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善社会的由来

文化   文化   2024-07-14 00:32   上海  
善与伪善并不体现在有血缘关系的人身上,其描述的,仅指对待陌生人的态度。
比如,在我们周围经常会看到一种现象,一个人照顾其家人可谓全心全意、细致入微,但对待外人却凶恶无比、坏事做绝,那这种人就是伪善之人,是毫无“善心”可言的。
在与陌生人的交往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常用的假设是:与我们打交道的人是诚实的,这叫“默认真实”。只有当事件明确地变得和他们最初的假设相反时,他们才会走出"默认真实"模式。
这是典型的哲学思维模式,所谓哲学,就是假设与证明,先有假设,然后才有证明,而不是相反。
“默认真实”的这部分人不会像逻辑严谨的科学家那样,在得出结论之前,慢慢地搜集证据来证明某件事的真伪。他们的步骤恰恰相反,他们从相信开始,只有当怀疑和疑虑上升到无法被解释的程度时,他们才停止相信。
这就是所谓的“善”,实际上,中文“善”这个字最早的含义就是“相信”、“信任”。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中的“信”,其实就是“善”在儒学中的直接表达。佛教中“善男信女”中的善也是这个意思,“善”与“信”在这里是同一个意思。
因此,当我们说一个人心地善良时,仅指他非常容易相信陌生人。
在叔本华的理论中,每个人是否“善”,是天生的(详见《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所以,绝大部分善人往往会无数次吃亏,直到有一天他做出改变,从此变得“不善”了。
他改变了什么?从“默认真实”转变为“默认虚假”!在我们的文化中,通常称之为一个人长大了、成熟了。

这就是很多人最终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的原因,毕竟,这些人天生是“善”的,但现实让他们决不能“善”,为了生存,他们做出了改变,但这种改变是有违他们天性的,因此,就算在生存上获得了成功,内心深处,他们还是会感到极度失落的。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其实是给自己设置了“默认虚假”的前提,这是国人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十几亿人大都如此,因此,人际交往成为一件超级困难的事情,并且,就算人再多,也是一盘散沙。
一个人刚从学生时代步入社会时,大都会感觉极度不适应,然后他们开始改变,原因很简单,学生时代的交往大都是“默认真实”,进入社会后,则必须“默认虚假”,否则,一定会“越混越差”。
这就是伪善社会的由来。

有些人不堪其扰,于是选择了“孤独”,“我不与人交往,总可以了吧?”就是他们的内心写照,他们用“孤独”为自己营造了一层壁垒,最终完全生活在“自我独存”的世界中。现实中,他们往往热衷于刷自媒体、短视频,以此保持与社会的些许“联系”,参考阅读:《离群索居,已成为一线城市单身一族的生活潮流》。


事实上,了解陌生人一定是有限度的,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全部真相,我们必须满足于了解部分真相。但如果我们设置了“默认虚假”的前提,那么,这种了解会变得异常复杂、困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会越来越冷漠。

本文的最后,我想特别举一个例子,其出现在一个文艺作品中,人人都看过的《悲惨世界》,无论是电影或者小说,可谓无人不知的一部世界名著。

男主人公冉·阿让假释出狱后,遇到了米利埃主教。米利埃主教好心收留冉·阿让,让他在自己家里过夜。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却偷走了主教的银器,准备潜逃。途中,又被警察抓住,关键时刻,米利埃主教声称银器并不是冉·阿让所偷,而是自己送给他的,并且连银烛台也一同赠给了他,就这样使冉·阿让免于再次被捕。
这就是真正的“善”,即使米利埃主教知道冉·阿让偷了他的东西,也坚持“默认”他也是一个“善人”,即认为冉·阿让的本心是“善良”的,最终,冉·阿让被这位主教的“至善”所感化,获得了新生的勇气,决心从此去恶从善。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至善”竟然能彻底改变一个人,其力量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大乘佛教主张“发善心”,应该是同样的道理。
- End -

不一的奇谈怪论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解毒针
不一的奇谈怪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