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叭叭说,一到幼儿园就“熄火”!

文摘   2024-11-02 16:16   浙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有没有发现,孩子在家是个话痨,进了幼儿园之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不爱说话,也不想参与集体活动。

哪怕是老师的“威逼利诱”,大多数情况,也不给回应,或者,只用简单的点头摇头代替。

无意间刷到一个帖子,孩子的反差让老母亲很焦虑。


这样的反差带来的“惊喜”,我可太了解了。

豆弟从小就是个话痨,不管是表达能力还是表达欲望都不差,还能观察家庭成员的面部表情,给出一定的情绪价值。

就这样一个可咸可甜的小男孩,进入幼儿园之后开始出现反转。

不爱表达需求,不参与班级活动,不管是早操还是消防演练,他就是那个“定海神针”。

哪怕是午睡脱衣服,班主任哄劝了一个星期,都未能如愿。无奈之下,老师只能告诉我,希望两方齐心协力解决这个问题。

“你为啥在幼儿园午睡不想脱外面的衣服?”
“因为老师说不要脱。”

后来终于明白了,刚入园的时候豆弟模仿其他小朋友,午睡时开始脱衣服,但是那会天气热,穿的薄,我也没有在幼儿园放置可替换的衣服,老师觉得光膀子睡觉不合适,曾说过“你不用脱”。

而现在,天气渐凉,衣物已经好几层,老师考虑“睡觉不舒服”和“起床后着凉”,建议脱掉外衣,被豆弟拒绝。

看似“不配合”其实有误会,但,对于豆弟来说,清晰表达出来并不难,而他却不愿说。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对环境的不熟悉,内心不安全感作祟。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选择性缄默”。

简单说,就是换了一个环境之后,孩子不愿意说话。

这种情况,会发生在很多刚去幼儿园小班的孩子身上,也有因为“焦虑”一直未得到解决,一些到了中班、大班的孩子依然不愿多说。

“孤僻”的表现让家长头疼,开始担忧,要不要尽早干预。

孩子的状态看上去“有问题”,不一定真的要“治疗”。

家长首先要有一个轻松的心态,接受孩子的“不适应”。

用成人的世界来考虑,新换了一个工作,是不是也会有适应期。

“饭搭子”找到了,才算是融入,接下来才能放飞自我。

所以,“接受”是第一步,打心底认为,那都不是事。


接下来,是帮助孩子找个“搭子”。

我给兔姐豆弟找到的第一个搭子是老师。

孩子对幼儿园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老师的威严。

“令行禁止”,方便管理,也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

“你们班老师叫什么呀?”
“X老师说最喜欢你了。”
“你今天有没有跟X老师说谢谢。”
“X老师今天帮你穿鞋了吗?”
“老师说今天跟你玩喂饭的游戏了,可太好玩了。”

当信任的人在安全的场地经常提及老师,能帮孩子放松。再加点幼儿园的小故事,孩子会发现“老师”并不可怕,她们跟妈妈一样,会照顾我。

老师毕竟有工作职责,肯定没办法跟孩子“打成一片”,最好的搭子还是同龄人。

有同小区又用班级的,可以约着一起玩,有熟悉的朋友,可以让“胆小”的孩子增加熟悉感。

要是没有,就让老师帮忙,找个搭子。

豆弟在班级就有很多个搭子…

排队不愿意去?可爱的小美女小手一伸,豆弟就跟着了;
尿尿不想去?年长的大哥哥招呼一声,屁颠屁颠就去了。

有经验的老师会在开学之初,就关注每个孩子不同的性格,想方设法,帮助“落后”的孩子跟上队伍。

假以时日,会有惊喜。


欢迎扫码交流,养娃路上的那些事。
共同成长~


喜欢的朋友,点赞、关注,转发吆!

设为星标,不错过下次推送啦~



Busy Kids
在孩子的成长中,再过一次童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