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小班的儿子,被“区别对待”了……

文摘   2024-10-19 16:52   安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国庆假期之后,豆弟所在的小班终于开展了升旗仪式和早操,这对于不习惯室内活动的男孩来说,简直是个福利。

步入正轨的户外时光,姥姥却发现豆弟被“区别对待”了。

周一早上升旗仪式,孩子们都已经站队结束,姗姗来迟的豆弟,站在队尾情理当中。

“明天去幼儿园早一点,要不然他个子小,在队尾看不到。”当天早上回来,我妈就做好了规划。

第二天早操,入园时间确实比较早,等到列队到时候,豆弟又被安排到了队尾。

“这排队到底是按照什么逻辑,来得早来的迟都是队尾,如果按照学号排队,豌豆是2号也该在前排呀?”
我妈很诧异。

又隔一天,我送豆弟入园。

我发现,在短暂的玩耍之后开启列队环节,豆弟的班主任一直让其他孩子“往前走”,留在她身边的还是豆弟。
在随后的跳操环节,我终于发现了孩子们站队的逻辑:听指令的排在前,不爱动的站最后,乱跑的孩子拉手里!


一整个早操下来,豆弟除了参与道具的“拿取和归还”,基本原地不动。

放眼整个操场,与其他班级的列队逻辑,基本一致。

这…

很好理解了。

队伍之前的孩子肯定是需要那些“能起到引领作用的人”,要不然,“领队”一词,是咋来了的呢。

既然“不服管”,那可不就区别对待了么。

这在幼儿园很常见,“听话的”“互动性强的”就是能得到很多表现机会。

每个班都有几个“调皮的”“不听指令的”,老师就会带身边,以防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看着站在老师旁边的豆弟,好似那句话,“资质平庸的,承欢膝下”。🧐

这样的“区别对待”我倒是可以接受,没有体罚,没有羞辱,也没有用行为和语言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

毕竟是集体生活,老师总要考虑整体氛围。

对于豆弟这类“不想参与”的孩子,老师也不容易。

迎国庆,幼儿园有个保留节目,就是让孩子们用小手画画。红色的手掌加上黄色的五角星,增加节日氛围。

姐姐那会,一个个排队画画,老师留了照片。看照片,就知道兔姐参与的很开心。

等到弟弟上学,在老师分享的照片里,只看到“偷感”十足的弟弟。我估摸着,又是打酱油的一天。


放学回家,我问:“你今天用小手画画了么?”
“没有。”
“为啥?”
“我怕洗不掉了。”

孩子的担忧来的莫名其妙,那些洗不掉的颜料非闹着玩,别的小朋友排队可玩的,却不参与了。

过了几天放学,豆弟拿回来一张纸,上面是手指画。

我很诧异:“你不是没画么?”
“对呀,老师给我的。”

别的孩子都有的,你家孩子也不能少,要不然,不好交差。

看着两个大小不一手掌,还都是右手的作品,我明白,老师有多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参与……


老二去幼儿园最大的好处是,不再玻璃心,也不会用“受害者心态”去同理孩子的感受。

如果有一天,豆弟想要站在队前,那他就会明白,要参与。

如果不参与,也很自在,只要不影响班级整体纪律,随他……

欢迎扫码交流,养娃路上的那些事。
共同成长~


喜欢的朋友,点赞、关注,转发吆!

设为星标,不错过下次推送啦~


Busy Kids
在孩子的成长中,再过一次童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