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政策|全球科技反垄断政策演化趋势与投资影响

财富   财经   2024-12-24 08:12   北京  

杨帆  遥远  陈俊云  危思安  贾凯方

近年来,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全球地缘博弈加剧,各国科技反垄断政策或面临重塑。美国方面,预计特朗普上台后针对科技巨头的反垄断事件难以完全消除,但在中美博弈背景下政策需兼顾产业发展,或将更聚焦民生和公民权利相关的结构性政策,不会颠覆科技巨头现有的商业模式。欧盟方面,反垄断监管或向实用主义倾斜,对内扩大企业规模以应对全球竞争,对跨国巨头的执法力度或不会下降,可关注欧盟相对成熟产业并购重组带来的企业基本面改善的机会,但仅靠监管政策松绑难在短期内提振欧盟整体产业竞争力。对于美股科技板块而言,我们认为反垄断相关扰动不改核心价值,维持对美股科技板块的乐观看法。


背景:近年来,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全球地缘博弈加剧,各国科技反垄断政策或面临重塑。


随着科技产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互联网科技企业影响力逐渐从私权向公权领域扩展,但鉴于全球地缘博弈与科技竞争加剧,各国也在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提升本土科技产业竞争力。



美国:民粹主义崛起的背景下,预计针对科技巨头的反垄断事件难以完全消除,但在中美博弈背景下政策需兼顾产业发展,执行强度或有明显下降,或将更聚焦民生和公民权利相关的结构性政策,不会颠覆科技巨头现有的商业模式。


以往鉴来:历史上,美国反垄断具有周期性,通常产业发展初期注重效率,巨头出现并影响公平后加强监管。从现状来看,疫情后美国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国内意识形态分裂加剧,民众对科技巨头不满情绪上升,但随着科技成为中美博弈焦点,美国政府需考虑监管政策对美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政策展望:民粹主义崛起的背景下,预计特朗普上台后针对科技巨头的反垄断事件难以完全消除,但执行强度将明显下降,执法方式也会有所优化,更聚焦民生和公民权利相关的结构性政策。新一届美国政府,在制度上,或细化法规、优化流程,聚焦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强化部门间政策协同;AI监管或温和推进,规范数据使用;企业规模上,若垄断事件发生,则尽可能仅将平台与其自营业务在功能上分离,而非直接拆分企业。


影响分析:本轮美国科技反垄断本质上是平衡产业发展与科技巨头公权力,或不会对现有商业模式造成系统性冲击。以谷歌和英伟达为例:搜索引擎案败诉或将降低谷歌市占率,但预计影响相对有限;而基于监管的目标及手段,中短期英伟达或也不会面临实质性的反垄断风险。



欧盟:反垄断监管或向实用主义倾斜,对内扩大企业规模以应对全球竞争,对跨国巨头的执法力度或不会下降,但难在短期内提振欧盟产业竞争力。


以往鉴来:历史上,欧盟反垄断注重公平与竞争,严控企业合并,政策力度贯彻始终。然而,长期严监管下欧盟产业竞争力已经下降,叠加当前欧洲极右翼民粹崛起,领导层换届后欧盟政策逐渐右倾,更强调竞争力和实用主义。


政策展望:科技反垄断监管或向实用主义倾斜。对内而言,或将转而支持本土科技企业并购以应对全球竞争;对外而言,出于产业保护目的,对跨国科技巨头的反垄断执法力度或难显著下降。


影响分析:极右翼民粹势力崛起的背景下,欧盟一体化不足的问题难以解决,决策机制和产业发展环境对催生巨头依旧不利,仅靠监管政策的松绑或难在短期内有效提振欧盟竞争力。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可关注政策转向后,欧洲本土电信、商业服务等偏成熟领域并购重组会带来的企业基本面改善的机会。



美股科技:反垄断扰动不改核心价值,维持对美股科技板块的乐观看法。


基于对板块业绩持续上行的判断,未来12个月,我们继续维持对美股科技板块的乐观看法,同时我们预期自2023年以来的市场高波动行情将延续,但2025年市场风格较2024年将更为均衡,市场“宽度”亦有望显著扩散,需要耐心寻找个股α收益。1)软件SaaS:随着企业IT支出回暖、GenAI导入提速,料将成为美股科技板块2025年Top Pick;2)硬件&半导体:关注GenAI机会扩散、周期性行业复苏两条主线;3)互联网服务:业绩景气周期预计将持续向上。



风险因素:


美国和欧洲经济形势超预期恶化;中美地缘政治博弈超预期加剧;科技领域政策监管超预期收紧;全球地缘政治冲突、贸易关税风险;美国经济再通胀风险。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12月23日发布的《海外政策专题(26)—全球科技反垄断政策演化趋势与投资影响》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