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为家里的二胎,豆弟的学习技能其实很高,在语言表达和行动指令上,并不逊色。
但,他也有男孩子天生的“倔脾气”,不想干的不干,越想让他干的越不干。
还是要膜拜下古人的智慧,“逆子”,两个字就总结了。
两个投诉其实都是一个问题:豆弟不愿意参与幼儿园生活。
确实如此。
虽然豆弟没有撒泼打滚,也没有通过嚎啕大哭,用整个身体抗拒去幼儿园,但是在生活中,会冷静又无奈的表达“幼儿园不好玩”。
每天放学去接,会问在幼儿园玩了啥,操场上还有哪些器材还没体验。
就这样,在“期待”和“失望”中穿梭,对幼儿园一直没有持续性热情。
之前看过一篇研究报道,对于熟悉了家庭环境,进入新环境的孩子们来说,皮质醇水平会大幅上升,这种激素的飙升,让他们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产生抗拒。
这种高压力激素分泌,能长达10周。
我接受且理解豆弟的行为。
但幼儿园,可不是。
一个集体生活的地方,讲究的是“令行禁止”,老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针对某一个或少部分孩子,去研发新的“指令性游戏”。
只能,自救。
1.坚持入园。
虽有不适,我还是会坚持送他入园。
一个多月的时间,我看到了豆弟的改变。
在游乐场,满是陌生孩子集中的地方,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慢慢加入游戏,或者找到可以一起玩耍的孩子。
这是幼儿园集体生活中,他学会的新技能。
不是那个,一定要跟着姐姐后面才能加入游戏的跟屁虫。
男孩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朋友,能给他极大的自信。
当看到这个变化,再来一波“彩虹屁”,可以让他慢慢放下集体环境中的局促和紧张,让他明白“我也可以”。
2.适度放松。
在孩子自信还没完全建立之前,压力值会一直处于偏高的状态。
对老师、同学会有“戒备”,这才会导致“不听指令”的情况出现。
最近发现,如果我放学之后,能带他疯玩,第二天早上入园的情绪就会好一点,晚上要是没时间,或者玩的不尽兴,早上情绪就糟糕。
所以,在未来的小班生活中,我会根据他的状态调整入园节奏,不要求每天必须去,在适当的时候,来一场户外狂欢。
秋天,黑夜来的早,幼儿园也没有充分“放电”,短暂的户外游戏也不能满足,调整之后,我认为会更合适。
3.学会表达。
豆弟虽然表达能力不差,但是他在有情绪的时候,不愿意表达。
这就有个问题,老师的指令不做,不是不想做,而是无需求。
比如,幼儿园为方便管理和教学节奏进行,会统一安排“尿尿”。豆弟是膀胱很能装的孩子,他对“如厕”的需求,并不高频。
可能老师在发布指令的时候,他没有需求,不想去,但是没有告诉老师,表现出了“不听话”。
所以,让孩子学会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让老师理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此外,我发现豆弟,即便老师发布的指令即便正合适,他也会反抗。
为啥呢?
因为不够好玩。
(男孩的脑子,除了玩,没别的。)
“你现在不去,一会憋不住会尿裤子的。”
“尿裤子就尿裤子呗。”
成年人喜欢用“后果”去“恐吓”孩子完成指令,这种方式对豆弟完全没用。
“尿裤子”,我的事,即便难受,我也无所谓。
“换裤子”,是你的事,忙起来,跟我没关系。
拆分之后,他会发现,不及时尿尿没什么大不了。
“你身体里的小精灵在喊你,快救救我,好多尿呀,快去马桶吧。”
麻溜的就去了……
因为,在豆弟的世界里,他可太厉害了,撒了一泡尿,就能拯救小精灵。
喜欢的朋友,点赞、关注,转发吆!
设为星标,不错过下次推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