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禹说:“我的心愿是平平安安,等孩子留学归来。”
杨主任感慨道:“孩子懂事、优秀就是最大的欣慰。你啊,抗癌第8年了,咱们治疗的苦没白受。”
他们你一句我一句。黑夜中,两个大男人卸下一天的疲惫、卸下心防,这一刻杨主任不是医生,老禹不是患者,他们像老朋友一样无所不谈。
01
曾经是医生,现在是肺癌患者
老禹,河南驻马店人,是县城里的一位外科医生。性格开朗,和妻子有2个孩子,一家人平淡而幸福地生活着。
2015年8月的某一天,老禹腰痛难忍。他随即前往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影像学检查显示腰椎无异常,但胸部纵膈淋巴结肿大,肺部有一个周围型的包块。
大夫告诉他是肺癌,可能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正是年富力壮之时,同行的诊断让他深受打击。从医多年,他深知患者本人绝不能放弃任何可能的希望。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禹先生和老婆商量去了北京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求医。
图片来源:摄图网
02
为了活命,他用了很多治疗
在北京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他又做了一遍详细的检查,于8月19日正式开始治疗。这次的治疗方案几乎用上了全部的“武器”,将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一个都没有落下。也正因为这样的治疗强度将老禹的身体折腾得不行,但他心里舒坦了不少,有得治就是好事。
手术和病理
开胸手术后,得到了术后病理结果:右肺腺癌,纵膈淋巴结有转移,基因检测发现他携带EGFR基因突变,自此便开始了术后放化疗和靶向治疗。
术后化疗、放疗、靶向治疗
术后大概一个月,老禹开始了第一次化疗。他说:“医生告诉我,全世界的化疗方案都是一样的”,意思是老禹没必要大老远跑去北京,但老禹觉得,既来之则安之,就在这里化疗吧。
四次化疗完成后,他于次年1月5号又做了50次的胸部放疗。在完成胸部放疗后,老禹开始吃国产的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埃克替尼。
03
脑转移灶消失后又“东山再起”
第1次遭遇脑转移
已经纵膈转移的肺癌想要完全控制住,还是太难了。哪怕进行了如此充分的治疗,在2017年的年尾,禹先生还是摸到了颈部的肿大淋巴结。他心想,完蛋了!
颈部的淋巴结肿大,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这可能意味着肿瘤转移了。果不其然,2018年1月在北京复查时发现了转移,但比淋巴转移更为严重的是,还发生了脑转移!这时埃克替尼已经完全不起作用了。
当时医生建议老禹,可以尝试服用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奥希替尼,因为奥希替尼可以通过血脑屏障,有效控制脑转移。医生让老禹先做基因检测,但是之前明明用手术组织已经检测出过EGFR基因的突变,这次抽血居然抽了四次却什么没有检测出来!
一而再再而三的阴性检测结果使得医生无法建议老禹使用靶向药,脑转移灶却抓住这样的机会乘机而上,老禹头疼症状越演越烈,医生无奈下让他先盲吃靶向药看看效果。
3月16日下午一点多,老禹去了一趟药店,出来时手上拿了一盒五万三千块钱靶向药。药很有效,当天下午四点,他的头疼就缓解了。用药后他又到河南武警医院做了一次脑部伽马刀放疗,最终,脑转移灶消失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第2次遭遇脑转移
2019年脑转移灶再次出现,这是他脑转移瘤最严重的一次。
为了控制肿瘤,河南省肿瘤医院的医生让老禹做了七次全脑放疗。
放疗虽然有效,却诱发了脑部水肿,肿瘤压迫加脑部水肿,导致老禹头部晕眩疼痛,眼睑水肿,右侧肢体暂时瘫痪。可能是脑子里语言中枢也受到了压迫,老禹陷入了一种很奇怪的状态,他无法描述出自己的想法,描述出来的话也完全不是自己想说的,他表里不一了!
当时那种无措的感觉给他留下了阴影,他深刻感受到什么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为了缓解水肿,医生给老禹加上了可以减轻水肿的贝伐珠单抗,持续使用贝伐珠单抗配合化疗,老禹的症状最终稳定下来了,直到八月份结束化疗。
04
亦师亦友,共同对抗靶向药耐药、多处转移
第3次遭遇脑转移
2020年4月份,老禹脑部又出现了一个转移灶,此时他已经转到河南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杨主任手下治疗。
说来缘分这东西就是妙,早在十年前,老禹和杨主任就有过浅浅的一段师生关系。十年前,老禹去驻马店中心医院进修学习,当时杨主任正是他的老师。
每次老禹来住院的时候,都会去找杨主任聊天。杨主任上夜班,老禹就陪在旁边聊聊天,他们像朋友一样聊聊家常、共同探讨病情、治疗方案。
杨主任给他在口服靶向药的情况下加了贝伐珠单抗,维持了六个疗程的病情。到了2020年10月,又做了一次伽马刀,将脑部的转移瘤解决掉了,自此,脑部的转移终于告一段落。
遭遇多处转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句诗有时候用来形容癌细胞也很贴切,贴切到令人无可奈何。
在脑部的转移瘤之外,2020年的4月份,老禹出现了两肺结节,肝内多发囊肿等疑似病灶。2020年12月份,老禹病情又进展!肺部、骨头、盲肠多处发生转移。此时杨主任建议老禹尝试在肺癌已有临床数据的免疫治疗,迫于药物昂贵,和杨主任商量过后,他选择继续吃靶向药控制。
上腔静脉综合征、靶向药耐药
直至2022年,老禹症状逐渐严重,出现的上腔静脉综合征使脸部水肿更加明显,肿胀得连躺都躺不下,靶向药基本耐药。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此时免疫治疗已经进入了医保,老禹就在杨主任的建议下使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他们都知道免疫治疗是没有办法之下的选择,能不能起效谁也不知道,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深一脚浅一脚。
幸运的是,这一次的治疗方案是有效的!老禹脸部肿胀的症状逐渐减轻,到五月二十四号出院时,盲肠的病灶已经消失了基本有五分之三。
杨医生说:“他是我在从医过程中,见到的肺癌晚期患者中活得最久的一个。他能长生存,原因并不是单一的,但最重要的是他的心态很好,对治疗有信心,能够坦然的接受癌症晚期的事实。”
病情控制住之后,老禹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甚至还回到自己所在的医院上班,偶尔跟其他病人聊聊天,空闲时间逛逛街。七年的癌症生涯里,他经历了多次病情进展,面临着数次生命选择,幸好,他都选对了。
那些常人不能想象的苦难被他抛之脑后。取而代之的就是那句——“每天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那就开心过好这一天。”
抗癌是一件长途征程,希望大家在适当的时候歇一歇,喜欢本文的觅友请顺手点个“在看”吧,漫漫长途,你我同在,祝抗癌成功!
肺癌
相关好文
《70岁确诊肺癌被判定只能活5个月,凭借一代靶向药她活过了13年》
《70%的肺癌患者都有用过的治疗方案!但接近50%的患者不知道它能帮助实现肿瘤治愈……》
声明:文章来源觅友经验,觅健经授权发布。文中内容仅为觅友个人观点,不同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同,治疗经历仅作学习交流。下载觅健搜索“清脆的大葱9455”可以与作者交流,还可以看更多抗癌经验。
内容制作
文章授权:杨光华、禹兴业
封面图片:稿定设计+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互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