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陶红 吉木尼布 | 不患无卤而柴难:云南盐井生态问题与生态维护

文摘   2024-09-18 20:42   云南  
作者简介

李陶红,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特岗研究员,法学博士。

吉木尼布,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摘 要既有关注云南盐井生态议题的研究,将盐业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互为抵触的矛盾体,同时也忽略了滇盐“不患无卤而柴难”的特殊性。因此,该研究关注柴薪这一中心,从整体观的视角重新梳理云南盐井的生态议题。云南盐井“以卤代耕”,煮盐过程中对柴薪具有刚性需求,柴薪,成为盐井生态景观的重要呈现。从文献的梳理、地方口述史的研究及实地的田野调查来看,盐井面临与柴薪相关的天灾人祸问题,如水灾、火灾等。然而,盐井在天灾人祸面前建立起来的生态维护,比生态问题体现出更多社会能动性与社会韧性。

关键词:柴薪;滇盐;盐井;生态问题;生态维护


一、

问题的提出

盐在历史上是精贵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以国家为主力形成了一批盐政文献,基于这批文献,催生了传统史学对包括盐井管理、组织、赋役、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盐业史研究,这类研究呈现典型的官方视角。有学者指出既有盐业史研究缺少盐业社会性的研究,研究仅见制度而不见人,主张盐的研究应该走向一种以人为本的研究。由此,一些学者充分挖掘盐井地包括地方志、家谱、碑刻、契约文书等在内的地方文献,来关注盐井地人的社会性议题。如黄国信关注私盐的议题,关注以盐为核心的区域市场、社会与行政运作。叶锦花利用地方志、盐法志、家谱等多元文献资料,以家族为中心来讨论盐场的权力结构变化及其背后的社会变迁。这类结合地方各类文献,重点关注盐业史的社会性研究成为盐业史研究的新走向。

黄国信《市场如何形成:从清代食盐走私的经验事实出发》


关于滇盐的研究,一类是传统盐业史的研究,主要依托官方历史文献。以赵小平的研究为代表,主要关注滇盐制度、税收、市场等相关议题,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滇盐的不同时段,重视盐业宏观经济史、政治史的挖掘。另一类是人类学、民俗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盐业社会进行关注。如舒瑜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云南诺邓盐井在国家力量、区域市场体系及村落社会结构互动基础上的上下、内外关系。朱霞从民俗学角度对诺邓盐业生产相关的组织民俗、运销民俗和信仰民俗进行考察。李何春从历史人类学角度关注滇藏地区尤其是澜沧江峡谷盐税、盐业社会地方文明、盐业社会生计变迁与社会变迁等议题。而笔者前期亦从人类学的视角关注云南盐业社会的城镇化、云南盐业社会经济共生与民族关系。不可否认,滇盐研究也与全国盐业史研究新转向一道。面对有限的官方盐业史料,从学科交叉的视角,通过田野调查,回到历史现场,增加口述史、碑刻资料等地方史料,成为滇盐研究的一种取向。

滇盐多为井盐类型,最初原料为卤水,井盐的生产需要用燃料将卤水熬制成食盐,而海盐主要靠晾晒的方式获取食盐,井盐相比海盐,对燃料具有刚性需求。同为井盐的川盐,因富含天然气等能源,历史上有用天然气作为卤水燃料的传统,而云南因缺乏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仅能通过获取柴薪来熬制食盐。据滇盐相关盐井志记载:“滇井与蜀井异,蜀井之火蕴于地,引之不竭;滇井恃薪而煎,兵燹后满目童山,取薪远则脚价高,脚价高则薪本重”,其意在表达滇盐与川盐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燃料获取方式,滇盐全赖柴薪,因此生态议题也比川盐凸显。近几年,滇盐的生态议题研究开始出现。杜雪飞从技术、制度和利益因素来分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指出生产技术的落后、交通区位的瓶颈、官僚体制的桎梏、灶户利益的局限性等,致使盐业生态遭到变化,甚至导致盐井的迅速衰落。赵小平关注到因“柴价日昂”等问题带来的制度性回应——借薪本,意在解决滇盐生产经费不足的问题,是滇盐生产结合自己的特殊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盐税制度。李正亭关注云南盐业生产与森林生态的关系,滇盐生产既“亲生态”又“仇生态”,食盐生产一方面对森林造成大量的消耗,但另外一方面在保证食盐生产的强指标下也形成了有效的森林保护,因此盐业生产与森林保护是“一组并行不悖的问题”。杨瑞、李何春关注民国时期面对滇盐的柴薪压力,由盐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所开展的合作造林工作。笔者前期也关注了盐业生产与林业生态互动的议题,盐业生产与柴薪消耗背后盐政改革、技术变迁、民族生态等议题,但研究仍有继续展开并针对某个议题不断深化的空间。

总体来看,伴随传统盐业史的多学科多视角转向的背景,滇盐的生态议题成为当下滇盐研究的新议题。但研究仍有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现有滇盐生态研究中多从历史学关注盐业的生态议题,对当下环境史、生态史、生态人类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整体性把握不足,研究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局限性。现有研究多呈现盐业生态的单线叙述,即盐业开发带来环境破坏,带来盐业衰落,这样的研究忽略了盐井生态作为复杂性问题的考虑,尤其忽略了文化能动性及社会弹韧性基础上对盐井生态的维护,以致类似扁平化的研究窄化了盐井生态的丰富性意涵。涉及云南盐业生态的研究,忽略了盐业社会作为整体性复杂性的考量,现有研究容易暴露这样的问题,即将盐业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互为抵触的矛盾体,限于只要有开发,必然有破坏的简单逻辑之中,将森林资源的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作为不可逆的要素。因此,笔者从人类学的整体观视角,通过田野调查和地方文献的收集,重新梳理盐业的生态议题,在具体的论述中,关注滇盐“不患无卤而柴难”的特殊性,将“柴薪”作为盐井生态叙述的中心,思考盐井柴薪的重要性,围绕柴薪消耗的生态问题及生态维护展开讨论。


二、

柴薪景观与柴薪问题

云南盐井地以盐作为生存的物质资料而不事农耕,呈现“以卤代耕”的盐业社会生计方式,“其民多不习耕稼,而惟井盐之利是赖”,与典型的农业社会将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存资源相比较而言有其特殊性。滇盐属井盐类型,在煮盐过程中对柴薪具有刚性需求。在云南历史上,滇盐的生产曾一度“不患无卤而柴难”,滇盐生产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即围绕柴薪展开。柴薪批量堆放于盐井,一来满足煮盐过程中对柴薪的需求,二来也应对柴薪的季节性供给差异及柴薪供给不足的情况。在盐井志及地方志中,柴薪成为文字表述的对象,呈现柴薪与盐井的生态关联。在具体的文字呈现中,有将柴薪作为景观及问题的呈现。从柴薪作为景观的呈现来看,对柴薪在盐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做了很好的表达。从柴薪作为问题的呈现来看,对柴薪供应圈逐渐扩大,柴薪供给困难,柴薪价格昂贵等问题做了生动地呈现。

李陶红《柴薪与盐:明清以来滇盐开发的生态人类学研究》


(一)柴薪景观

地方盐井志中,有大量的诗文类作品,以柴薪为叙写对象。偰应东在《盐泉赋》中有“春去秋来看火候,寒来暑往送薪传”,罗其泽在《咏五井》中有“烟火连天庀百材”,《沘水沙州》中有“士气薪樵积,人烟井里稠”,这些诗句正是对柴薪之于盐业生产重要性的表达。在诗文中,有形象呈现用柴薪煮盐的食盐生产图景。明代诗作《烧盐》,“不经历炼不生香,莫任沙堆白玉盘。柴炭熏蒸盐脚黑,火云围绕地皮宽。手摇大扇风多力,目睹湿团水渐干。倍费薪工谁似此,红炉九转始成丹”。此诗作呈现食盐生产过程中因柴薪消耗,食盐生产空间呈现热火朝天的景象。罗用珍的《白盐井》,“柴火熊熊不夜天,铁锅卤滚雾遮烟。竹管拉水哗啦淌,木瓢嘎锅细熬煎。结队马帮繁忙过,铃声串串在耳边。古镇鹾郡白盐井,客往商来闹市喧”。这些诗文正是以柴薪为叙写的中心,展现围绕柴薪消耗的食盐生产图景,反映柴薪对于食盐生产的重要性。

黑盐井灶工劳作时有“工人向余火,赤体卧冬天”的热火朝天景象,是因为灶工经年累月守在盐灶房,用柴薪煮盐,使得盐灶房温度不管是夏天抑或冬天都很热,因此,盐灶工在冬天里,也多赤身在盐灶房工作。王毓奇的《烟溪即事》系列诗文中有专门描写盐业生产的场景,“井汲常常涸,编氓渐渐贫。鹾煎十万釜,课办百千缗。裸体男抬卤,蒙头女负薪。元宵与除夜,谁许岁更新”。此诗作中“蒙头女负薪”,有三个信息点,一是运柴薪工作与卤水供给工作一样,是食盐生产的重要环节。二是从性别的层面,男女一道参与到了食盐的直接生产环节。三是从“蒙头女”的形象特征来看,应该是周边少数民族妇女,尤其是周边区域有裹包头习俗的彝族妇女。

《云里樵歌》就是以山林砍伐柴薪用以食盐生产为背景创作的诗歌,“歌声远向白云来,疑是羽衣仙子裁。一曲悠悠山径杳,数声落落野烟开。不须檀板偏嘹亮,别有清音振草莱。寄语当年王子晋,好携笙管一徘徊”。食盐生产的柴薪消耗量大,上山采薪的人员也多。上山采薪,对山歌的方式将枯燥的采伐工作变得有乐趣。采薪之人虽然在不同的山林中采薪,但以歌声的方式,实现了互相交流的目的。无怪当地人也欣然称赞樵歌“始信山林多逸兴,不劳丝竹亦悠然”;“调高那向人间出,风送恍如天上来。把酒几番相对酌,无腔野趣亦悠哉”。“云里樵歌”也即成为黑盐井的“八景”之一。

再看柴薪消耗背景下周边区域的山林生态环境。在盐井地周边区域的地方志中,有对山林生态的呈现,《禄丰县志》中一首名为《万树松涛》的诗歌里,“何处怒波惊,澎湃动地鸣。势凌千骑合,响似一潮生。振起潜龙静,撼回鹤梦清。长林流不去,夜夜作江声”。将当时禄丰境内的山林环境用诗文的形式表现得栩栩如生,当有风吹过,成片的山林发出的声音就犹如千马奔腾,像澎湃的海面一样,像流淌的江水。居住在当地的潜龙,面对这样气势来袭的声音,估计都要赶紧躲起来了。诗文的形象表达正好可以反映禄丰境内在清代光绪及其之前山林茂密,树木高耸招风的森林环境。

(二)柴薪问题

王毓奇的《烟溪即事》系列诗文中有专门以柴薪供应之难为主题的,“伐木从何所,半千里外山。无舟通水次,有石阻河湾。终岁难稍息,严冬不敢闲。望洋增浩叹,犹未济时艰”。诗文作于清代康熙年间,柴薪供给一直都是食盐生产中的核心问题,因柴薪供给背后的人工砍伐与运输柴薪,一直都是需要众多体力劳动付出的,自然是食盐生产成本中的重要一环。山林与直接的食盐生产地之间,是有一定空间距离的,尤其食盐生产量越来越大,运输距离越来越远的情况下,柴薪的运输成本就越来越高。黑盐井除了沿龙川江周边区域可以借助水运来节省柴薪的运输成本外,其他区域只能依靠人力或畜力运输,成本自然大。同时,运输效率也偏低。因此,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天,也不敢懈怠柴薪的砍伐、运输与储存。一般情况来看,柴薪是紧俏商品,会出现柴薪量供应不上既定食盐生产量的情况。

胡蔚的《团盐谣》,“屋瓦鱼鳞翠烟起,居民穴火熬井水。湿淫热炙不敢辞,辛苦终年事于此。团盐抟成圆月样,赋额毕输禁私藏。穷民鬻私贪直多,官家捕得加笞掠。斧斤旦旦纷樵人,预章伐尽锄荆榛。正余征盐八百万,不关井卤惟关薪。尽道团盐白于雪,那知团盐红若血。官焦劳灶丁恐,但奉章程莫他说。吁嗟乎,夙沙之利诚古今,牢盆钛趾谁搜寻。安得夸父千百之逐日杖,掷去四野遍地成薪林”。这首《团盐谣》,写出了柴薪与盐井生态的紧张关系。“不关井卤惟关薪”,正是这一紧张关系的直接呈现,柴薪成为超越于卤水的最重要食盐生产资料。食盐的顺利生产,正是以柴薪的大面积砍伐为代价,其背后付出的血汗正与“盐白于雪”形成鲜明的对比,食盐的生产过程,其背后付出的人力艰辛,是“红若血”的。砍薪运薪愈来愈困难,夸父逐日的类似梦想在民众心中生成,如诗文中呈现的“安得夸父千百之逐日杖,掷去四野遍地成薪林”美好梦想。而这一美好的梦想与现实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撞,梦想愈美好,现实越困难,柴薪之难已经严重影响到柴薪的顺利生产。

同样,《购薪》和《借薪本》也正体现出柴薪供给的困难。《购薪》中,“近山伐木已无声,樵采艰辛度百程。增价购来真拟桂,灶中何以足煎烹”。这首诗指明柴薪运距变长的问题,在盐井地周边的山林已经无柴可砍,也就自然听不到周边的樵采之声。柴薪需要到更远的地方去砍伐,这造成柴薪运距拉长,人力成本增加,柴薪价格上涨,给灶户的食盐生产带来较大困难。这一问题给灶户带来薪本的困难,清代提举文源的《借柴本》,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呈现,“官长由来恤灶贫,三千柴本借来频。五百余息年年缴,交旧方完又领新”。“薪本”是灶户食盐生产的成本,因柴薪价格升高等原因,薪本越来越高,灶户的能力实难应对日益增高的薪本,就出现了“借薪本”的情况。“借薪本”即灶户先向盐业相关管理部门支取薪本,待食盐生产出售,再还薪本。因生产成本的日渐增高,灶户处于旧账未了,新账又来的困境中。


三、

以柴薪为中心的生态问题

与柴薪直接关联的盐井生态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柴薪的批量需求带来的林木砍伐,林木砍伐致使山林生态遭受重创,引发水灾。二是食盐生产用柴薪煮盐,为了实现额定的食盐生产量,盐灶房需要夜以继日用柴薪熬制食盐,致使盐井地的火灾发生频率较高。同时,柴薪用于盐灶,大量堆放在盐井区域内,这无疑也加剧了火灾的发生频率。三是盐井地常年煮盐,盐灶房昼夜处在煮盐的状态,盐井地面临局部环境变暖和气候污染的问题。

(一)水灾

煮盐需要大量的柴薪,因此井区的森林面积日渐减少成为事实。“闻近年以来,童山渐多,薪价日贵,兼之卤淡难煎,所领薪本不敷购买柴薪之用,灶户未免艰难”。森林面积减少,山林的水土保持能力减弱,遇雨季,盐井地水灾频发。如黑盐井、白盐井、雒马井、磨黑井等诸多盐井多沿河分布,又为水患增加了更大的发生概率。每到雨季,尤其是暴雨突发,雨水汇聚到河流,沿河流分布的盐井容易成为重灾区。盐井地的水灾发生率高,且发生频率亦高于周边区域。以黑盐井为例,在《禄丰县志》中,自元代至民国,有记录的禄丰水患灾害一共18次,其中的15次均来自黑盐井地区。白盐井因深处山丛之间,水患灾害也颇为频繁,老人的记忆里有“水淹齐廻龙山的半腰”及“水淹到门神的鼻子尖”的深刻印象。

先看白盐井的水灾记录。白盐井的水灾记载在明代就有,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白盐井大水,百余户民房及灶户被洪水冲毁,洪灾后大疫。明崇祯三年(1630年),白盐井大雨河流汛涨,庙宇、桥梁、民舍、器物等四处漂流,淹死男女千余名,填埋盐井数十口。清光绪三年(1877年),白盐井暴雨成灾,井署、盐店、民房被淹没。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白盐井暴雨,田地、井口被淹没。民国十三年(1924年),白盐井连降大雨,酿成洪灾。1950年,白盐井遭受水灾,灾民3389户13206人,受灾作物11977亩,后查实灾情免征公粮,并发放救济粮13万千克。1961年,因下暴雨,白盐井里长园水库决堤,冲毁房屋8600多间,冲走牲畜353头,冲毁桥梁16座,受灾89个队,农户1950户,城镇居民432户,毁坏农作物5580亩,损失惨重。

白盐井清代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发生的水灾是较为严重的一次,也有专文《丙午岁白井水灾序》对此进行了记录。在《丙午岁白井水灾序》中,“洪水为灾,漂没人民无算”表明了白盐井自开井以来,水患灾害频发的事实。清代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发生的这次水灾,因为有《丙午岁白井水灾序》留下,为我们详细呈现了当时水灾的实况及后续施行的救灾流程,从侧面反映白盐井应对水灾,背后有一套完善的救灾体系。这次水灾爆发在六月间,正是雨水多的季节,又逢连日的大雨,导致周边山林洪水暴发,洪水汇聚到沿着白盐井分布的香河,致使香河水暴涨。白盐井诸多建筑遭毁,受灾人数达4000多人。白盐井盐课提举司遭到毁坏,存于盐仓的90万多斤食盐化为乌有,41口盐井被填埋。截至水灾发生,白盐井还有200多万斤的盐额未完成,水灾必然使得既有的煎盐计划受到阻碍。因白盐井有一套应对灾害的应急机制,此次水灾爆发后,白盐井的应急机制立即启动。首先是组织应急捐款,其后是向上报送灾情,借薪本银22000两,用于盐井恢复生产和民众恢复日常生活秩序。开放常平仓,将未受到水灾影响的粮食发放给灾民。盐井当地的慈善组织如掩骨会、施水会等社会组织也在应对灾害中发挥相应作用。

再看黑盐井的水灾记录。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黑盐井遭遇水灾,多个盐井被水冲埋。据此,对黑盐井的盐税进行缓缴的处理。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黑盐井发生水灾,其中的复隆井被冲埋,因此,特别给予减免盐税240两的处理。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年),黑盐井爆发水灾,水灾中民居被毁。康熙三十年(1691年),黑盐井遇大雨,接连两天未停,致使河水涨,柴薪被淹没,大井被淹,五马桥被毁。康熙三十年(1691年),黑盐井关庙后的山体崩塌,致使龙川江河流堵塞。因康熙三十年这两次连续的大型水灾,黑盐井得以免除12500两的课银。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因突发暴雨,黑盐井的龙川江水暴涨,锦绣坊至大井一带,均遭受水淹及淤泥堵塞。

(二)火灾

除水灾问题外,因盐井地用柴薪熬制食盐之故,火灾也会时有发生。盐井地为了满足额定的食盐产量,常年熬盐,每天盐灶房的薪火不灭,因此火灾隐患大。加之盐井地因煮盐之故,井地到处堆满柴薪,柴薪成为盐井地主要景观,大量柴薪的堆放造成火灾隐患。按白盐井当地堪舆家(俗称地师、地理先生)的说法,白盐井是一个“火”盛的地方。一是从传统风水的角度来看,白盐井北为象山、南为北极山、西为老鼠山、东为廻龙山,而香河沿东南至西北穿沿而过,因此从卦象来看属立卦属火。二是因为白盐井常年煮盐,火灾也较为频繁。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白盐井发生大火,无数房屋被烧毁。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黑盐井发生火灾,民居烧毁,从大井门口,到蒋家巷、上凤坊大井龙祠一带,全部化为灰烬。

(三)局部气候变暖及环境污染

因盐井地常年熬制食盐的缘故,局部气候变暖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会出现。柴薪消耗造成盐井地气温普遍比周边区域偏高,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琅盐井经年累月煮盐,日夜烧柴火煮盐,当地的气候比之周边环境要更显热,“琅井在深山中,地势卑隘,昼夜熬盐,烟火不停,故比会城较暖”。白盐井“因众灶起煎,有一带轻烟飘渺斜横,俨若长虹不断”;“白井在深山中,地势卑隘,兼之煎卤,烟火昼夜不停,故盛夏比姚城较热,然遇连朝风雨,虽长夏气肃如秋,故又有‘四时皆春,一雨成冬’之谣。若东南山高,则冬之早寒又皆其常矣”。以上材料道出了白盐井盐业生产过程中用柴薪作燃料,致使白盐井地被浓烟裹挟的特有景象,白盐井的气温也显然比临近的姚州一带要高。黑盐井“八景”中有“烟溪”胜景,即为煮盐过程中在盐井地生成的特有浓烟裹挟不散的特有景观,“煮盐江上锁晴岚,荡漾盘旋报晓光。夹岸铺云烟淡淡,半山拖练雪茫茫”。煮盐无法散去的烟雾,像黑盐井的天气一直未晴朗的样子,烟雾横在龙川江畔,裹挟在山间,犹如云烟。


四、

以柴薪为中心的生态维护

围绕柴薪为中心的水灾、火灾、局部气候变暖及环境污染问题显著,而围绕柴薪为中心的生态维护也相应生成。包括水灾的防范、火灾的防范、植树造林、填埋盐井。盐井生态问题比周边非盐井区域要频发与严重,同时,相关的盐井生态环境维护也比周边其他区域要更为凸显。因此,盐井区的生态治理工程就比周边非盐井地多,体现出社会危机背后的社会能动性与社会韧性。

(一)水灾防范

黑盐井的庆安堤,是当地为实现盐业社会的良性发展,来应对林业生态危机的防灾工程。因在黑盐井的龙沟河在元代至清代曾16次冲毁盐井,致使盐井“停煎误课”,给黑盐井盐业的正常生产带来阻碍。为了消除水患灾害,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由上级盐政部门直接拨款,建造了长385米、宽7米、高10米的庆安堤,自从修建了庆安堤,当地的山洪水患就没再剧烈地侵扰过黑盐井的盐业生产,因其牢固的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当地井民也将庆安堤称为“黑井小长城”。

龙沟河,也称为龙门溪、龙门涧,是黑盐井水患较多发的河流。在夏秋季节雨季比较集中的时候,河水会大涨,夹带着山中的泥土石头,冲毁岸堤,尤其给附近的盐井大井带来安全隐患,时有冲毁盐井的记载。明代,在龙沟河附近建了风水塔,龙沟河稍事安息。

(二)火灾防范

盐井经年累月用柴薪熬盐,柴薪用量巨大,据白盐井的盐柴比例,生产一斤食盐需要四斤柴薪作为燃料。为了完成食盐的正常额定量,备用柴薪也成为必需。在盐灶房周边,常年堆放有备用柴薪。加之盐井地房屋建筑为传统的土木结构,居民房屋密度高,这自然增加了火灾的隐患。盐井地也同样有一套应对火灾的防范机制。白盐井、黑盐井等地,建有火神庙,供奉火神,祈求减少火患灾害。盐灶房设置有储水设备,如遇火情,可以及时取到水源。当地民居建筑和盐灶房都建有“风火墙”,减少火灾蔓延的隐患。从河里打捞上来的柴薪为方便省事,直接码放到河道两旁,形成河道沿线的风景,同时,就近河流堆放柴薪,需要时再从河边移到盐灶房,这样就免却了火灾的隐患。

香河在1961年前蜿蜒穿过白盐井区,过去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河道弯曲,有当地人的智慧在里边,主要为了减少火灾的发生率。井地民众利用河流弯道来储水,降低火灾的发生率及损失率。在白盐井的锁水阁内置了坎卦,属水,以灭火之意,是当地结合信仰空间实现的灭火之举。井区内的建房“顺山顺水”,房屋在东西的山脚、沿河两岸序列排开,如果有火灾发生,可以就近到河里取到水源。柴薪皆沿河堆放,河流便起到了消防的作用。对于香河,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每年的天干时节,具体由各个井区的灶户管理该井区的河段,清除淤泥,以增加储水能力。据张国信老人回忆,过去香水河水很清,在河中总能捞到数量可观的鱼,河水清澈见底,鱼皆可见,也就有了白盐井八景中“香河月夜”的美景。雨季结束后,为了防火及解决产卤量的问题,会打拦河坝,清理河道时再清除。

(三)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是盐井地维持周边山林生态的普遍做法。在康熙《琅盐井志》中有《请通行广劝种树详》,是盐井地以植树造林为单独议题的公文,篇幅约为1600字,其中言明“柴乃煎办之本”,将植树造林上升到盐井周边区域,包括楚雄、广通、姚安一带区域共举的事业。盐业官员盐课提举为植树造林的组织者,如提举沈鼐“广劝种植树木”。盐业官员盐课提举负有食盐正常生产、盐税按时上交的责任。柴薪供给即食盐正常生产的重要一环,当面对“薪远”“薪贵”等“薪难”问题的时候,保证柴薪顺利供给的植树造林工作也随之开启。灶户通常有自己的山场,山场上广种松树、栗树等树种,遇到柴薪价格过高、储备柴薪不足的情况,就会采伐自己山林的柴薪。各个子井之上的井区及整个盐井,都有不同层级的“公山”,在公山上展开植树造林,可以应对柴薪供应不足的问题。从文献及田野调查资料来看,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附近井地尚多童山,现已陆续播种松木矣”。

(四)填埋盐井

填埋盐井亦是减少柴薪消耗的有效方式。卤水并非越多越好,如井硐开挖过多,卤水量就变大,核定的食盐生产量也就相应增多,对柴薪的消耗量自然增大。同时,如果汲取的卤水过多,食盐生产过剩,食盐就会滞销,价格会下降,出现“汲多则盐壅价贱”的情况。有这样的情况就会减少卤水的汲取量,减少产量。其中,填埋盐井是减少食盐核定量的方式之一。如黑盐井的复隆井,又名岩泉井,就在开发与填埋之间切换,从嘉靖年间到康熙年间,共有12次的开采与填埋的切换。填埋生产效率不高的盐井,自上而下的食盐额定量就会减少,食盐生产量减少,对柴薪的消耗量自然减少,柴薪压力得以减小。

五、

结语

滇盐生产对柴薪具有刚性需求,尤其在“不患无卤而柴难”的现实境遇下,“柴薪”成为关注云南盐井生态的关键要素。在地方盐井志及地方志中,有丰富的文字尤其是以诗文的形式,呈现了柴薪与盐井的生态关联。面对食盐生产定额,批量柴薪毁于盐灶,“薪贵”“薪远”等“薪难”问题逐渐暴露。以柴薪为中心,出现了系列盐井生态问题。首先,柴薪作为燃料在滇盐生产中的不可替代性,致使盐井周边山林“童山濯濯”,山林水土保持能力减弱,盐井水灾发生率高。其次,盐井地为了完成食盐定额,经年累月熬盐,用柴薪熬制食盐,致使盐井地的火灾发生频率较高。因柴薪的批量需求,需要在盐井长期存放备用柴薪,亦加剧了火灾的发生。再次,盐井地每天从早到晚,每年从年头到年尾,处在煮盐的状态,与周边非盐产地相比,存在局部环境变暖和气候污染问题。

在水灾、火灾等天灾人祸面前,盐井地也形成一套围绕柴薪为中心的生态维护机制,具体包括水灾的防范、火灾的防范、植树造林、填埋盐井。总体而言,盐井生态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滇盐生产的顺利进行,正得益于柴薪消耗与生态维护二者之间的精致平衡。盐井地在天灾人祸面前建立起来的生态维护,比生态问题并非如此凸显的区域,体现出更多社会能动性与社会韧性的要素。因此,探讨解决生态问题的过程远比生态问题本身更为有意义。在云南盐井,因社会能动性与社会韧性的存在,当地的生态问题得以化解,社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抗风险、抗危机能力。






文章发表于《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4年第5期95-104页,参考文献从略,引用请据原文并注明出处。

[引用格式]李陶红,吉木尼布.不患无卤而柴难:云南盐井生态问题与生态维护[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4,16(05):95-104.

征稿启事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双月刊)由凯里学院主办,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23-2024)、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民族学与文化学最受欢迎期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民族文化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民族文化研究理论平台。本刊不收版面费及其他任何费用,优稿优酬,优稿快刊,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不吝赐稿。投稿网址:
https://ystm.chinajournal.net.cn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官网


社会深描
铸牢,学术,前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