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ESC前沿研究,指南共识,中国学者热点解读精彩不容错过

健康   2024-09-30 17:24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上方蓝字国际循环关注我们,
然后点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24年会在英国伦敦圆满落幕,为迅速将国际前沿进展引入中国医疗界,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将于2024年9月28日在上海举办"2024ESC前沿进展大会"。本次大会特邀十余位国内知名心血管专家,深入解读ESC大会发布的最新指南和重要临床研究成果,并探讨这些国际最新成果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和注意事项。

会议旨在帮助国内心血管及相关专科医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指南和研究进展,从而推动中国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本次大会将成为连接国际前沿与本土实践的重要平台,为中国心血管领域的医疗专业人士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前沿知识吸收消化
血压血脂守护达标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陆国平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分别致开场辞,他们共同表示本次论坛聚焦血脂和高血压两大领域,控制好2.7亿高血压人群的血压和血脂,有望出现中国心血管病发病拐点。2024ESC大会内容广泛,公布了多个重要指南和进展, 这为临床合理使用降脂药物、制定长期管理策略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希望此次会议可以帮助大家理解更加透彻,让更多患者获益。

血脂管理新纪元:
破茧成蝶的前沿突破

本环节聚焦血脂管理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临床实践,由解放军总医院叶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桢玥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苏华教授三位专家主讲。叶平教授全面解读2024 ESC大会重点内容,陈桢玥教授深入探讨从LDL-C管理到多靶点干预的血脂管理新策略,李苏华教授分享新型降脂药物在ASCVD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经验。

广东省人民医院黎励文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箴教授、天津市人民医院姚朱华教授三位专家就血脂领域进展及其临床实践意义展开讨论,涵盖新型降脂药物的应用前景、多靶点干预策略的临床实施,以及个体化血脂管理的未来方向等热点话题。

叶平:2024ESC全景速递


ESC 2024

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在伦敦隆重举行,叶平教授对此次学术大会亮点进行了全面总结。

一、2024 ESC四项最新指南重磅公布

大会发布了四部权威指南更新,包括《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心房颤动管理指南》和《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管理指南》。这些指南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最新指导。

二、2024 ESC最新科学研究大揭秘

在高血压管理方面,STEP研究延长阶段显示,维持强化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血脂管理研究表明,hs-CRP、LDL-C和Lp(a)水平可预测女性30年心血管风险。冠心病领域,NOTION-3试验证实了TAVI联合PCI的优势。房颤管理方面,RED-AF研究发现使用决策辅助工具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心衰治疗研究显示,早期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显著降低NT-proBNP水平。

三、数字化赋能疾病检测和诊断

大会还报告了人工智能在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辅助诊断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广泛应用。Nature-AGT研究利用因果AI评估降低收缩压的最佳时机,HFDetect-AI研究展示了AI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叶平教授指出,这次ESC大会展示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为心血管疾病管理提供了全新视角。新的指南更新和临床研究结果将直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预后。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模式。这些创新将推动个体化治疗的发展,提高疾病预防和早期干预的效果,造福广大患者。


陈桢玥:2024ESC血脂领域前沿进展


ESC 2024

陈桢玥教授在全面总结了ESC 2024血脂领域的多项最新进展,主要涵盖三个方面:

一、以LDL-C管理为核心的血脂管理

多项研究再次证实积极降低LDL-C可显著降低心血管风险。瑞士研究显示ACS后1年积极血脂管理可降低23%MACE风险。2018年JACC研究提出LDL-C累积暴露量5000mg·年/dl是引发心肌梗死的最低阈值,强调了长期控制LDL-C的重要性。然而,真实世界研究显示ASCVD患者LDL-C达标率仍然较低。伦敦西北部研究发现,ASCVD患者LDL-C检测≥2次/年可显著降低MACE风险29%及死亡风险37%,提示需要加强血脂监测和管理。

二、多靶点干预残余心血管风险

韩国大规模研究证实残余胆固醇每增加1mmol/L,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43%。多项研究再次验证Lp(a)升高是ASCVD独立危险因素。巴西研究显示约1/3的ASCVD患者Lp(a)水平高于50 mg/dL。英国生物样本库研究发现,在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人群中,Lp(a)是冠心病唯一可改变的独立预测因子。然而,目前Lp(a)检测率仍然很低,澳大利亚研究显示ASCVD患者Lp(a)检测率仅2.6%。

三、降脂药物创新动态

英克司兰在真实世界研究中显示良好的降脂效果。VICTORION-INITIATE研究显示,英克司兰优先治疗可使92%近1年内发生ASCVD的患者LDL-C达标。全球真实世界研究证实其降脂效果与临床研究一致。此外,靶向ApoC3的Plozasiran、靶向ANGPTL3的SHR-1918等新药也取得进展。

陈桢玥教授指出,这些进展为优化血脂管理、降低心血管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LDL-C仍是首要干预靶点,但对Lp(a)等其他危险因素的关注也日益重要,新型降脂药物的出现为难治性血脂异常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这些进展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推动个体化血脂管理策略的实施。

李苏华:

新型降脂药物在ASCVD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体会


ESC 2024

李教授表示LDL-C作为首要干预靶点,其重要性在此次会议再次得到验证。瑞士研究显示,ACS后1年积极血脂管理可降低23% MACE风险。日本研究发现,LDL-C累积暴露量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即开始影响动脉功能,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在ASCVD二级预防中,多项研究证实强化降脂治疗的重要性。一项研究显示,联合强化降脂治疗可有效降低斑块脂质含量,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于他汀不耐受患者,新型降脂药物为其提供了新的选择。

ASCVD一级预防方面,英克司兰用于高危患者,如有他汀不耐受史、多重危险因素或依从性差的患者。病例显示英克司兰可显著降低LDL-C,甚至使颈动脉斑块消失。多项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显示,新型降脂药物在不同人群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降脂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次ESC大会为血脂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推动个体化血脂管理策略的实施。未来仍需更多大规模临床研究来评估新型降脂药物对心血管结局的长期影响。

血脂管理新趋势:

早期干预、多靶点治疗与个体化策略


ESC 2024

讨论环节,专家们一致认为,积极的血脂管理对降低心血管风险至关重要。他们强调了早期干预、持续治疗和个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并指出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为未来的血脂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黎励文教授强调了"早一点、低一点、久一点"的血脂管理理念。她指出,对高危患者尽早达标、维持低水平LDL-C对减少心血管事件有重要作用。同时,她强调了加强医生和患者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定期监测血脂水平的必要性。

王箴教授指出,除LDL-C外,脂蛋白(a)和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颗粒是值得关注的残余风险因素。她提到这些靶点新药的研发还需要更多临床试验来证实其对心血管预后的影响。

姚朱华教授讨论了VICTORION-INITIATE研究的意义,该研究证实了早期使用英克司兰的优势。他指出,这项研究为早期积极降脂提供了循证依据,并强调了顺应时代要求,在治疗策略上满足患者需求的重要性。

2024中欧高血压与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解读:

新策略与新进展

该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杨文艺教授分别就2024年中欧高血压指南和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进行了深入解读。随后,王继光教授、杨文艺教授与江苏省人民医院王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鸿谊两位专家就高血压疾病管理策略及指南实践展开了热烈讨论。

王继光:

从2024中欧高血压指南看高血压管理新策略


ESC 2024

王继光教授指出,两份指南在多个关键方面达成共识,同时也各具特色。两份指南均保持高血压诊断标准为140/90 mmHg不变,但欧洲指南新增"血压升高"分类(120-139/70-89 mmHg)。王教授强调,这体现了对血压控制的更高要求,值得我国临床实践关注。

在诊断方面,王教授特别强调了两份指南都重视诊室外血压测量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患者实际血压水平,改善诊断质量。

关于降压目标,王教授解释道,我国指南推荐大多数患者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而欧洲指南建议将收缩压控制在120-129 mmHg范围内。这一差异反映了两地在临床实践和人群特征上的不同考量,需要结合我国国情灵活应用。

王教授特别指出,我国指南新增ARNI为常用降压药,扩大了治疗选择。同时,他强调了我国指南提出的分级、分期、分型高血压治疗新理念,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此外,王教授高度赞同我国指南对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视,认为提出的"八步曲"更加贴近我国国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指南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全面、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有望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血压防治水平,推动"健康我国2030"目标的实现。

杨文艺:

2024慢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管理策略进展中欧指南对比


ESC 2024

杨文艺教授指出,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我国分别发布了CCS管理新指南,标志着冠心病管理理念从症状管理和急性事件预防转向全程管理。两份指南在CCS定义和分类上理念相似,均将其分为五大类临床表现。

一、诊断策略的对比

在诊断方面,ESC指南提出"四步法"诊断策略,纳入了更完善的危险因素加权临床可能性模型。我国指南则采用三步诊断流程,包括门诊筛查、辅助检查和院内诊治。两份指南均强调根据CCS临床可能性进行进一步检查。

二、治疗理念与方法的更新

治疗方面,两份指南都强调全程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在药物治疗上,均提高了氯吡格雷的推荐地位,并建议根据出血风险缩短双抗时间。降脂治疗方面,ESC指南目标更严格,两份指南首次纳入英克司兰作为新型降脂药物。

三、血运重建策略的差异

对于血运重建,两份指南推荐相似,但我国指南更强调先确定获益人群再进行风险分层。

四、长期管理的新理念

在长期管理方面,两份指南均强调随访重要性。ESC指南特别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共同决策模型,强调通过简化用药方案提高依从性。

专家共话高血压管理,个体化策略与指南实践

杨文艺教授和王继光教授强调,新的血压管理指南更注重个体化方案和早期干预,新指南在危险分层和诊断流程上做了细化,提高了操作性。

孙宁玲教授和王继光教授强调,虽然不同指南间存在一些差异,但核心原则基本一致。高血压诊断标准(140/90 mmHg)和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在中国和欧洲指南中是一致的。对于血压控制目标,王晖教授建议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但普遍认为"越低越好"的原则仍然适用。

吴鸿谊教授肯定了新药物如SGLT2抑制剂在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作用。他指出,这类药物可用于单纯高血压治疗,也适用于合并靶器官损害的患者。

对于指南的落地实施,王继光教授建议加强医患教育,提高认知水平。同时,他提出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管理平台,有助于更好地落实指南推荐。陆国平教授呼吁进一步优化高血压分类标准,以避免给临床实践带来混淆。

总结

本次2024ESC前沿进展大会充分展示了心血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南更新。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血脂管理和高血压治疗的新策略,强调了个体化、早期干预和全程管理的重要性。新型降脂药物和多靶点干预策略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模式。

本次大会不仅促进了国际前沿进展与本土实践的融合,也为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的提升指明了方向,助力推动"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早日实现。


审批码LEQ0031974-74979,有效期为2024-09-29至2025-09-28,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心血管远程平台)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于2004年创刊,由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循环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心脑血管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