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散记(13)西黄山的落阳

文摘   2024-04-12 16:40   安徽  

在湖畔住了一些时日后,熟悉了半岛周边的道路和村落,气势磅礴的日出日落,也成了我日常所见的风景。我虽是一个喜欢静处的人,却不能囿于日复一日相同的景色,就想着要离开湖畔,到周边乡下转转。第一次进山,是一年前,那时我刚刚从"阳"里恢复出来,一个人开车,上了通往乡下的小道。那是我第一次在西黄山地区遇到落日,只不过那时候还不知道西黄山,更也不知道所处的位置在它的西侧,所见的是在四顶山的落阳。




第二次邂逅西黄山的落阳,是在我"寻春"日后不久,也是这次偶遇,让我对这座当时尚不知其名的小山有了些许了解。那天下午,我一人开车在半岛大道上游荡,凭着自己的感觉,随性将车拐到了一条乡村公路上。左前方,偏西的太阳下,一座山的山脊线舒展着,由南向北缓坡而上,缓缓落下的山坡在北端又接上了一个三角形的山峰,山形起起伏伏,在落阳与蓝天的映衬下,十分的优美。路的一边是有希拉稻茬的稻田,顺着山冲伸向山脚,几条水牛在远方慢悠悠移动。路的另一边是一座安静的村庄,一个村民正在侍弄着菜园里的秧苗。


我将车停下,架起相机拍日落景象。在镜头里,落阳一寸一寸地落到圆光光的山顶上,山头上一棵树,正好托着落日,犹如博古架上摆放的瓷盘。随着时间的流逝,山顶如一张大嘴,一口一口吞下了落阳,只剩下一个边缘的时候,山头上的林木染上了金光。远方山坡树林里,暮霭缭绕,那几条牛已经到了田冲的尽头。一群鸟儿飞过天空,几个村民沿路散步,好奇地打量着我。我待到镜头中的落日彻底消失,才回过头来,看到静悄悄的村庄,看到田边一株花儿盛开的杏树,记下了村边指示牌:中份唐。


回到家里回放照片时,优美的山形线又让我好奇心起,上网查阅资料,才知道这座山叫西黄山,它与奇松怪石而举世闻名的黄山相距甚远,但在肥东、巢县也有鼎鼎大名。一本张治中将军的传记中这样描写西黄山:“山若人形,上部光裸,微显青黛,山腰以下则绿树翕合,蔚然成林。全山极像一尊坐着的袒胸露腹的弥勒佛,两边小山就是他宽大的袍袖。”(摘自网络)西黄山以形取胜,更因给山下沃土养育出的优秀子民而闻名,中国现代史上有影响的张治中和李克农两位大将军就是其中的翘楚。我也早就听说过,黄麓一带是风水宝地,民风纯朴,英才辈出。


与沿江一带的许多地方一样,西黄山地区的居民的先祖大都是洪武年间从江西移民而来。据张氏族谱记载,黄麓张氏的始祖元一公,便是从江西唐沟迁移而来,“占几,独早观变,最先由唐沟之西迁巢湖之北。”中华历史,也是一部移民史、民族融合史。千百年来,或因异族相逼,或因强人相争,中华民族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移民潮,五胡乱华、安史之乱、洪武大移民、胡广填四川……每次都是在多少生灵涂炭之后,又有多少人被迫离开故园,又有多少人葬身在迁徙途中!家族兴亡莫不与国运攸关,只不过千百年来帝无定性,民无寸权,千万百姓如蝼蚁般繁衍生息。自元末明初后,国家多遭噩运,而张氏一族能在黄麓开枝散叶,家族兴旺,也应是因有西黄山的庇护吧!




又一日下午,见风和日丽,就和妻子一起开车去相隐寺。相隐寺坐落在西黄山腹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且登西黄山上,八百里巢湖尽收眼底。网络百科云:“相隐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旧址于西黄山东隅,原名白衣庵。至明未,京官吴相影,合肥人氏,痛朝政腐败,叹宦海沉浮,悟诸行无常,遂辞官指南而归。隐居白衣庵,兴道场,办书院,淳化乡里,后朝廷复诏万如师入京为官,师坚辞不受,更名为指南庵。……”此后,指南庵遭多次焚毁,或因天灾或因人祸。“上世纪九十年代,合肥明教寺方丈妙安大师首倡重兴古庵,共历时六载建成。完工日,妙老追替扶令,感慨万千,遂依大乘义理一语双关命之为相隐寺(既有宰相隐居义, 又具大乘无相之义)。”


我将车停在寺院外,来到寺前广场,见大门紧闭,不得入内跪拜。我虽不是佛教徒,但受家母虔诚信佛的影响,我对庙宇菩萨持十分敬重之心。从车上取来相机脚架,顺一台阶登上东首山坡,在一座土地庙前停下。此时,日头正在西坡之上,阳光西照过来,落在相隐寺红墙与琉璃屋顶之上,弥漫着恢宏之气。而在大雄宝殿山墙上高悬的斗大”佛“字,尽显出庄严之意。透过长焦镜头,庙宇外细微的结构清晰呈现,不由得感叹设计之精妙,做工之入微。


过不多时,落阳隐没在西坡之后,寺内传来诵经声,缓缓急急,伴之以铜钟清脆,透彻于朗朗晴空。此时,见三个美少女从停车处走来,手持相机和反光伞之类的摄影器材,轻车熟路地从寺院东侧的坡道上走过,消失在大殿的背后。见天色渐暗,我和妻子也从土地庙前台阶下来,这才听到土地庙背后的山坡上,一阵一阵的佛歌,踮脚望去,那里有一座新坟,想必是丧家用上了现代化的祭祀用品。历朝历代,无不都在用心于佛教,或毁或誉,相隐寺门前的“南无阿弥陀佛”边也添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组大字。


我和妻子沿着相隐寺院墙行走一周,山林间万般寂静,诵经的声音也已平息。转到寺前广场,见一株大树高耸而立,一个硕大的鸟窝搭在光秃秃的枝丫上,两只归巢的鸟儿在暮色中盘旋。我想起一年前,友人陪我们第一次来相隐寺的情景,他说有一个我们从前的同事,现在就栖身于相隐寺中,个中缘由,皆因不争气的儿子嗜赌而赌输掉了房子。妻子感叹道,佛教讲因果与轮回,有些孩子是来报恩,有些孩子是来寻仇。我有些将信将疑,人生苦短,定不同这西黄山的落阳,落了去,还会来。一介草民,论不了国是,也管不了家事,那就好好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才是要紧的事儿!开车回家的路上,默念出一首打油诗来:

夕照相隐寺,暮鼓回荡时。

倦鸟归高巢,旅人无所依。

诵经声声慢,斑鸠咕咕啼。

不谙世间事,何日是归期?








闲人老孙
读书、随笔、摄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