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佛教(密宗)简史

文化   文化   2024-06-29 00:23   上海  

(一)西藏佛教"前弘期"与"后弘期"

公元7世紀,松赞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他先后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为妻,大力扶持二位公主从印度和唐朝带来的佛教,兴建大昭寺和小昭寺以供奉两位公主带去的佛像,并请人翻译佛經,宣扬佛法。到公元8世纪中后期,赤松德赞在位时,又从印度请来寂护和莲花生等佛教大師,兴建桑耶寺,度僧出家,后世多以莲花生入藏作为密教传入西藏的开始。这一时期,佛教在吐蕃得到初步传播,被称为西藏佛教"前弘期"。

但是佛教的弘传受到苯教势力的阻挠,苯教是西藏流传的原始宗教信仰,屬崇尚"万物有灵"的多神教。吐蕃的不少贵族支持苯教、打击佛教,二者冲突不断。公元838年,支持苯教的朗达玛即赞普位,于841年下令灭佛,佛教廟宇被封闭破坏;佛像被埋入地下或抛弃;佛经被焚烧;僧人被勒令还俗。"朗达玛灭佛"使佛教在西藏地区被灭除殆尽,佛教的前弘期也宣告結束。朗达玛死后,吐蕃王朝崩潰,藏地重新陷入割据战争的混乱之中,佛教一直沒能得到复兴,在藏地沉寂了近百年,被称为"百年灭寂"。直到公元10世紀后期,西藏地区逐渐稳定下來,一部分信仰佛教的吐蕃王公派人或从甘青藏区(下路弘传)或往印度、尼泊尔(上路弘传)寻求佛法,佛教再度兴起,此后直到现在約1000年,西藏佛教从未中断,被称为西藏佛教"后弘期"。
后弘期佛教虽有前弘期佛教的余绪,但二者已有了明显的差异。首先,后弘期佛教直接传承了东印度帕拉王朝盛行的无上瑜伽密教,并以密教的不同传承形成诸多教派。其次,后弘期佛教经过教派的分化和消长,体系渐趋完善。第三,后弘期佛教滲透、吸收了苯教內容,成为佛教思想与藏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因此,西藏后弘期佛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独特思想体系的藏传佛教。
大日如来
藏传佛教以密宗为主,所以称"藏传密教",简称"密教"、"密宗"。实际上,藏传佛教虽以密宗无上瑜伽部为最高修持,但同時也传承了显教的般若部和密教的事部、行部、瑜伽部等佛教学说,其经典由六部分(六品)組成,既包括了显教內容,也包括了密教内容。是以密宗为重,显、密兼修的佛教体系。
在西藏佛教前弘期,只有佛教与苯教之争,沒有内部派系之別。后弘期的藏传佛教既有前弘期的余绪,又接受了印度的无上瑜伽密教,传承千差万別,学者各尊所传,显、密并行。产生了宁玛、葛当、萨迦、葛举、格鲁、希觉、觉囊等几十个教派。这些派別大多产生于11世纪至13世纪之间,只有格鲁派产生于15世纪,时间最晚。这些教派的开创者被奉为藏传佛教的祖师,地位尊崇。
密宗奉龙树为祖师。龙树,南印度安达罗人,生活于公元1世纪时(一说3世纪),早年是著名婆罗门教学者,后皈依佛教,学习集密教法,对《集密》解释详尽。一生大力传教,使大乘佛法风靡印度,并有大量著作传世,有"千部论主"之称谓,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创始人,印度八十四大成就之一。
按密宗理论,密法是大日如来亲授金刚萨陲的深奥秘密教义,释迦圆寂八百年后,龙树开南天铁塔,亲从金刚萨陲受法,此后一路传承下来。除藏佛教外,汉传佛教的三论宗、天台宗均以龙树为祖师

这里的大日如来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佛陀是应身佛),普贤菩萨从大日如来受灌顶,于二手授以具有五智的金刚杵,遂成为金刚萨陲菩萨,金刚萨陲与显宗的普贤菩萨异名而同体,是密宗特有的菩萨,为百部本尊之共主。


(二)显密共尊的佛与菩萨


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音译,即"觉悟者"。小乘佛教的"佛"专指释迦牟尼;大乘佛教的"佛"泛指包括释迦牟尼在內的一切觉行圆满者。"觉"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三义,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在佛教里,只有佛才修成三项俱全。菩萨是菩提萨捶的简称,梵文音译,"菩提"即"觉悟","萨捶"指众生。菩萨指修持大乘佛法,求无上觉悟,利益众生,于未来成佛的修行者。显宗和密宗,都崇拜佛和菩萨,形象上各有特点。

释迦牟尼

生平:本名悉达多·乔达摩(公元前565﹣前485年),古印度北部迦吡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地区)净饭王的王子。他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觉悟成佛,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被佛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地位:佛教创始人。藏密最高尊神。
密教认为:自己遵循的佛教学説和修行方法,都是释迦深奥秘密的真实言教,并因此将佛陀公开传播的教义称为"显宗",将自己修行的教义称为"密宗"。
形象:释迦从生、成道、创教至圆寂,共有八个阶段,包括:下天、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灭八相,称"八相成道"。最常见的是成道相和转法轮相。

阿弥陀佛

別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接引佛,密教称"甘露王"。
起源:阿弥陀佛过去世是名叫"法藏"的菩萨,他曾经许下四十八个愿望,经过潜心修行终成正果,得到十三个名号。
地位:五方佛之一,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莲花部部主,代表五智中的妙观察智。与他的兩位协侍观音菩萨、金刚手菩萨(亦称大势至菩萨)被并尊为"西方三圣"。据说人要是称念其名号,死后即可往生极乐世界,在民间信仰极广,常与释迦、药师并称为"三尊"。
形象:戴五叶冠,多着菩萨裝,披帛带、饰璎珞,双手结法界定印,托宝瓶,結跏趺坐于莲座上。五叶冠代表五智圆滿。

弥勒佛

起源:弥勒菩萨本为佛祖的弟子,先佛入灭,上生于兜率天内院,并由释迦牟尼佛授记(预言),在他灭度后下生人世,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因弥勒既是菩萨,又是未来佛,故有菩萨装和佛装两种形象。弥勒是梵文音译,意译为慈氏,藏語里称"强巴"。
地位:对弥勒的信仰在显、密佛教中都很盛行。佛经上说:如果当世的人持戒修行和称念弥勒名号,死后就可往生弥勒净土(即兜率天宮),并由此形成弥勒净土信仰。
形象:弥勒主要有两种形象,一为著菩萨裝,左手捧净瓶,右手结説法印,結跏跌坐于莲座上,表现他在兜率天宮说法情景。一是戴天冠,披帔帛,束裙,踩摩尼宝珠,寓意佛灭度后,弥勒从天宫下生来到人间,给僧俗大众摸顶赐福。
密教中的弥勒形象与我们所熟悉的笑口常开的胖弥勒形象有很大不同。汉传佛教寺廟內常见的大肚弥勒佛,并非弥勒本来面目,而是五代时期一个名为契此的布袋和尚,民间传説他为弥勒的化身,以后就逐渐被当作弥勒来供奉了。

千臂观世音菩萨

別称:千手千眼观音,因有十一面,亦称十一面观音。
起源:观音在过去无量劫听千光王静住如來说法后,发誓要利益一切众生,于是长出千手千眼。意在以千手护持众生,以千眼关照人间。
地位:观世音菩萨又称观世自在、观自在等,佛教称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往拯救,因此而得名。唐代因避太宗李世民名讳,略称"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协侍,"西方三圣"之一,为显、密教共尊。在民间有非常广泛的信仰。
形象:观音自南北朝以后逐渐演化为女相,有三十三种变化身,千臂观音是其中之一。
十一面中前方三面呈慈悲相,代表宝部;左侧三面呈愤怒相,代表金刚部;右侧三面呈慈悲相,代表莲花部;头后一面呈愤怒相,代表摩羯部(羯磨部);顶部一面为阿弥陀佛,呈寂静相,代表佛部。

佛海观世音菩萨

地位: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之一,密教无上瑜伽部的本尊神。
形象:此观世音菩萨的形象与汉传佛教中女相化的观音已经有很大区別。
首先,此观音为白色男身,一面三目,二手中分別持番莲花和佛珠,常见的汉地观音多为手托净瓶或双手做合掌印。其次,佛海观音是与红色身的明妃組合出现,这与密教无上瑜伽部"双身修持"的教义有密切关系,其目的是以爱惩为除障修道之法。
另外,密教中有独特的观世音菩萨,为黑色身,有五面十二臂.身挂人头做的璎珞,与汉传佛教的观音形象差距甚大。

文殊菩萨

別称:梵文音译为"文殊师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
地位:释迦牟尼的左协侍,专司"智慧",常与司"理"的释迦右协侍普贤菩萨并称,为显、密教并尊,是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化身,汉传佛教视其为四大菩萨之一。
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被视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密教本尊大威德金刚也被视为文殊菩萨的忿怒现相。
形象:面相有两种,密宗为猛相,旨在降服怨敌,消灭烦恼,但胸怀慈悲;显宗为寂静相,結发戴冠,面目慈祥。
密宗文殊菩萨頂束噶当塔式发髻,有四面八臂,胸前双手結说法印,右侧手持杵、箭、剑;左侧手持铃、弓、经。
特徵:经和剑代表文殊菩萨之大智,是文殊形象的标志。利剑代表智慧,寓意以智慧之剑斩断种种烦恼业障而生大智。文殊菩萨还常以骑青狮的形象出现,寓意其智慧勇猛。

金刚萨陲

別称:金刚菩萨、金刚手菩萨、金刚勇识、大持金刚。
起源:密教教义说:普贤菩萨从大日如来受灌顶,于二手授以具有五智的金刚杵,遂为金刚萨陲菩萨。修习金刚萨陲法门,可止一切恶念,能破除一切烦恼,产生无量福智。
地位:与显宗的普贤菩萨异名而同体,是密宗特有的菩萨,为百部本尊之共主。
形象:有单体和双体两种,名称、含义和地位略有不同。标准形象是一头二臂,面相慈和,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持金刚铃。
法器:右手执金刚杵,表示可以摧伏一切烦恼;左手持金刚铃,表示般若波罗蜜清静法音可以警觉一切有情。

(三)文成公主与大昭寺的故事

作为把佛教传入西藏的中国第一人,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文成公主的出身年月,这显然有点不合常理,于是,我们似乎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文成公主极具神秘性。

但有一个时间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在公元641年,身为唐朝宗室女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国,也就是现在的西藏,成为了吐藩王松赞干布的妻子(之一),她随身携带的嫁妆里有佛经与佛像,从那时候开始,佛教逐步在西藏兴起,因此,我们把公元7世紀作为西藏佛教开启的时代,到了八世纪,寂护和莲花生等佛教大师进藏,西藏佛教进入“前弘期”(见简史一)。

史书记载的资料显示,松赞干布特别喜欢聪慧贤淑的文成公主,因此为她修建了布达拉宫,但实际上,松赞干布有至少五个妻子,布达拉宫类似于北京的紫禁城,是藏王生活的宫殿,具体是哪一年建成的,目前并没有定论。

对于文成公主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布达拉宫,而是小昭寺、大昭寺。

因为小昭寺里安放了文成公主带来的一尊佛像,这就是释迦摩尼12岁时的等身佛像。时光变迁,几经波折,数百年后,最终,这尊佛像被供奉在了大昭寺(实拍照见下图),其头上这顶华贵的毗卢帽是由宗喀巴大师亲手戴上去的。

据传释迦摩尼涅槃前,其信徒制作了三尊释迦摩尼的像,分别是其8岁、12岁、30岁时的等身佛像,8岁及12岁的佛像是按照其祖母辈人回忆的样子塑造的,佛陀在涅槃前亲自为这三尊像开光,因此,这三尊佛像在佛教中的地位极高,由于具有极强的加持力,后世历代佛教徒均以能膜拜此三尊佛像为无上的荣光。

这就是西藏最虔诚的佛教徒会坚定选择一步一跪步行前往拉萨朝圣的缘起,他们的朝圣的最终目的地并非布达拉宫,而是大昭寺,因为,大昭寺里供奉着释迦摩尼12岁等身佛,另外二尊8岁及30岁的等身佛,前者毁于战乱,后者据说沉入了海底,也就是说,留存在世上的仅剩这一尊释迦摩尼12岁的等身佛像了。

许多信徒,当他们到了心目中朝思暮想的圣地,面对神圣的大昭寺,他们直接在门口就跪下了,许许多多的人泪流满面,对于他们来说,一生能来一次大昭寺,心愿足矣。

信徒们最敬仰的这尊释迦摩尼12岁等身佛像在西藏的地位是至高无上,而正是文成公主把这尊佛像带到了西藏,文成公主对于西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在藏人心中,从长安嫁过去的文成公主,就是绿度母菩萨的化身。直到现在,藏人世世代代把文成公主视为菩萨,把她供奉在寺院中,万民敬仰,受持香火。

回到开头的部分,七世纪入藏嫁给松赞干布的除了文成公主外,还有一个尺尊公主,她来自印度,她也带来了佛经及佛像,她带来的佛像是释迦摩尼8岁等身佛,当时,这尊佛像及佛教均被安放在大昭寺,可惜的是,这尊佛像后来在西藏的战乱期被毁,而先前放在小昭寺的释迦摩尼12岁等身佛像却被秘密保存了下来,后在宗喀巴大师时代被转放于大昭寺,受所有藏民及信徒的膜拜,一直延续至今。
从中国过来的是“北传佛教”,从印度过来的是“南传佛教”,二者汇集起来,由此形成了西藏佛教(密宗)最初的样子(前弘期),文成公主则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西藏北传佛教的第一人。
以上就是文成公主与大昭寺的故事,之所以说故事,是因为太多的内容并没出现在严谨的历史记载中,传说取代了史记,否则,怎么可能连文成公主的出身年月都无从考察呢?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找不到答案,文成公主带去的这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最普遍的说法,这尊佛像是玄奘从天竺(印度)带回来的,但从时间上看,这根本没可能,因为玄奘回到长安是645年,而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国是641年,也就是说,文成公主出嫁四年后,玄奘才回到长安,怎么可能这尊佛像是玄奘带回来的呢?


另外的一种可能,则是在玄奘回国以前,就有史官出使过天竺,比较正式的最早是在642年,也晚于文成公主出嫁的时间,再向前推算,就算真的有使者从天竺带回了这尊佛像,以此佛像的重要地位,必然会有及其隆重的仪式迎接这尊佛像,但所有的历史记载中都没有与此相关的内容,因此,这尊佛像的来源很可能另有出处,真实情况也许永远会是一个迷。


不过,对于西藏佛教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这尊释迦摩尼12岁等身佛将永远被供奉在大昭寺中,接受所有信奉他的善男信女们膜拜。广大的信徒也深信,正是文成公主把这尊最荣耀的佛像带给了所有的藏民,汉藏人民之间的友谊一定会绵绵不绝、长久地保留下去。


(四)密宗的主神【本尊】


密宗四部的每一部都有各自的精神宇宙模式,即坛城系統。这个系統由一位密宗主神和一些眷属神組成,主神就是所谓的"本尊"、"主尊"。每位修习密法者都要以一位本尊神作为观修的对象。
本尊几乎都是佛陀或菩萨的变相和化身,大多呈忿怒相、怖畏相,表示神佛以其威慑怖畏的威猛力,摧破降伏种种恶魔,使众生得到解脱。
本尊神分单体和双体像两种,单体像又称单尊像,男性单尊称金刚、明王;女性单尊称佛母或明妃。双体像又称双尊像、双身佛或欢喜佛,指金刚拥抱佛母呈男女交媾状。

时轮金剛

别称:时轮王佛
起源:时轮金刚密法起源于古印度北部的"香巴拉国",大约在公元11世纪时传入西藏。是以时轮来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时,认为一切众生都在"三时"的迷界之中,主张通过自身修行去追求即身成佛。
地位:藏传无上瑜伽密教五大本尊之一,无二续部的本尊神。
形象:时轮金刚的形象复杂,有单面、三面、双臂、二十二臂等多种。标准造型为四面、二十四臂、双足,每面三目,面相愤怒,且四面及诸臂颜色各异。两主臂相交拥抱明妃,并持金刚杵和金刚铃。其余各手持杖、剑、弓等法器。

大威德怖畏金刚

別称:威罗瓦金刚、大威德金刚。
起源:源于密教:"有伏恶之势,谓之大威;有护善之功,谓之大德"的教义。11世纪时已盛行于西藏。
地位:无上瑜伽部五大本尊之一,属父续。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现相,格鲁派三大本尊之一。
形象:大威德金刚有双尊和单尊两种。最常见的是蓝色双尊大威德金刚,九头三十四臂十六足,两主臂拥抱明妃罗浪杂娃。
此外还有红色、黄色的单尊护法神形象。
含义:双尊皆裸形,喻意障不遮覆,远离尘埃世界;明妃表智慧,与金刚拥抱相交,寓意"悲智和合";明妃手持月刀,寓意割断一切有情。
金刚九头表示九部经契;牛头表示降伏阎王;最上为文殊菩萨寂静相;其他各首表镇伏诸魔。
双角代表佛法真俗二谛;赤发上竖代表般若涅槃果位;三十四臂代表八正道、四精进;十六足及足下踏的各种人和禽兽代表八成就和八自在清静等。

上乐金刚坛城

坛城,別称坛场、坛,音译曼陀罗,意为"诸法聚集"。指以土乐成的方形或圆形的土坛,將观修的主尊安置在中央供奉,周围护卫以诸神。坛城是本尊神秘密居处的模型,是简单化了的神界,是为了帮助信徒观修而产生的。藏密无上瑜伽部的五大本尊都有自己的坛城,以供修习者观想。
坛城中心是拥抱明妃的上乐金刚,方形宮墙內是金刚的三十六位变化身和噶布拉碗、莲瓣等法器。宮墙外有二十四个宝瓶,內有宝树和伞盖。四门上方云中飞翔着八位供养天女。曼陀罗圈由八大寒林、火焰、莲花枝蔓、金刚和莲瓣圈组成。坛城上方有六十位尊神,下方有诸位护法。

密集金刚

別称:集密金刚、密聚金刚、秘密佛。
含义:密集、密聚的含义为"三世诸佛之身、语、意三密无別或聚集"。
地位:无上瑜伽部五大本尊之一,属父续。广受藏密诸派崇奉,是格鲁派三大本尊之一,是该派祖师宗喀巴的守护神,东方不动佛的化身。
形象:有单尊和双尊两种,以双尊最常见,且有寂静慈祥、忿怒两种显相之别。图中金剛呈忿怒相,拥抱明妃触金刚佛母,結跏趺坐。右手持金刚杵、法轮、莲花;左手执金刚铃、摩尼、宝剑。
密集金刚还有白色、紅色,展立姿等不同形象,手中所持法器也略有区别,但总体含义变化不大。
法器:密集金刚所持法器代表了一尊统摄五部的理念:鈴杵是东方金刚部之象徵;摩尼是南方宝部的象徵;莲花即代表西方莲花部;宝剑是指北方业部;以法轮象徵中央佛部。

喜金刚

別称:欢喜金刚、饮血金刚、弯刀金刚、具德金刚。
地位:无上瑜伽部五大本尊之一,属母续。萨加派尤重此尊。
形象:有多种变相,常见为蓝色双身,八面十六臂四足,每面三目,主臂拥抱明妃金刚无我瑜伽母,象徵悲智双运的圆满境界。金刚的十六双手中均托持噶布拉顾器,右手钵中分别盛八兽,左手顾器中分坐八位世间神灵。金刚和明妃皆舞立姿,足下踏天、愠、死及烦恼等四魔。
法器:右手钵中八兽是:白象、青鹿、青馿、红牛、灰蛇、红人、青狮、赤猫;左手顾器中八位世间神灵是:黄地神、白水神、红火神、青风神、日神、月神、阎魔死神和黄财神。

马头金刚

別称:马头明王、马头观音。
地位:是观音菩萨为摧破一切众生的无明世障而显现的忿怒相,葛当派修持的本尊。既是佛教六音之一,也是藏密教无上瑜伽部的十一位忿怒明王之一,还被认为是无量寿佛的忿怒身。
形象:藏密中共有九尊马头金刚形象,分別为格魯、萨迦等派所供养修持。这些马头金刚均为棕紅色忿怒相,头、臂数目不同,翅膀或有或无,最明先特徵是头頂鬃毛中有一个或三个马头。

大持金刚

別称:持金刚、金刚大持、本初佛。
地位:被尊为释迦牟尼佛説密法时呈现的形象。是藏传佛教密宗诸佛共主,无上瑜伽部本尊。与金刚萨陲异名同体。
形象:标准形象是戴五叶佛冠,面相慈善,双手持金刚铃和金刚杵,結跏趺坐在祥云托起的莲花台上。
大持金刚还有两种比较常见的形象,一是拥抱明妃的双身像;另一是呈忿怒相的大轮手持金刚形象。

大轮手持金刚

別称:手持金刚、金刚手、大轮金刚手、金刚手大势至菩萨。
地位:是金刚萨陲和大持金刚的忿怒显相,与金刚萨陲、大持金刚异名同体。藏密各派认为其以大势为性,总集一切佛意,故多視为本尊加以修持。
形象:大轮手持金刚形象变化复杂,常见有九尊变化身,有忿怒和平和两相,亦有单尊和双尊的区別。
标准的双尊大轮手持金刚是蓝色身,三面六臂,獠牙衔蛇,怒容可畏。发上立蓝色金刚手菩萨为顶严。两主臂拥抱明妃,右上手持金刚杵,左上手结期克印,下两手持蛇,束虎皮裙,身上缠蛇为饰。脚下踏白色梵天和红色帝释天。
单尊手持金刚有蓝色和红色两种,手势和站立姿势略有差异。
特徵:右上手持金刚杵是其标志性动作。

(五)康巴区藏传佛教的教派及寺庙


中国西南部,有一片美丽富饶而又具有神秘色彩的土地——康巴。康巴亦名喀木,俗称康,亦称康区或康巴地区,是古卫藏康三部之一,主要包括今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全境,以及西藏昌都地区东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北部,青海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南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的部分地区。这里人杰地灵,山川秀丽。那嵯峨峭拔的冰山雪岭,奔涌腾跃的急流大川,澄澈湛蓝的高原湖泊,牛羊遍布的绿色草原;那膘悍粗犷的康巴汉子,婀娜多姿的藏族姑娘,以及那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无不令人耳目一新,心胸坦荡,神往流连。
自古以来,康巴地区就是汉藏商贾频繁往来和兵家必争要地,是内地与边境连接的纽带,藏汉民族友好交往的桥梁,对促进汉族地区与高原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康巴地区的藏族群众普遍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喇嘛意为"无上"或"上师",是人们对藏传佛教僧侣的尊称。喇嘛教是佛教与藏区原始宗教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宗教。公元7世纪以前,藏区普遍信奉苯教。那时人们对日月星辰的变换,对山川的异形,对风雪雷电等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理解,于是产生崇拜心理,把日、月、星、辰以及牛羊等当作神灵来崇拜,逐渐演化为一种原始宗教——苯教。它把宇宙分为神、人、鬼三个世界,对任何不理解的东西都要"祈福消灾"、"占卜吉凶"、"驱役鬼神"。5世纪时,佛教开始传入西藏,但由于当时吐蕃部落还无文字,因而传播缓慢。
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娶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后,佛教从内地和尼泊尔传入藏区。之后,吐弥桑布扎等人由藏王遣往印度求学,返藏以后便创造藏文,翻译佛经,弘扬佛法。8世纪时,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入藏传授佛法。莲花生在藏区建桑耶寺,广收门徒,翻译佛经,弘扬佛法,使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到9世纪初,赤祖德赞继位后,更加崇信佛教,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并校定旧译佛经。佛教在藏区更加繁荣。
9世纪中期,赤祖德赞被俗臣所杀,其兄朗达玛登上赞普宝座。在朗达玛执政的四年里,佛教被禁止。此后一百多年间,雪域高原陷入分裂状态,不少佛教徒纷纷逃往康区,佛教趋于衰落。当佛火快被熄灭时,移居康巴地区的佛教高僧拉钦贡巴绕色等人坚持弘扬佛法,拨燃佛教星火。喇嘛强秋畏和益西派人从印度请阿底峡进藏传教,大兴佛法。于是,藏区出现了宁玛、噶举、萨迦、噶当四个佛教教派。
13世纪,萨迦法王八思巴洛追坚参在元朝的支持下,统一全藏,结束了分裂局面。

14世纪,萨迦教派势力逐渐衰落。正当佛教前途渺茫的时候,佛教信徒宗喀巴从青海来到西藏。他在帕竹政权的支持下,集萨迦、噶举、噶当等派之长,进行宗教变革,创立了以戒律为本,显密并重的新教派——格鲁派。
宗喀巴的格鲁教派教规严格,威信很高,很快遍及西康、青海、蒙古等地。宗喀巴在西藏收了许多徒弟,达赖和班禅都是他的弟子。在五世达赖、四世班禅以前,佛教首脑人物均未执掌政权。到17世纪初,固始汗将西藏政权交给五世达赖,五世达赖又受到清朝皇帝的册封。自此,达赖不仅是西藏的精神领袖,而且成为地方行政上的最高统治者,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
康区藏族在整个藏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藏地方政权为了通过康区进一步加强与清王朝中央的联系,曾不断在康巴地区找寻达赖转世灵童"达赖喇嘛"这个名称,是明朝蒙古可汗俺答赐给索南嘉措(三世达赖)"遍知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的尊号才开始有的。"达赖"即蒙古语"大海"的意思。从一世至今十四世达赖中,康区就曾出了七、九、十、十一等四世达赖。七世达赖法名格桑嘉措,1708年生于理塘,8岁时在理塘长青春科尔寺出家,9岁时被迎至青海塔尔寺供养,12岁被康熙皇帝册封为第七世达赖喇嘛。九世达赖法名隆朵嘉措,1805年生于邓科。十世达赖法名楚臣嘉措,1816年生于理塘。十一世达赖法名凯珠嘉措,1838年生于乾宁。
藏传佛教在康巴地区广泛传播,对康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各地到处寺庙林立,香火旺盛,寺院内终年笼罩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佛像前香烟缭绕,香气袭人。信徒们摩肩接踵,前往磕头、烧香、添油……

藏族群众把藏传佛教作为心灵的寄托衣食住行、言论行为等,无不染上宗教色彩。不少人朝夕念经,祈求菩萨保佑;事无巨细,都要求神拜佛;家家供佛像,人人佩戴嘎乌等护身符;婚丧病痛,离家远行,均请喇嘛打卦念经;房前屋后及山口等,或悬挂经幡,或修建佛塔,或堆置嘛尼堆;有的人不仅每天早晚向西方顶礼膜拜,甚至舍家弃产,一步磕一个长头去拉萨等地朝佛。
在康区,无论寺庙、野外还是家庭里,都可以看到一些佛教信徒手持经轮,口诵经语,终日不绝。经轮里藏有祈祷的经文,据说每转一周,就相当于把里边的经文念了一遍。不少人终日呢呢喃喃,不停地念诵被称为六字真言的"奄嘛呢叭咪牛"。六字真言,也为六字真经,即指六道轮回之门。六道,指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牲;轮回,指众生各有善恶,周而复始于六道生死流转之中。人们相信,只要坚持吟诵六字真经,死后就不会误入地狱、畜牲等邪道。藏传佛教信徒一般看淡现实,信守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来世幸福,重自我修养,忍辱无争,对人乐善好施,不求名利,求来世解脱,进入极乐世界。

康区藏传佛教分苯布、宁玛巴、萨迦巴、噶举巴、格鲁巴五个教派。
苯布,俗称黑教。它在公元7世纪以前盛行于康藏地区,是藏区的原始宗教。苯布中分本地、外来和窜易三派,即黑苯、白苯、花苯三个分支。黑苯和花苯提倡血供,即杀死生物以血肉供神,与佛教"不杀生"教义相违,因而逐渐被淘汰。白苯不采用血供,后又受佛教的影响,成为藏传佛教的一个教派。
苯布的宗教活动主要是"祈福穰灾","占卜吉凶","崇尚咒术","驱役鬼神"。苯布对康区最大的影响是"诅咒冤家"。有些地方经常以宗教仪式驱鬼咒人,就是受白苯的影响。德格印经院有三种苯布的经板。过去有些人家虽不学白苯,却买这三种苯布的经典存于家中,每年请高僧诵念一遍,以为这样不仅可以使冤家蒙受损失,而且可以驱逐鬼祟,人畜不生瘟病。
康区至今仍有不少苯布教徒,尤以德格、高寺院,亦是白苯的最高学府,无论康、藏、川、青欲求深造的白苯教徒,皆到地金寺求学,考取"众绕觉"(相当于格西学位)。
宁玛巴,俗称红教。白玉县的噶拖寺是康区第一座宁玛巴寺庙。宁玛派以此寺为据点传授佛经,在历史上曾起了很大作用。约9世纪时,藏王朗达玛禁佛,焚寺杀僧,当时有许多西藏的佛教首领纷纷逃到甘孜地区避难。"毁法期"一过,西藏许多僧侣又到康区学经。这里成了宁玛派复兴的根据地,盛极一时。
宁玛巴偏重密宗,崇信密咒,与当时奉行"新法"的其他教派相对立。它是莲花生所创的教派,因僧侣皆戴红帽,人们据其帽色称"红帽派"。

萨迦巴,俗称花教。创始人滚却结布有感于宁玛巴娶妻饮酒,极端腐化,即思整顿佛教,在后藏建萨迦寺,收徒讲经,自主一说,大弘佛法。
元朝时期,萨迦派势力最盛。元世祖忽必烈封该派法王八思巴为国师和总制院事,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及藏区行政事务。八思巴在康区境内积极活动,加紧开辟萨迦派传教处所,削弱宁玛派势力。他把德格更庆寺作为萨迦派根据地,又在康北重镇甘孜打金滩处亲自立寺,并塑元朝皇帝忽必烈的护法神"定棍保"。此后,八思巴还在白玉县建郎甲寺,在道孚县建弥勒寺。
萨迦派偏重"唯识",主张"宇宙万象,皆心识所变现"的理论,重视"因明",以互相辩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萨迦派在康区只开放教权,不开放戒权,严令萨迦派寺庙僧众到后藏萨迦寺受"比丘戒",以便维持主从关系。

噶举巴由玛尔巴创立,支系众多。南宋时期由都松饮巴传入康巴地区,德格境内的八邦寺是康区噶举派最大的寺庙。康区内噶举派教徒欲求深造者,多到此地学经。
噶举巴注重密宗,钻研吞刀吐火,肉体飞升。以后喜酒色财气,养成学经不重经、学律不重律的风气,每况愈下。所以康区噶举派教徒数最少。噶举派放任教权,寺庙无正式讲经院,私人讲学之风颇盛;而对戒权控制较严,只开放"沙弥戒"。受"比丘戒"须至后藏楚菩寺,未受"比丘戒"者,不能当执事喇嘛。
格鲁巴,俗称黄教。15世纪初,藏族僧人宗喀巴针对其他教派戒律不明、僧俗不分、胡作非为的情形,对藏区的佛教进行了改革。他主张严明戒律,提倡苦行,不娶妻,禁饮酒,戒杀生,教义偏重"显宗"理论研究,僧侣要学完显宗各法之后才能去学密宗。这个教派的喇嘛都戴黄色帽子,穿黄色袈裟,因此称为黄教。

在格鲁派鼻祖宗喀巴的主持下,拉萨兴建了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三大寺院。色拉寺建成后,有一个叫江森喜饶的康区喇嘛在这里学法,学成后返回昌都,建立了强巴林寺。强巴林寺第二任帕巴拉的弟子很多,他们相继前往康区其他地区传法讲经。自此,康巴地区的黄教寺院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1580年,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在理塘修建了康南第一大寺长青春科尔寺。1662年,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派弟子昂翁彭措在甘孜等地建大金寺、甘孜寺、白利寺、灵雀寺等13大黄教寺庙。1729年清朝雍正皇帝派人在乾宁建惠远寺,迎请西藏发生叛乱而无法回藏的第七世达赖格桑嘉措住于寺中。章嘉国师登坛说法,学经者云集,朝拜七世达赖者络绎不绝。1838年,十一世达赖凯珠嘉措生于乾宁,惠远寺又盛极一时。
康区喇嘛寺庙的组织大同小异。全寺总称为"大招",大招下设"中院",以下分若干"康村"(即小院)。每一康村推举首领一人,名"康村格",三年一选。又由众康村格在格西或有能力又熟悉经典的大喇嘛中推举堪布一人,主持全寺。堪布在寺庙里权力最大,一般三年一任。堪布之下,设五职分管寺庙各项事务:一设相卓一名,汉称管家,专管寺内财产及收支。二设格戈一名,汉称铁棒喇嘛,由活佛、格西、堪布指定,三年一换,负责监督勤惰,维持寺规及惩处之责;另设格约一人,为维持秩序的弹压执事。三设翁则一名,汉称掌经喇嘛,推选后不定年限,专负领头诵经和解释疑义之责。四设充步一名,每两年选一次,或由寺庙辖区的富有商人充任,专负全寺经商之责。五设阙吉一名,汉称法神喇嘛,专负占卜、解疑之责。
(六)神秘的灌顶与坛城 

百度灌顶:灌顶,梵文为「Abhişeka 阿毗晒噶」,有「驱散 」及「注入」之含义,也可以翻译为「授权」。灌顶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宗教仪式。

单看这样的解释,很多人还是搞不明白,到底什么是灌顶?
其中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汉传佛教中没有灌顶,因此,很多人都会感觉灌顶似乎很神秘。

要说清楚灌顶的含义,我们还是要回到佛教传到西藏最初的那个时代,这里有二个关键的时间点,一个是莲花生入藏的八世纪,一个是西藏佛教后弘期的开端十世纪。
我们写过一篇关于西藏密宗起源的文章:《怛特罗瑜伽 | 瑜伽女 | 密宗及度母的由来》,相关内容不再重复,直接给出关键词:最初传入西藏的密宗,在印度被称为“佛教怛特罗”。
怛特罗兴起于五世纪,是一种印度瑜伽,随后快速发展,这个时候,佛教在印度已经有差不多1000年的历史。印度的宗教虽有区别,但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各派宗教经常会出现彼此借鉴融合的情况。
瑜伽是最注重修行的印度宗教,相对来说,佛教在修行的具体实施上是略有欠缺的,于是,公元六世纪、七世纪时,佛教吸收了怛特罗瑜伽跟修行相关的一些内容,由此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佛教怛特罗”,莲花生大师正是修习“佛教怛特罗”的高僧,他进入西藏后,带去的也一定是“佛教怛特罗”。
怛特罗文化实际上是从印度宗教传统中的苦修地尸林(坟场)中衍生出的一种亚文化,因此带有很强的尸林文化特点此教派注重仪式,但一般采取秘密集会的方式与外部世界保持距离,使用的仪式道具有时使用了一些在坟场易得但常人难以理解的东西,例如颅骨作为颅骨碗、人的胫骨等。另外,怛特罗宗教认为通过性行为可以使人类灵魂和肉体中的创造性能源激扬起来,但其最终目的则是通过这种修习来达到心灵的宁静。

很多人在西藏寺庙的唐卡中看到过尸林修行、坟场、人的头盖骨等“恐怖”的内容,实际上这些都是怛特罗文化中的东西,包括汉传佛教中没有的欢喜佛,也是出自怛特罗瑜伽。

通过上师(guru)的指引,修行怛特罗不但能完成向灵性的转化,同时也能获得长生、飞行术等世俗意义上的神通。

修习怛特罗瑜伽是一定要通过上师传承的,上师给弟子做指引,在佛教怛特罗中,就叫灌顶。

在藏传佛教中,这种仪式被称为仪轨。而“做指引”的方式,也就是灌顶的仪轨,有很多很多,在西藏佛教中,灌顶都是秘密进行的,西藏佛教被称为密宗,这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灌顶在印度瑜伽中延续至今,之前看过一本书,是一华人写的,他记录的灌顶仪式是这样的:他进入上师的房间,坐在上师边上,上师在他的右耳低声说出一段咒语,然后他走顶礼膜拜上师,灌顶就完成了。

这段咒语我们称之为“密咒”,据说每个人的密咒是不一样的,上师告诉弟子这段密咒后,弟子是需要用一辈子来修念这段咒语的,如此才能获得大的成就。

藏密灌顶的方式有很多,这里就不展开了,毕竟,这些都是“秘传”,平常人是无从知晓其中的奥秘的。需说明的是,灌顶在密宗中极为重要,如果一个人立志修习密宗,其标志就是找到一位上师为其灌顶,否则是无法入这个门的。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坛城。

坛城梵文叫作曼荼罗(梵名 mandala,藏名 dkyil-hkhor),在古代印度,原指国家的领土和祭祀的祭坛。密宗中,坛城是"菩提本质之佛自证境地",换言之,就是佛、本尊等神灵的法界宫殿。据佛教经典记载,坛城"若从自证上言之,则为无量福智功德聚集之所;若从化他上言之,则身语意三无尽庄严悉获圆满",因此,坛城修法倍受藏传佛教修行者的青睐。
佛教高僧大德常将坛城作为观想对象,以使自身能够"轮圆具足"、"即身成佛"。而在浩如烟海的坛城修法中,约12世纪时印度大师无畏笈多编纂的一套三本文献最为得到藏传佛教各教派的重视和推崇
其第一本叫《金刚鬟》,详细描述了如何建立坛城的技术细节和步骤;第二本《圆满瑜伽鬟》,描述了如何在各个坛城中安立本尊;第三本《谷穗之光》,讲述了闭关期满后的火供仪轨。每个坛城都包含有5至634位本尊,《金刚鬟》中共表述了42座坛城。前两部密教经典所形成的金刚鬟坛城修法曾被后弘初期著名高僧喀切班钦传入西藏,并进行了三次教授,同时期的恰译师也为这部典籍的译传作出了重要贡献,后另有高僧加入3座,遂一共有45座坛城。

如果我们做个比喻,坛城就类似于打仗列的阵,道教施法的祭坛,在西藏佛教中,在坛城中修习密宗是最高的仪轨,每座坛城中的本尊都是不一样的,包括修习者坐的方位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这些具体的安排均需上师指导,为不传之秘,未经灌顶的人切勿自行修学,而应寻求上师的加持、灌顶和口传,这也是藏传佛教"密"之所在。

回到本文开头部分,公元八世纪传入西藏的是“佛教怛特罗”,到了十世纪,也就是西藏佛教后弘期的开端,那时印度最流行的是无上瑜伽,于是,第二波传入西藏的佛教就是无上瑜伽部了,其虽然与怛特罗瑜伽有所不同,但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这就是西藏佛教与汉传佛教区别如此之大的原因。
到了十三世纪,佛教在印度本土基本消亡,佛教怛特罗也随之绝迹于印度,西藏就成了其唯一被传承下去的地方,最终促成西藏佛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藏密系统,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密宗。
(七)辨经与因明
西藏的很多寺庙里都有辨经(活动),很多去西藏旅游的朋友会把其作为一个旅游项目去观摩,那么什么是辩经呢?

辩经是藏传佛教中相当独特的一环,在藏语中被称为"切措",意为佛法辩论,它来自于佛教五明中的因明学,从印度传入藏地,经过历代僧人改革逐步完善,形成了今天的形式。
每年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大辩论,每期一个月,学生们需要自筹安排生活如准备酥油粉粑背水捡牛粪,辩论期间由堪布指导由不同班的学生对辩。
辩经的形式有一问一答也有一人立宗众人质疑,提问者站着的为攻方,回答者坐着为守方,提问者站着做出抬击掌等动作都有深刻的含义,提问者每次提问都要说一个"底",然后将右手高高扬起,随后和左手拍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来,那一声"底"相当于开启智。
辩经的含义: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他的心咒是"嗡阿热巴扎拿底",象征启请文殊菩萨开启我们的智慧,高扬右手象征着文殊菩萨就在我们的身后,两手相击有三层意思,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万物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清脆的响声击醒心中的智慧和慈悲,右手拉回是象征智慧和善念解救众生于苦难。

我们发现,汉传佛教中并没有辨经这种“比拼智慧”的行为,比如禅宗,流传下来的仅仅是一些“禅宗公案”,五祖弘忍在选衣钵传人的时候,也只是叫众弟子写偈,并没有面对面针锋相对的辩论环节,由此可见,辨经确实是主要在西藏佛教中存在。
主要原因是,西藏佛教很注重佛教五明中的因明,我们通常称之为“因明逻辑”,至于如何讲逻辑,这是需要大家彼此辩论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此“辩论”的习惯,则主要来自印度宗教。
那么,西藏佛教为什么这么注重因明呢?下面主要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之前我们说过,西藏佛教的实修部分,主要参考了(怛特罗)瑜伽的修行方式,包括灌顶、坛城、火供等都有严格的仪轨,那么,其佛理的部分,是从哪里来的呢?
还是要回到西藏佛教开始的阶段,西藏佛教远比汉传佛教开始得晚,玄奘从印度回国(645年)前四年,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国(西藏),西藏佛教得以“启蒙”。
当时印度最流行的是大乘佛教,其分为两大主流派别,那就是中观派及瑜伽派,玄奘属瑜伽派,回国后开创了中国的“唯识宗”,他翻译了大量的经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流传到了西藏,因为,当时唐朝是吐蕃的宗主国,关系相当融洽,彼此往来频繁。因此,注重因明的唯识一系成为西藏佛教佛理部分的主流,这就是西藏佛教中会有辨经活动的主要原因。
反观汉传佛教,唯识宗由于太注重晦涩难懂的因明逻辑,因此很难在内地得到推广及传承,唯识宗只传承了约三代就逐步走向消失,崇尚“顿悟”的禅宗的发展却异常顺利,最终一花开五叶,成为当时中国内地流传最广、最被推崇的中国佛教中的一支。
汉传佛教中,《金刚经》用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他是龙树中观学派的支持者,因此,他的译本中充满着般若智慧,西藏佛教用的则主是玄奘的译本,而玄奘属于瑜伽派,因此,两个译本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西藏高僧在开释《金刚经》的时候,大都用的玄奘的版本。
(八)追根溯源善知识,小结篇
去年七月份一连写了七篇西藏佛教简史,最后的第八篇,作一个小结,这个系列的的文章就算完成了。
基本思路是按“简史”的样式写的,实际效果则是“简之又简”了,相比三年前的《金刚经》解读26论,《西藏佛教简史》理应至少也写个十篇以上,但只写到第七篇就结束了,其中的缘由,确实是有必要作个说明的。
实际上,二年前我对西藏佛教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毕竟之前听到的学到的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汉传佛教的东西,当时,只知道藏传佛教跟汉传佛教区别很大,但到底有哪些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这二个主要问题,我并不知道答案。
于是,就去查阅了很多的资料,每周我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或许,这就是“善知识”的缘起。
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追根溯源,即去寻找一件事物的本源,然后,我发现西藏佛教的根在印度,于是,搞清楚印度佛教的传承历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西藏佛教从重修行的密宗开始,后加入重佛理的显教,第一个发展期由莲花生大师主导,第二个发展期由宗喀巴大师开启,而贯穿其中最核心的要义就是瑜伽,密宗以怛特罗瑜伽作为修行的主要方式,显宗以大乘佛教的瑜伽派作为主要的佛学宗旨,最终显密合一,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西藏佛教

上述短短约百字,就基本上解答了西藏佛教的“溯源”问题,此乃本系列文章的核心内容,其余部分则均属细枝末节的表述,主线说清楚了,小功告成,遂决定收笔。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无涯,则善知识就显得更珍贵,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添加善知识的过程,了解了西藏佛教,对汉传佛教也就多了一份理解,对印度宗教更是多了一分敬畏。
希望我们公众号能给朋友们带来更多的善知识,多谢阅读,欢迎分享
- End -

不一的奇谈怪论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解毒针
不一的奇谈怪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