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被打”,要学会“告状”。

文摘   2024-11-19 15:04   安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突然发现,我好像从来没有教过孩子,“有困难找老师”到底应该怎么做。

自从兔姐进入幼儿园,我就传授给她自我保护的“秘诀”——有困难找老师。

大部分家长都一样,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知道,“老师”是帮手,以此增加对陌生环境和人群的安全感。

但是,真的碰到问题后,孩子好像并不知道到底怎么做。

“老师,XX打我。”
“老师,XX抢我玩具。”
“老师,XX刚刚把我黏土弄坏了。”

这些话语,看似都是寻求帮助。

在实际生活中会发现,老师大多都是“和稀泥”,并没有按照孩子心里所想,与他站在一边,对“破坏者”进行批评或者指责,反而让孩子慢慢失去“向老师求助”的意愿。

兔姐小班的时候,班里有个发育相对迟缓的孩子,经常无意识的捣乱,孩子们的玩具、图画,都会被破坏。

有一天兔姐放学回来说,“今天XXX把我做好的手工弄坏了,我告诉老师,老师让我‘别理他’。”

兔姐懵了,明明自己没错,老师怎么不“主持公道”。


昨天,大班放学回来的兔姐也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跟老师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今天放学,XXX推了姐姐两次,还好没推倒,这要倒了,不就受伤了嘛。”姥姥回来第一时间告诉我,她看到的事情经过。

我问兔姐发生了什么。

在不断的回想和引导,终于把事情理清了。

原来,放学前,那个同学画了一幅画,兔姐看了一眼说:“你为什么写学号,又不要写。”男生很生气:“你又不是老师,管我干嘛。”

越吵越凶,男生推了兔姐,兔姐反击。从口角争执变成了肢体冲突,直到家长们来领孩子,依旧没有停止。

了解了冲突的原委,我问兔姐:“你想怎么做?”
“我想让你跟老师说,让XXX跟我道歉。”
“我会帮你跟老师说,但是我更想让你自己去说。”
“怎么说?”

1.说清事情原委。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记忆力容易错乱,或者玩一会、睡一觉事情就结束了,最好的解决时机,肯定是当下。

两方对峙说清事情原委,这样,老师才更好判断和处理问题。

说清楚,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很难。他们不知道从哪说起,不明白“矛盾”是从什么开始出现的。

让孩子学会一边回忆,一边复述画面。

这在二胎家庭,有很多的素材和场景。兔姐豆弟,不乏训练机会。


2.摆正位置。

“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单从这件事来看,你同学动手要跟你道歉,你也需要跟他道歉。

对于孩子来说,“被欺负”是一件大事。当家长告诉她,这只是矛盾,很常见,她就不会觉得是天大的事。

不过,对于我说的,她也需要道歉,提出了疑惑。

“每个人对自己的作品,有不同的想法,或许你是出于善意,提醒他不用写学号,他可能误会了,觉得你‘多管闲事’,或者是想‘批评指正’,心里不开心。如果别人没有让你帮助,你擅自提供建议,也是不合适的。”

幼儿园里的“矛盾”,大多是为了展现“自我优越感”,或者是“求关注”。

摆正自己的位置,就能减少很多矛盾的产生。

3.明确需求。

“你觉得这件事,你俩互相道歉,是不是就结束了?”

“嗯。”

“可是我发现,你们俩放学排队站前后位,有几次他不给你拽衣角接小火车,你觉得他不遵守规则,也产生了矛盾,怎么办?”

“那我跟老师说,我不跟他站一起。”


老师是否会同意更改队伍位置,并不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思考,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案还有哪些,比较重要。

接下来,就是让孩子在具体事情中,独自应对矛盾和解决矛盾。

《儿童自然法则》这本书里面提了一点,在幼儿园,想找老师说话,不用大声喊叫,有策略。

首先要走到老师身边,学会等待,等老师处理完手上正在处理的事情。

然后,把小手搭在老师身上,让老师知道有事找他。

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不打扰别人”,要知道别人的事情也很重要。慢慢地,孩子也就能学会从容地学会,在集体生活中的一些规范,“怒气值”降低,更能流利表达。

欢迎扫码交流,养娃路上的那些事。
共同成长~


喜欢的朋友,点赞、关注,转发吆!

设为星标,不错过下次推送啦~


Busy Kids
在孩子的成长中,再过一次童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