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自述他的解脱之路|译《巴利三藏相应部》乔达摩经

文摘   2024-05-26 19:39   意大利  

译自《巴利三藏·相应部》因缘相应




乔达摩经(SN112:10)

【按】:必要的说明之前已说过了,请见这两篇:
关于世界的存在与否,佛陀的原话怎么说?|译《巴利三藏相应部》
如何渡过对世界的纠葛?|译《巴利三藏相应部》偈诗三首
现在让我们专心译经。

“佛陀描述了他在觉醒之前如何沉思缘起。”

“比丘们,在我自我觉醒之前,当我还是一个未觉醒的菩萨时,这种认识来到我心中:‘这世界已陷入多么艰难的境地!它出生、衰老、死亡、消散和重生,但它却不知道如何摆脱这种苦(英译"stress")、衰老和死亡。哦,什么时候它才能知道如何摆脱这种苦、衰老和死亡呢?’

“然后这念头在我心中发生,‘当什么存在时,衰老和死亡就存在?从什么作为必要条件出现衰老和死亡?’通过我适当的注意,洞察力(或觉察,discernment)的突破出现:‘当出生存在时,衰老和死亡就存在¹。从出生作为必要条件出现衰老和死亡。’

然后这念头在我心中发生:‘当什么存在时,出生就存在?从什么作为必要条件出现出生?’通过我适当的注意,洞察力的突破出现:“当成为(或生成, becoming)存在时,出生就存在。从成为作为必要条件出现出生。”……
“‘当执着存在时,成为就存在……
“‘有渴望就会有执着……
“‘当感觉存在时,渴望就会存在……
“‘有接触就有感觉。’
“当六种感官媒介存在时,接触就存在……
“‘当名色存在时,六种感觉媒介就存在。…
“‘当意识存在时,名称与形式(古译名色)就存在。’
“‘当构造(或造作,古译“行”,英译"fabrications")存在时,意识就存在。’

然后这念头在我心中发生:“当什么存在时,构造就存在?从什么作为必要条件出现虚构?”通过我适当的注意,洞察力的突破出现:“当无明(或无知,ignorance)存在时,构造就存在。以无明为必要条件出现虚构。”

“'因此:
从无明作为必要条件出现构造。
从构造作为必要条件出现意识。
从意识作为必要条件出现名称与形式。
从名称与形式作为必要条件出现六种感官媒介。
从六种感官媒介作为必要条件出现接触。
从接触作为必要条件出现感受。
从感受作为必要条件出现渴望。
从渴望作为必要条件出现执着与维持。
从执着或维持作为必要条件出现成为。
从成为作为必要条件出现出生。
从出生作为必要条件,然后衰老、死亡、悲伤、哀叹、痛苦、烦恼和绝望就开始起作用。这就是这整个苦难的集合的起源。起源,起源!'在我之中,对于从未听说过的事物,视力生起,清晰的认知生起,洞察力生起,知识生起,光明(或照明、启迪,illumination)生起。

“然后这念头在我心中发生,‘当什么不存在,衰老和死亡就不存在?从什么的终止出现衰老和死亡的终止?’通过我适当的注意,洞察力的突破出现,:‘当出生不存在,衰老和死亡就不存在。从出生的终止出现衰老和死亡的终止。’

“然后这念头在我心中发生,‘当什么不存在,出生就不存在?从什么的终止出现出生的终止?’通过我适当的注意,洞察力的突破出现:‘当成为不存在,出生就不存在。从成为的终止出现出生的终止。’……
“‘当执着不存在,成为就不存在……’
“‘当渴求不存在,执着也就不存在……
“‘当感觉不存在,渴望也就不存在……’
“‘如果没有接触,感觉也就不存在……
“‘当六种感官媒介不存在,接触就不存在……
“‘当名称与形式不存在,六种感官媒介也不存在……
“‘当意识不存在,名称与形式也就不存在……
“‘当构造不存在,意识就不存在。’
然后我心中生起念头:“当什么不存在时,构造也就不存在?从什么的终止出现构造的终止?”通过我适当的注意,洞察力的突破出现:“当无明不存在,虚构就不存在。当无知终止时,虚构也就终止。”

“'因此:
从无明的终止出现构造的终止。
从构造的终止出现意识的终止。
从意识的终止出现名称与形式的终止。
从名称与形式的终止出现六种感官媒介的终止。
从六种感官媒介的终止出现接触的终止。
从接触的终止出现感受的终止。
从感受的终止出现渴望的终止。
从渴望的终止出现执取或维持的终止。
从执取或维持的终止出现成为的终止。
从成为的终止出现出生的终止。
从出生的终止,然后衰老、死亡、悲伤、哀叹、痛苦、烦恼和绝望都终止。这就是这整个苦难的集合的终止。终止,终止!'在我之中,对于从未听说过的事物,视力生起,清晰的认知生起,洞察力生起,知识生起,光明生起。


笔记
1. “当Y 存在则X 存在”和“当Y 不存在则 X 不存在”这两个陈述是普遍因果原则idappaccayatā(此/彼条件性)的一部分,是整个因果共生的基础。在该原则中,这两个陈述与另外两个陈述配对:“从X 的生起出现Y 的生起”和“从X 的灭去出现 Y 的灭去”。后一对陈述在本经中用公式“从X 作为必要条件出现 Y”和“从X 的灭去出现 Y 的灭去”来表达。
第一对陈述可以有两种解读方式,一种是粗略的解读,一种是恰当的解读。粗略地解读,它们的意思是 X 的存在为 Y 最终的存在创造了条件;当 X 离开存在,这为 Y 最终离开存在创造了条件。如果这样解读,那么第一对陈述就与第二对陈述等同。然而,这解释结果对此彼条件性几乎没有解释力,因为它无法解释佛陀拒绝决定论(参见MN 101AN 3:62),也无法解释佛陀对因果关系的详细描述中反馈回路的复杂性。
然而,如果以精确的陈述来理解,这些陈述可能意味着 Y 将与 X 的出现同时出现,Y 将与 X 的消失同时消失。这样理解,这种/那种条件性包含两个相当不同的因果原则的相互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佛陀教义中描述的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和非确定性。(有关这一点的讨论,请参阅《觉醒之翼》简介。)
然而,有人认为,第二种解读是无效的,因为它显然不适用于“当出生存在则衰老、死亡存在”的说法,因为一个生命体的衰老和死亡显然可以在其出生多年后发生。然而,这种说法忽略了佛陀在这段话中指的是瞬间心境的生起、衰败和消逝的可能性,而这些瞬间心境的生起、衰败和消逝可以发生得如此之快,以至于这种层次的衰老和死亡过程会与生的过程同时发生。
这种解释有两点依据。第一,佛陀将这种洞察力称为“洞察力的突破”,而这几乎不适用于衰老和死亡伴随着出生这种常识性观察。第二,在SN 23:2中,佛陀指出,只要某者被对任何聚合体(aggregates, 五蕴)的欲望摄住,他就变成了“being”(众生)。因为这是一个纯粹的心理过程,而且个别五蕴及其伴随的欲望可以非常迅速地生起和消失——SN 22:95将感觉的生起和消失比作雨水落在水面上引起的泡沫的短暂出现和消失——在这个层面上,“众生”的衰老和死亡很容易与其出生同时发生。
另请参阅:SN 12:65


认识自己 Know Thyself
哲学、诗歌、文学与艺术的集散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