判断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可能有所变更,亦有可能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或者采用不同分析方法而与东方财富证券其他部门、人员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意见不同或相反。东方财富证券不承诺、不保证本报告所含内容必然得以实现。

本报告内容的全部或部分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报告所包含的观点未考虑报告接收人在财务状况、投资目的、风险偏好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报告接收者应当独立评估本报告所含信息,基于自身投资目标、需求、市场机会、风险及其他因素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东方财富证券不对报告接收者做出的投资决策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和承诺,接收者自行享有投资收益,亦自行承担投资损失。东方财富证券不对本报告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投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别忘了点一下「在看」

优优私募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