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期《心闻周刊》为大家带来心血管领域最新8篇临床研究,4条行业资讯,同时特别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蒋峻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邱春光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彭小平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李昭瑜医师,共同探秘炎症与ASCVD的关联。
每周心评论
嘉宾:蒋峻、邱春光、彭小平、李昭瑜
评析新观点,论说新动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炎症在ASCVD发生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日益受到心血管医生的关注。今年ESC 2024大会上有近60个专题和报告对炎症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本期我们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蒋峻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邱春光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彭小平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李昭瑜医师,共同探秘炎症与ASCVD的关联。
心闻进行时
国
际
心
研
究
01 NEJM:急性心梗后,常规使用螺内酯无明显获益
既往研究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梗后使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可以降低死亡风险,但心梗后常规使用螺内酯是否有益尚不确定。11月17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CLEAR SYNERGY研究结果表明,在未出现左室功能障碍的急性心梗患者中,常规使用螺内酯未能显著改善预后。这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采用2×2析因设计,在14个国家104个中心纳入7062例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随机接受螺内酯或安慰剂、秋水仙碱或安慰剂治疗。本次仅报告了螺内酯的研究结果。3537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螺内酯组,其余3525例被分配至安慰剂组。研究设置了两个主要终点,第一个是心血管死亡或新发心衰/心衰加重的复合事件,第二个是首次发生心梗、卒中、新发心衰/心衰加重或心血管死亡的复合事件。中位随访3年发现,螺内酯组与安慰剂组的第一个主要终点发生率分别为1.7/100患者年和2.1/100患者年(HR=0.91,P=0.51),第二个主要终点的发生率分别为7.9%和8.3%(HR=0.96,P=0.60),均无显著差异。螺内酯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7.2%和6.8%的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405923
02 NEJM:Tirzepatide治疗可改善肥胖伴HFpEF患者预后
Tirzepatide(替尔泊肽)是一种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11月1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SUMMIT研究结果表明,在肥胖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患者中,tirzepatide治疗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心衰恶化复合风险,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纳入731例射血分数≥50%、BMI≥30 Kg/m2的心衰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接受tirzepatide治疗或安慰剂治疗。中位随访104周显示,与安慰剂相比,tirzepatide治疗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心衰恶化事件的复合风险(9.9% vs. 15.3%,HR=0.62,P=0.026),两组心衰恶化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8.0%和14.2%(HR=0.54),分别有8例患者(2.2%)和5例患者(1.4%)因心血管原因死亡。52周时,tirzepatide治疗组的KCCQ-CSS评分平均提高19.5分,安慰剂组平均提高12.7分(组间差异:6.9分,P<0.001)。安全性方面,tirzepatide治疗组中有6.3%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而安慰剂组为1.4%。
原文链接: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410027
03 NEJM:ATTR-CM新疗法,nex-z可长期降低血清TTR水平
Nex-z(Nexiguran ziclumeran)是一种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疗法,用于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11月1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1期开放标签试验结果显示,单剂量nex-z治疗可以快速并持久降低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TTR)水平。研究者对36例ATTR-CM患者进行了单次两小时静脉输注nex-z,其中50%的患者为NYHA Ⅲ级,31%的患者为突变型ATTR-CM。与基线相比,nex-z治疗28天时血清TTR水平平均降低89%,12个月时平均降低90%。安全性方面,34例患者报告了不良事件,其中5例一过性输注反应和2例一过性转氨酶升高被认为与治疗相关,14例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大部分与ATTR-CM相关。次要终点方面,从基线到12个月时,NT-proBNP水平的几何平均因子变化为1.02,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的平均变化为0.95,KCCQ-OS评分中位增加8分,6分钟步行距离中位增加5米,47%的患者NYHA分级有改善,44%无变化。
原文链接: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412309
04 NEJM:高风险房颤患者消融后,LAAC优于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11月1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OPTION研究结果表明,卒中风险较高的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后,接受左心耳封堵术(LAAC)在减少全因死亡、卒中、全身性栓塞事件的复合终点方面不劣于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而非手术相关大出血和有临床意义的非大出血事件发生风险明显降低。这项研究纳入1600例CHA2DS2-VASc评分较高(男性≥2分,女性≥3分)的房颤患者,在导管消融后随机分配接受左心耳封堵治疗或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主要安全终点(优效性测试)是非手术相关的大出血或临床相关的非大出血。主要疗效终点(非劣效性测试)是36个月时全因死亡、卒中或全身性栓塞的复合事件。次要终点是36个月内大出血(包括手术相关的出血)。结果显示,左心耳封堵组和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组的主要安全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5%和18.1%(P优效性<0.001),主要疗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3%和5.8%(P非劣效性<0.001),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9%和5.0%(P非劣效性<0.001)。23例患者发生了与左心耳封堵装置或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原文链接: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408308
05 NEJM: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室速,导管消融应作为一线治疗?
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导管消融作为一线治疗是否比抗心律失常药物更有效呢?11月1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VANISH2研究结果提示,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基础上,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初始导管消融可改善缺血性心肌病伴室速患者的预后。这项研究纳入416例既往发生心梗且合并有临床意义室速的患者,所有患者都植入了ICD,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导管消融组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组。主要终点是随访期间任何时间发生的全因死亡,或随机分组后超过14天发生的室速风暴、ICD恰当电击、通过医疗干预终止的持续性室速的复合终点。中位随访4.3年,导管消融组和药物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7%和60.6%(HR=0.75,P=0.03)。在导管消融组中,术后30天内的不良事件包括2例(1.0%)死亡和23例(11.3%)非致死性不良事件。药物治疗组中,归因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不良事件包括1例(0.5%)因肺部毒性作用死亡和46例(21.6%)非致死性不良事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409501
06 JAMA:中国原创研究证实,优化线性消融可在PVI基础上额外获益
11月18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桑才华等在JAMA杂志发表PROMPT-AF研究结果表明,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通过Marshall静脉化学消融优化线性消融,可在肺静脉隔离(PVI)基础上显著降低12个月内房性心律失常复发风险。PROMPT-AF研究在中国12家三级医院纳入498例首次接受房颤导管消融术、且房颤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单独PVI或PVI+Marshall静脉化学消融+线性消融。结果显示,两组分别有61.5%和70.7%的患者在未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无超过30秒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HR=0.73,P=0.045)。在所有预先指定的亚组中发现一致的临床获益。
原文链接: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826710
07 JAMA:口服新药muvalaplin可使Lp(a)降低80%以上!
11月18日,JAMA杂志发表的一项2期试验结果显示,在Lp(a)升高的心血管高危患者中,口服小分子药物muvalaplin 240 mg/d可降低Lp(a)水平达80%以上,且安全性良好。研究纳入233例Lp(a)水平≥175 nmol/L、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受试者,随机分配接受口服muvalaplin 10 mg/d、60 mg/d、240 mg/d或安慰剂治疗12周。使用完整Lp(a)检测,校正安慰剂影响后,muvalaplin 10 mg/d、60 mg/d、240 mg/d分别使Lp(a)水平相对基线下降47.6%、81.7%、85.8%。此外,三个剂量组的载脂蛋白B校正安慰剂影响后分别下降8.9%、13.1%、16.1%。未观察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明显变化。在任何剂量下均未观察到安全性或耐受性问题。
原文链接: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826683
08 Circulation:布美他尼鼻内喷剂,利尿疗效如何?
心力衰竭患者在失代偿期容易出现水钠潴留,利尿剂是有效的治疗手段。11月18日,Circulation杂志发表一项研究,比较了鼻内喷剂布美他尼与传统口服和静脉注射利尿剂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纳入68名受试者,鼻内喷剂布美他尼与口服制剂在关键参数(Cmax、AUC0-t和AUC0-inf)上具有统计学生物等效性。鼻内喷剂的吸收速度更快,中位Tmax为1小时,口服制剂为1.5小时。鼻内喷剂对利尿和钠排泄的药效学也与静脉注射或口服制剂相当。安全性方面,26名受试者至少经历1次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最常见的是低血容量和头痛,鼻内喷剂治疗的TEAE发生率低于静脉注射或口服制剂(8.8% vs. 9.1% vs. 17.9%),且无严重或危及生命的TEAE发生。
原文链接: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abs/10.1161/CIRCULATIONAHA.124.072949
行
业
心
动
态
01 中国指南:如何应用无创影像技术诊断心肌病?
近日,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血管精准医学与罕见病学组制定的《成人心肌病无创影像技术临床诊断指南(2024版)》在《中华医学杂志》发布。指南结合我国临床实际提出了心肌病的分型,包括扩张型心肌病(DCM)、肥厚型心肌病(HCM)、限制型心肌病(RCM)、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非扩张型左心室心肌病(NDLVC)和其它类型心肌病,并对这些分型的诊断、各种无创影像学技术应用、鉴别等内容做出详细阐述。
原文链接:
https://rs.yiigle.com/cmaid/1521624
02 中国共识: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与处理
近日,《中国循环杂志》发布《直立性低血压诊断与处理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共识指出,直立性低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应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并针对直立性低血压的概念、病理生理机制、分类、临床特点、评估、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评估流程、治疗等内容给出建议。
原文链接: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browse_details?year=0&issue=0&issuecid=304173
03 AHA科学声明:法洛四联症修复后右室流出道功能障碍的长期管理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在Circulation杂志发表,有关法洛四联症修复术后右室流出道功能障碍长期管理的科学声明,阐述了其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风险分层和评估方法,并探讨了行外科或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PVR)的技术考虑和适应证、以及心律失常管理和长期监护等内容。
原文链接: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0000000000001291
04 QICC 2024在杭州召开
11月21日~24日,第十八届钱江心血管病会议(QICC 2024)在浙江杭州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心血管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安院士代表大会组委会致欢迎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俞新乐先生,浙江省医学会驻会副会长陆新成先生,JACC主编、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Harlan Krumholz教授分别向大会致辞。本届会议秉承“人人享有心血管健康”的主旨,开设200个学术专题、呈现700余场报告,涵盖心血管学科防治全链条。会议还得到了JACC杂志的大力支持,Harlan教授表示,JACC杂志将继续通过深化合作、共享资源,积极为中国及亚洲心血管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每周五晚18:00
锁定CCA TV
“心血管远程平台”(公众号、视频号)
首发《心闻周刊》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心血管健康联盟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