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分析不是以账论账、以数论数、以事实论事实。而是在生产层面、研发层面、采购层面等对成本差异进行论证、问题寻找、与对策解析。
找到影响成本的原因与影响程度,制定成本改善的措施。成本分析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与方法,是方法论。
成本分析的这个过程,会调动很多部门参与。不把问题搞清楚,不能收兵;不把责任人搞透,也不能收兵;不把措施研究明白,还是不能收兵。
成本分析不是财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统帅全局的关键人物与关键角色都要参与其中的一件大事。
谁来执笔写成本分析报告?这不是什么大事儿,财务人可以干,生产人也可以干,其他的人还可以干。这件事本身难度不大,关键是怎么样写出对指导生产有价值的报告,对采购有指导意义的报告,对老板有指导决策意义的报告。
这份报告,要面向很多层面、很多角色、很多目的而存在。这就要求报告要写得有条理、有章法、有逻辑,有数据,有证据,有依据,做到这些才能够让相关人员满意或者初步满意或者比较满意。调查的深度越深报告的效果越好。
如果成本分析仅仅在现象级互相验证,而不能把一件事,从表层到里层、到最底层都搞清楚、搞透,那么这个报告基本上无法落地、无法操作,无法对生产经营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成本分析报告不是文字游戏,不是数字游戏,不是按自己凭空想象的东西去解释差异、去管理差异、去经营差异。
成本的本质,是把一个产品或者一件事做成所花费掉的所有的本钱。所以,成本分析,离不开工艺分析、装备分析、人的分析,越向下分析越扎实,越有充实感。如果不分析到生产过程、工艺流程,这分析就失去了价值。分析不是为了解释原因,而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找到方法与方案之后,进行PDCA循环。
成本核算员这个岗位,已经消失了很多,未来还会被数字化与信息化所替代,这个趋势如果看不透的话,那么自己在未来有可能要吃到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