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衰也分四期!中国儿童心力衰竭分期及管理建议

健康   2024-12-04 17:21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上方蓝字国际循环关注我们,
然后点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为了给予心力衰竭(心衰)患儿早期防治和精准管理,近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心力衰竭协作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儿童心肌病精准诊治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儿童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等联合发布了《中国儿童心力衰竭分期及管理建议》。

儿童心衰尤其婴幼儿心衰的临床表现较隐匿,症状不典型,易与儿童其他常见疾病混淆或重叠。儿童心衰发病率目前尚不确切,英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研究报道发病率在(0.87~7.4)/10万,但其高危患病例数及其发病呈现新的升高趋势。

根据儿童心衰危险因素和疾病谱的特点,借鉴成人心衰分期管理理念和儿童心衰管理经验,文章建议儿童心衰分为以下四期:

心衰风险期(A阶段):存在心衰危险因素或基础疾病,但无心衰症状和(或)体征,无心脏病理性重构改变,无心脏舒缩功能异常,无提示心肌牵张或损伤的生物标志物水平异常。

管理原则:积极解除高危因素或诱因,防止有心衰危险因素或基础疾病者发生心脏结构或功能改变,预防进展至B阶段。

心衰前期(B阶段):无心衰症状和(或)体征,但出现以下任意一点:

(1)心脏病理性重构改变:如心腔扩大、心肌肥厚、室壁运动异常、心脏纤维化等;

(2)心脏功能异常:无创和(或)有创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心导管等)证实心脏整体或局部收缩功能异常 和(或)应变异常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和(或)心室充盈压升高;

(3)心衰危险因素伴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如BNP和(或)NT-proBNP升高,或肌钙蛋白持续升高,并除外导致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的其他病因。

管理原则:积极治疗结构性心脏病或无症状心室舒缩功能异常,有助延缓或预防心衰发生;延缓、防治心脏重构;预防进展至C阶段。

(3)症状性心衰期(C阶段):B阶段基础上,目前或既往表现有心衰症状和(或)体征。

管理原则:依据现有儿童心衰诊治建议或指南规范治疗心衰;多学科协作诊治管理,强化心衰指南指导下的治疗(GDMT) 规范治疗与康复管理。把握非药物治疗的适当时机;预防进展至D阶段。

(4)心衰晚期(D阶段):给予 GDMT 最佳或优化治疗后患儿心衰临床症状和体征持续存在或不缓解,仍对患儿日常生活造成显著影响或致其反复住院治疗。

管理原则:把握非药物治疗的适当时机;预防进展至D阶段积极优化心衰 GDMT,防止心衰恶化、猝死;寻求心室辅助装置、心脏移植等手段降低病死率。

这一心衰分期体现了疾病连续性进展的全过程,涵盖“危险因素病理改变-临床症状/体征-心衰晚期”的完整事件链。

值得注意的是,心衰分期并不是按照心功能的分级来判断的,二者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为更直观、更好理解和应用儿童心衰分期及管理建议,文章以室间隔缺损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应用蒽环类药物为例阐述建议的实施。

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GDMT:指南指导下治疗;MDT:多学科管理;VAD:心室辅助装置。

图1 室间隔缺损患儿相关心衰的分期管理流程

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GDMT:指南指导下治疗;MDT:多学科管理;MRA: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VAD:心室辅助装置。
图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使用柔红霉素相关心衰的分期管理流程

来源: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心力衰竭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儿童心肌病精准诊治协作组,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儿童心血管专业委员会, 等. 中国儿童心力衰竭分期及管理建议. 2024, 9(39):  659-664.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于2004年创刊,由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循环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心脑血管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