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告病例中性传播占比98.2%,80%的病例分布在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50岁及以上中老年病例,男女性别比2.3:1,占比77.4%。
截至2024年10月,全市报告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3万例。
重庆市艾滋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近5年处于高位波动状态。
重庆市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病例中,50岁及以上中老年占比竟高达77.4%,这个比例真的让人难以相信。
一提到老年人,不应该都是夕阳西下的安详岁月,子孙绕膝的悠闲时光吗?
为什么艾滋病,这一严重的性传播疾病,却要和身体机能下降、性功能削弱了的中老年人扯上关系呢?
今天就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老年艾滋病患者的增长惊人
数据显示,不只是中国,老年艾滋病患者的数量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加,这不仅是在挑战人们传统观念,也在为人们的公共健康敲响警钟。
中国老年感染者数量攀升:
根据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报告HIV感染病例中,50岁及以上占比从2011年的22%,上升到2020年的44%(在艾滋病研究领域50岁以上被定义为“老年”)。2022年,一部分地区甚至达到50%以上。其中,男性占绝大多数。
根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老年HIV感染者中,男性约为女性的3倍,感染者文化程度较低、从事农业活动为主,其中异性性传播占比为90.9%。
2019年,中国新诊断报告的6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达3.7万例,换算每天报告超过100例。3.7万例感染艾滋病的60岁以上患者中,男性为2.87万例,男女性比例为77%比23%。
我国疾控中心(CD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同时指出:60岁以上老人是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中,年增长率最高的群体。
全球艾滋病老年感染增长趋势同样惊人:
不止是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50岁以上的HIV感染者比例逐年增加,部分高收入国家的老年感染者比例已达30%-40%。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美国65岁以上艾滋病患者人数过去十年增长了20%以上。
性生活“退休”了?别用刻板印象定义老年人!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很多老年人不再需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一些老爷爷、老奶奶们,他们有钱,有时间,可以随心所欲的享用自己的退休金和闲暇时光。
生理层面:性欲未必减弱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许多老年人依然保持健康的生理机能和比较旺盛的性需求。
一些壮阳,助勃的药物,比如万艾可(Viagra),也为高龄人群的性生活提供了能量。
性生活,无趣生活的润滑剂
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猛然停下的生活、过往压抑的性需求、孤独的晚年,都可能促使老年人走出家门,去寻找很容易得到的“性满足”。
再婚与空巢家庭增多
有的老年人,在配偶离世或离婚后,会选择再婚或进入新的伴侣关系,或者直接去通过商业性行为,再或者寻找其他性伴侣寻求新的情感寄托。
对性传播疾病风险的低估
许多老年人缺乏对HIV的防范意识,认为性病、艾滋病都是“年轻人才会遇到的问题”。另外,避孕需求减少(女性绝经后不必担心怀孕),导致安全套的使用率显著降低,直接增加了感染风险。
与其他人群类似,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主因同样是不洁性行为,其中男女异性性传播是老年HIV感染的首要原因,约占新感染人数的80%-90%。
如何应对老年艾滋病例的激增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老了就没有性生活”可能是最大的误解之一!
重新认识“晚年性福”
本身老有所乐并不是坏事,应该引导老年人正确释放自己的需求,可以去正常交友,避免去到各种暗娼,街边店进行无保护的释放。
加强性健康教育
针对50岁-6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推广HIV防治知识,破除“艾滋病与老年人无关”的迷之自信。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重要工具,一定要捡起来。
子女也要担起一些责任
虽然年轻人都很忙,但还是应该多去关注一下父母的情感状况,身体状况,最好多陪陪老人,慰藉一下老人孤独的心。
及时的检测,不要害羞
提高老年群体的HIV筛查意识,发生了高危行为,应确保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发现感染,应立即考虑治疗
一旦发现HIV感染,应立即考虑开始抗病毒治疗。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早期干预可显著延长改善艾滋病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关注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
社会应对一些老年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情感支持,帮助老年感染者应对社会歧视与孤独感。帮助他们,就是再避免艾滋病的继续传播,
写在最后,时代的进步不仅延长了寿命,也延续了大家的生理需求。
老年人有性生活并不可怕,甚至我们乐于看到大家身心不老,但追求快乐的时候千万不能忽视艾滋病的风险。
跟身边的老年人讲一讲,聊一聊:艾滋病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银发族”发生无保护性行为,频繁的高危,不停更换性伴侣,同样很可能感染艾滋病。
每天我会抽出一些时间回答大家的问题,有问题可以直接咨询或者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