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打井一样,从开始向下打,一直到打出水,这个全过程就叫垂直打穿。开矿也是这个逻辑,开始之后一直向下打,打到出矿就叫垂直打穿,中间停下来换一个地方,重新向下打井这不叫垂直打穿,垂直打穿的前提必须要有结果。
以成本管理为例。说明什么叫垂直打穿。
成本的报表体系,或者叫管理体系是这样构成的。
顶层是成本汇总表。各个产品的成本,各个工序的成本,汇总到一张表上,一目了然,从全局的高度看到各产品的成本,这些成本具备了初步分析的功能。
第二张成本表是成本结构构成表。每个产品或每道工序的料工费所占的比例全部算出来,然后填到这张表里面,就叫做成本结构明细表。有了这个表,就可以比较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工序之间的成本构成差异,从这个差异里面找到共同点,找到差异点,然后进行差异分析、差异管理。
第三张表是成本差异明细表。每个产品或每道工序与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理论成本等进行比较,要明确出具体的差异额和差异率。这张表之所以关键,是因为这张表是进行后续的成本分析、改进方案设计等等一系列管理环节的起点。
第四张表是成本明细表。每个产品或者每个工序的成本表。有本月的成本,有本年累计的成本,有去年同期的数据。这样一张表是可以进行跨年度比较和分析的,如果没有这个跨年度分析功能的表,那就要把它转换成具备跨年分析功能的这样一张表。这是自己和自己比的一种报表,其内涵是自己要通过不断的优化,实现总成本领先的策略。
第五张表实际上是成本明细账。通过看账去了解料工费具体是怎么构成的?例如料的价格和消耗量,这是成本发生的根本。在资金密集型的企业里面,原辅材料的支出占的比重都可能是比较高的。这个时候儿把成本构成或者配方或者产品结构分析好,比对好,对于改善成本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提升生产效能都是有巨大帮助的。
这五张表从顶层到最底层,基本实现了穿透的功能。先总后分,然后再分,最后到无法可分,这样的过程就是结构化思维。有了结构化思维,有了垂直穿透的思维,那么,成本管理从核算到分析、到管理、到改善这样一个全流程就可以初步的独立运行。这个穿透的过程,长年累月的进行,很快就会实现职场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