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整顿,是企业运行到一定阶段或一定程度之后,必须要做的事。
这里有一个概念,就是矫枉必须过正。如果处理一件事,蜻蜓短水,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这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在处理具体的问题与风险的时候,宁可把这件事儿处理的重一点,涉及的面宽一点,也不能仅在表层去挠痒痒。
企业里的很多问题,都是深藏在水面以下的,表面上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但是水面下,各种不规矩,破坏规则,利益争夺等是经常出现的,这就导致了企业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障,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无法实现。
仍然有大量的企业,不知道财务到底是干什么的,他们只知道财务是算账、报税、报销、发工资、报表的。其实这是财务最表层的工作,当然这些最表层的工作,背后的技术含金量也是非常高的,如果普通的会计人员把这里面任何一件事做透那他就是做财务总监的材料。
财务在企业管理中起着是决定性的作用,只要业务跟财务脱节,这个企业就好不哪去、走不多远、做不多大。
财务的重要性,需要一个比较开明的老板才能够推广下去。像张瑞敏那样,很早就意识到算账价值的人并不多;像曹德旺那样主动去学习会计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像任正非那样把哲学、毛选、财务、业务等融合在一起的企业家,这个世界上也只有这么一位。不管怎么讲,财务的价值如果得不到发挥,企业的经营就一定会大打折扣,财务靠边站、实事求是靠边站、造物育人的理念靠边站,那么这个企业基本上就是一个靠边站的企业,没什么前途,没什么价值,估值也不可能高。
任何一个企业里面,老板是价值观的体现。
他的天花板就是企业的天花板,老板不学习企业好不了。
任何一个大企业的老板都是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个细节的,粗线条的老板不可能把企业做大做好。
倒掉的企业千千万,一个共性问题是资金链断裂。很多年之前,管理界就有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资金管理为重点这样一个逻辑。认真按这个逻辑做的企业基本上做的都不错,违背这个原则的,在做大做强路上倒下了一大批,而且有些是永久性倒下,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家,变得非常狼狈。
信息化解决了大量管理问题,基础性的工作由软件自动完成,但是信息化之后会计向何处去,企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不少财务人员被共享中心、信息化、智能化等彻底的淘汰出局,这实际上是财务人员最悲哀的一个结局,辛辛苦苦记了那么多年账,突然间被机器替代,自己都毫无准备,就变成了失业大军里的一员,改行心里不甘,继续干又找不到好的机会。进退两难,财务人员在这个边缘上只能一声声的叹息。
这个悲剧要避免,避免的方式就是,会计或财务首先把自己变成经营型的会计或者财务,然后要深入到业务当中,只要不进入业务层,算账就是自己的宿命。
进了业务层也不一定成功,但会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财务人凭借自身的学习优势、理论优势、积累下来的各种经验,应对普通的业务问题是没有障碍的,关键是自己要能够沉下去,心沉下去,让自己的身段儿走到经营当中去,为经营服务、为经营把脉、为经营指明方向,这是财务人未来最好的出路,到经营里面去分提成,不要拿后勤工资,财务人努力实现这一点,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