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教育是最失败的一种教育,这应该是现代社会的常识,但这次回国,我发现它仍是中国家庭教育的常态。这种教育不仅会成为个人人生的阻碍,也会影响国家竞争力。从现在的趋势看,未来社会竞争的是个人和国家的创造力,而这种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扼制人的生命活力来抹杀创造力,从而把活泼的人变作死气沉沉驯顺的牲畜。这在需要大量牲畜的农业社会很有道理,但在现代完全是莫名其妙,害人害己,最终的结果就是同级内卷,创造力停滞,年轻人都不敢革新抗争,其他年龄层就更没有能力了。而内卷,也就是在内部竞争压力增大却缺乏创造力时,个体无意义地增加努力却得不到相应回报,甚至使整个系统的效率严重倒退,正是造成我们民族几百年来苦难的深层原因。
我认识的欧洲朋友,他们选大学的专业无一例外都是出于自己的喜爱,或是喜爱这个领域本身,或是喜爱这个领域能带来的成就和金钱,无论是学金融、数学、航天工程还是哲学。有很多研究也已证明,因为喜爱而进入一个领域的人,不仅以后幸福感和成就会更高,甚至薪资也更高。我和他们说中国学生受父母耳提面命或社会压力而选择专业,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样的行为对于自己的人生显然有害无益,尤其父母和社会舆论都不是这一领域的专家,对于自己的职业选择也不具有指导性,更重要的是这不是我想做的事,我又怎样能做下去呢?听父母的指令而去考公务员,这对于我甚至都是件奇怪的事,因为公务员的性质与其它职业领域不同,这我之前已经谈过了。
相比中国孩子,欧洲孩子在通识教育期也几乎没有像样的管束,这当然也造成了迷茫少年四处游荡的社会问题,但这样的少年即使在管束最严的中国初高中也仍存在,在社会整体尤其乡镇层面更是有不少,这种管束带来的暴力甚至会加重校园霸凌。其实有这项天赋的孩子只需要一些引导,而不需要管束,就能发挥出天赋,管束却可能会扼杀他们的天赋;没有这项天赋的孩子也不能通过管束激发出这项天赋,管束却会扼杀他们的生命力与对存在的感知。我看古往今来的历史,包括我自己认识的人,因为强制性教育成才的孩子一个都不曾有,毁掉的却比比皆是。这样千百年来明显的事实竟然还没有使这种盲目短视的教育模式停下来,或许中产的家长们一直不知道什么是成才,他们以为的“才”是“材”,类似木材人矿,因为他们自己也是这种“材”。当然社会的“管理者”们从来不会把自己的孩子置于强制性教育的框架里,而引导“被管理者”将他们的孩子自愿且积极甚至挤破头颅地放进去。
我想其实不存在强迫性的教育,这只是驯服而已,这种驯服的终极结果就是军队,将自己的自由和责任完全托付给长官的意志,甚至可以不负责地做各种恶、变成杀戮机器。这在那个全民军事化管理、草木皆兵的weg年代已经发生过了,那个恶果一直到现在,甚至百年以后。教育必须且只能是自发性教育,只是起启发和引导作用,而不能指挥和操纵。教育者不能做真理的裁判,更不能直接介入他人的人生,而只是展示自己所知的和个人经验,提供一些技巧和方法供孩子选择,如果有能力的话还可以加上品性的熏陶,虽然这最后一项可能是最持久真实的教育。去介入什么并不难,难的是小心不去介入,这是我们头脑的问题,对待任何事都如此。教育者制定的规则只能在社会普遍道德原则和法律的框架之内,而不能大于这框架,不能是特殊规则,比如不会写这道题就打手掌,上课喝水就要罚站。人的一生最终所从事的总是很狭小的一个知识领域,漫长的通识性教育的意义除了能留给我们这些人类常识(虽然我自己已经忘的差不多了)与广泛的兴趣点,就是为我们保全健康的生命本能、发自本心的德性与对自由的感知和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