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皮|现在正是吃土豆中毒的高发期!

时尚   2023-04-29 19:00   浙江  

马铃薯作为我国新晋级的第四大主粮,身边处处有着它的身影,像薯片、薯条等美味的食品都是由马铃薯做的。


但谁能想到马铃薯全身居然都含有不小的毒素?春季及夏初季节还是中毒的高发期?

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等,作为我们日常中普通又常见的食物,都知道它身上有着大量淀粉,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也是能减肥的好食材。


而马铃薯曾在欧洲中世纪却被称为“恶魔植物”,这是因为它长在地下,容易分泌出一些有毒物质,会使人中毒甚至是死亡,当时的人们缺乏对它的了解,于是将马铃薯视为是与撒旦相关的邪恶植物。


如今关于食用马铃薯中毒的事件也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它含有一些有毒生物碱——龙葵素,是一类有毒的甾体糖苷生物碱,在马铃薯的植株当中存在的一种次生代谢物质,毒性较强,在土豆发芽、变绿或溃烂后产生的大量的龙葵素,对胃肠道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同时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


迄今为止在马铃薯中发现的龙葵素种类多达80种。


它的叶、茎、花、外层皮等部位均分布着不同含量的龙葵素,其芽中较多,块茎中主在皮部。


有研究表明,茄科植物体内含有生物碱是为了预防未成熟的果实被害虫吃掉,一般情况下100 g马铃薯中含有3~10mg左右的龙葵素,基本在它的表皮中,吃下是无法引起中毒反应的。


而未成熟土豆的龙葵素含量会大大提高,它体内的含量会比正常情况下高中5-8倍,特别是它的幼芽和芽眼部分,含量最高毒素最大,其中可高达500 mg,而外皮可达30~64 mg,如果食入0.2~0.4 g可能会引起咽喉痒、头晕呕吐等中毒的现象。


不过正常情况下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极少,正确处理食用是不会引起中毒,并且还对人体有着不少好处。


马铃薯传入中国的时间说法不一,根据记载我国最早出现“马铃薯”一词的文献是康熙三十九年的福建《松溪县志》:“马铃薯崛取,形大小,略如铃子”,意思说马铃是同样大小铃铛穿起来的小物件,而马铃薯在植株的根部也是同样的结构。


而最早出现“洋芋”一词的文献是清代乾隆53年《房县志》:“洋芋、花荞、需有谷、乱草谷若逢六七月大旱,则山中以上四物大收”,虽然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但凭借一己之力成为了第四大主粮不是没有道理的。

马铃薯很适合减肥,它本身脂肪含量很低,100g里只有 0.2%,有着很强的饱腹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就建议每天 250~400 克主食中,应该包括 50~100 克薯类。


在中医中认为马铃薯性味甘平,有益气健脾、消炎解毒的作用。治胃弱脘痛、体虚便秘、腮腺炎、烫伤等症。


《湖南药物志》中记载了马铃薯可以益气血,还能调和脾胃:“补中益气,健脾胃,消炎”,并且还有着治疗烫伤的作用,写下相关配伍:“马铃薯,磨汁涂伤处。”


由于马铃薯的淀粉、钾元素等过高,脾胃虚寒、易腹泻等人群尽量少吃,另外野生马铃薯的毒性更高,要避免食用。


另买回来的马铃薯放在阴凉处避免紫外线照射,尤其是春季潮湿温暖,土豆保管不好易发芽。如果发芽必须深挖以及削去芽附近的皮层,再用水长时间浸泡后煮熟,从而达到清除和破坏龙葵素,防止多食中毒。


《房县志》

《松溪县志》

《医学百科》

《百度百科》

《央视财经》

《湖南药物志》

《本草纲目拾遗》

《马铃薯名称种种》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中国马铃薯历史札记》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猫皮
本草·养生活,健康新国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