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这种食材,大家都不陌生,最开始因为它的外形、颜色已经魔性的名字,以为它是淀粉合成的食品。
但它居然是本草植物,而且还含有着毒素?
我们常吃的“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并不是单一物种,这一属的植物约有一百多种,并且大多数是具有毒性的。
魔芋更是全株都带有毒,这是因为它含有草酸钙、生物碱类有毒物质,其中毒素最大得部分是它的块茎。
虽然魔芋的毒性大,但没什么是我们不能吃的!在我国常见并能食用的就有两种,分别是花魔芋和白蘑芋。
而我国食用魔芋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那个时候的魔芋叫做“蒟蒻”、“鬼芋”、“虎掌”等,原产地位于吴蜀,也就是现在的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西晋时期左思的《蜀都赋》就有记载:“其圃则有蒟蒻茱萸,瓜畴芋区。蒻,草也,其根名蒻,头大者如斗,其肌正白,可以灰汁煮,则凝成,可以苦酒淹食之,蜀人珍焉”,意思是说魔芋的个头大如斗,肉是白色的,可以用燃烧后的草木灰水来煮它,凝成块变成可口的魔芋豆腐,然后用苦味的酒泡着吃。
用草木灰水的原因是因为它含有碳酸钾、碳酸钠等碱性物质,用碱水长时间烹煮能去除魔芋的毒素。
大约在汉代时期魔芋才进入了中原地区,成为一种供僧侣食用的素食,后来又随着佛教传到日本,成为了日本国民最爱的美食之一。
魔芋除了能吃之外,更多的健康价值被逐渐挖掘。
在我国的植物基本都逃脱不了被吃的命运,不仅要吃,还得想个办法把它加进药方里。
据说最早在西汉末年的《名医别录》中就首次记载了能当作药物的“由跋”(魔芋)。
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魔芋能吃还能治病:“主痈肿风毒。摩敷肿上。捣碎以灰汁煮成饼,五味调和为茹食,主消渴”,意思是说,用魔芋的根磨碎以后敷在肿痛的地方,有排除肿毒的功效。
也可以将魔芋捣碎,用草木灰的灰汁一起煮,煮成饼干的形状,加上酸、苦、甘、辛、咸这五味调料吃掉能消渴。
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还非常详细的介绍了魔芋的生长环境、栽种方法、食用加工以及烹饪手法:“蒟蒻,秋后采根,须擦净,或捣成片段,以延酽灰汁煮十余沸,以水淘洗,换水更煮,五六通即成冻子,切片,以苦酒五味淹食。不以灰汁,则不成也。”
到了现代我们所吃的魔芋都是经过加工处理过的,并且是公认的健康食品。
这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植物多糖——“葡甘聚糖”,这是一种天然可溶性膳食纤维,人体不容易消化吸收,100g的魔芋经过纯化提炼后膳食纤维高达85.3克。另外葡甘聚糖吸水后会膨胀,增加饱腹感,促进肠蠕动,有效改善大便干燥。
虽然可以减肥,但根据《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魔芋性寒、味平”,表示魔芋属于寒性,体质偏寒、感冒等人群不能长期食用,吃多了会增加肠胃负担,引发消化不良的状况,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适量食用噢。
《蜀都赋》
《风味人间》
《百科知识》
《百度百科》
《本草纲目》
《开宝本草》
《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