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朴的画一个轮廓
在杜鹃声里,我们今年又游了四塘。
四塘在四川巴县土主乡,离土主场不过四里吧,那里是一块较平坦的乡村原野,有一条碧清的河,河的两岸被森林夹住,河是弯弯曲曲的,有一座六孔的石桥。
这一带清旷而幽秀。想不到在这清旷而幽秀的平野,隐藏着一个无比的雄奇,那就是四塘的大瀑布,无名英雄的飞雪岩。
飞雪岩是一座虽不高而雄,虽不大而奇的石岩,河水平铺流过这石岩,从很宽的面积流去,忽然流到岩的近处向下直倾,岩的一端是削立垂直的,因之河水立刻变成了瀑布,挟千军万马的力量,狂奔而下,飞珠溅银,震若雷霆。
忆前游
在这次以前,我曾陪同张文白将军[1]和他的舅父洪子远[2]老先生游过四塘两次,一次是在大雨后,瀑布的声势来得格外浩大,我们站在很远的地方都被飞沫的濛濛细雨将衣襟沾湿。那时还没有修堰,水势可以横冲直撞,一泻无遣;一次是在一个晴天,大堰才刚始修筑,水的派头也还不小。我们在那时,曾举行了桥头小吃与树下野餐,极其愉快。洪老先生又是文白先生的蒙师,文白先生请他出游,两次都是邀了我,大概是因为我喜欢游览名山大川吧。
我写了几首小诗刻画了当时的游踪:
飞雪岩前细雨笼,奔腾澎湃荡天风。
谁将旋转乾坤力,小试荒岩断涧中?
一派雷霆震耳聋,银涛珠溅万缘空。
临川欲逝宣尼意,可有微波化巨龙?
片云催雨雨催诗,松影波光入画时:
一种心情宜远眺,二分境界在凝思。
以上素描飞瀑和观瀑的感念和境界,以下记我们的同游:
茅檐杯酒对江潮,仙骨珊珊鹤发飘;
邀得将军来小饮,千秋佳话四塘桥。
四塘桥确实留了一个难忘的纪念,难得张将军微服清游。
修禊的故事
古人当在三月三这一天,就是每年上巳这一天,到郊外水边修禊。修禊本是一种民间习俗,初不限于文人士大夫所为,可以说是一种最好的户外运动,而且还有其他珍贵的意义。
这个风俗在最远代的春秋时就有了,汉魏以降,尤其普遍。为什么一定要到水边?是因为要把尘虑洗干净,滤清一下灵魂。又为什么一定要采香草?是因为要把自己的人格芬芳化,端正人类品格的典型。用意是很深远,很高尚,是一种教育。
远在前年去年吧,我们住在乡村的几个朋友就想籍三月三这一天来修禊一次,大家理想中的目的地就是四塘,就是飞雪岩前。
准备经过
神圣抗战已入第八年代,我们从远方不期而集的几个文友,以及和我们常来往过从的一些地方人士,乘着春和景明之时,相约为一次兴高采烈的户外运动,籍以恢复工作的疲劳。于是就由代表地方人士的伍瑶笙,李述谦,熊挹清,诸君与我们政治部的同事夏维海、易声伯,和我来发起,邀约同人,聚餐四塘。
我因入城,特地去请梁寒操[3]先生参加领导这一次壮游。梁先生正在百忙之中(策划六全大会),允诺尽可能地抽暇下乡。我在先一天,四月十三日就赶回乡,准备十四日(即旧历三月三)出游。
负筹备总责任的是李述谦君,他比我更先一日下乡。这次游程的有秩序及美满,大家都认为他是“劳苦功高”了。
何有于兰亭?
游山玩水是小事,籍行工作疲劳也是小事,这次发起修禊的意义,尤不是迷恋古人,而在沟通军民的声气,提高地方文化水准,促进自治建设,并以作时事宣传,使一般知识分子认识当前所负的任务,效忠国家。
事前,公推我写了一篇小序: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即古历乙酉三月三日上巳,同人修禊于巴县土主乡四塘飞雪岩前,题名镌石,永留纪念。远在春秋,世俗即于是日,採兰水畔,拔除不祥,所以滤清灵魂,芬芳人格,用意至善。而自兰亭一序,抒悲观之情调,视死生如虚诞,两晋以下,遂夷为文人雅士闲散放浪之所为,不亦谬乎!今圣战方酣,中兴在望,士有顶天立地之志,人怀忠党爱国之思,蠲八载之辛劳,复千秋之盛举。春明日暖,水抱山环,象征胜利之临,乃在旦夕。明年集会,应在紫金山下,玄武湖边矣。易君左谨志。
从这一篇小序里,也可看出我们这次集会的主题。
一张最有趣的名单
我和秋慧兴桂及陈应庄君从远距四塘二十里的家——西永乡冉家湾——步行前往。这是一个微云半晴天,郊游好天气。一气走到土主场,稍憩于一个茶馆,便约游伴同往。
这天的签名簿上一共写了四十人,虽不一定是“群贤毕至”,可真是“少长咸集”[4]。我不能而把这些参加郊游的人名写下来:
费均甫、熊湘怀、张广渊、宁墨公、伍瑶笙、易君左、郭麟、江铎、陶天相、龚孟贤、梁行素、彭可健、周霁光、陈应庄、崔傑勋、余毅恒、李述谦、张钧陶、徐绍清、胡绮琴(女)、谢爱群、周惠芸(女)、李西航、周期伯、陈维扬、熊维藩、张介生、王渊如、罗汇泉、张宏志、瞿德元、熊挹清、瞿渊、张志友、熊秋慧(女)、任兴桂、李仁抚、李仁声、李仁育、徐德元。
这题名,大致是“序齿”,依长幼的次序,年纪最大的是七十老人的费均甫先生,他是土主乡的耆宿,年纪最小的是半岁婴儿的徐德仁,由他的爸爸徐绍清君代签。这个最小的朋友长成了再游四塘,一定可以看见他自己,和我们三十九人的题名早已刻在这飞雪岩的石上了。
这四十人群,包括了许多不同的籍贯,不同的职业,和不同的年龄。但大部分是政工同志和乡下老百姓。就中王渊如君是土主乡的乡长,翟渊是西永乡的乡长,张介生君是巴县县政府的指导员。
三块残碑
堰的修建有利于水利,可是不无影响于大瀑布的壮观。四十人到了大飞瀑前就太渺小了,太微弱了,瀑布的声势是何等浩大,色是何等光彩,而力是何等强劲。四十人到了大飞瀑前就散开而冲成了一块一块的碎石,一点一点的浪花。
我孤清地只有一番心思。
我惊喜地找着了宋人的摩崖,还有,明人的摩崖。
爬过乱石和激流,上了高岗,岩石显然风化,然是却令人珍重地去抚吊。辨别那残篇断字中所蕴藏的深邃的意义。
先看两块相傍的宋碑,一字一字的顶着近视眼镜去抄:
(缺)毛女节吴丁东郎同游(缺)凛然古文更其俗名为(缺)而不可得(缺)岩(缺)不识岁月可谓(缺)点滩之曲水流觞前人游之后人不忘再世(缺)石莫市乡之(缺)后人林相饯送(缺)州以西南夷侵边粹父自霜台移节西(缺)淳熙八年正月廿七李沂欲相大书(缺)
这是第一块碑[5]。
(缺)岩自二冯而后未有名胜之(缺)难以来罕修禊事之典余公镇蜀之九年几淳祐辛亥太(缺)有(缺)民物熙然灯前三日何东叔(缺)侯彦正会亲朋集少长两游岩下酒酣笔纵磨崖大书以识侯君(缺)
这是第二块碑。碑文因年久剥蚀,不可卒读,但大意还可明白。证实古人至少在宋时还有人在此郊游修禊。然而这两块残碑上所刻画的,另有重要的意义留存而涌现,那就是第一块碑上的“西南夷侵边”和第二块碑上的“余公镇蜀”。原来余公的“余”字也剥蚀了中间一小直,被我们认为“佘”公。
这天回家后,我把新印的巴县县志翻开一看,喜的是载有“飞雪岩石壁文”。
第一块碑是:
里中民毛安节李沂冉星(缺二字)舒史丁东耶同游者何肃异其形势凛然故更其名为飞雪岩(缺四字)而不可得岩函数百丈飞溅(缺三字)识岁月可谓(缺)无因是沂(缺)欲(缺三字)滩之曲水流觞前人之好事者(缺三字)游之后人不忘再世之旧相(缺三字)高宿名英邑乡之俊彦皆先(缺)交云后人林相饯送于栖真洞回州以西南夷侵边故也冯晋粹父自霜台移节淳熙八年正月二十七日录(缺)李沂欲相大书(缺三字)而沂深刻之亦可谓好事也
第二块碑原文是:
飞雪岩自二冯而后未有名胜之游蜀难以来罕修禊事之典大帅余公镇蜀之九年岁淳祐辛亥太平有象民物熙然灯前三日何东叔季和侯彦正会亲朋集少长而游其下酒酣纵笔磨岩大书以识岁月时何明甫原履君惠老(缺)正(缺)杰侯安道征官鱼梁刘智叔酒官古汾何君玉同游何祥麟时老侯坤文侍行
若与我前抄的比读,最是有趣。按王应熊巴县志古迹门载淳熙八年状元冯时行纪游,里人李沂为之刻壁,日久残蚀,以上原文,即根据王志。王为明人,至今数百年后,碑更残缺,无人保存。而我所引为注意的,还不是当时游宴情形与我们这次很多仿佛,而是当时正当“西南夷”侵边,而现在是“东夷”入寇,余公就是南宋民族英雄余玠,有他而后蜀始保全;和尚原一战,寒金酋的鼠胆,追怀往烈,能不凛然!
此外,离宋刻不远,还有一块更残缺的明碑和一块完整的清乾隆五年的长碑[6]。明碑的字据我这近视眼(美国新任大总统杜鲁门也是一个近视眼)看:
崇祯己卯春望日小隐王非(缺)熊始来观(缺)中景(缺)写(缺)之(缺)
简直名其妙了,南明的文献流落到这里[7],也何能无感?
一束新诗
我被包围着,当场挥笔写了许多诗条。有几幅是写我这次清游的口占腹稿:
声声杜宇留春住,杜宇声声即是春;
人世许多烦恼障,一齐交付四塘滨。
倒晚天河力万钧,神工鬼斧凿难成。
前年曾伴将军至,今日岩前洞有名。
啸傲云山四海空,老天于此造沙龙;
宋镌明刻摩娑遍,千古吾侪占上风。
游人倒影四塘田,春挂茅檐翠柳尖,
独立石桥无一语,咆哮宝剑石将穿。
(四塘桥下正中一孔悬有铁剑不可不看[8])
狂涛骇浪卷膻腥,昨夜西方坠大星;
我辈昂藏怀壮志,流风迥异永和型[9]。
难得是人未到而诗到的梁寒操先生诗,特用宣纸写寄来的:
丑虏颓运真末日,义师浩气犹朝阳。
凯歌指顾出三峡,禊集今朝来四塘。
西蜀岂唯号天府,山川供眼皆文章。
迁此抗战已八载,合散积忧抒清狂。
坐看远巘赏雄瀑,何妨一醉拼千觞。
书生愧未习军旅,唯有报国心悠长。
诸子各有笔如椽,应多佳句掏诗囊。
祓除不是吾曹事,共倾心力兴新邦。
夏历乙酉上巳,维海君左瑶笙述谦挹清诸君,发起禊集四塘,以事牵未赴,赋此寄奉,藉佐诗兴。梁寒操。
即席吟诗的佳句特多,只能节录了。如土主乡耆宿熊湘怀老人的一律:
一拳截断锁江隈,力障狂澜何壮哉。
涧水势同飞絮落,溪风声送雪花开。
悬岩湍激常疑雨,乱石涛奔似走雷。
雅集终输谋溥利,惜今池在不流怀。
他是赞成修禊,更赞成修堰。发起人的夏维海君,因公忙人未到而诗亦未到,易声伯君人未到而诗早到:
除祓流风在水边,天和容我耸诗肩。
迥觞喜泛千杯酒,柱杖还添众绿缘。
聊借清泉洗白汗,且拍高士共吟權。
落花满径不归去,三月春深催杜鹃。
画家而兼诗人的龚孟贤君拔笔赋诗二首,兹录其一:
卒卧四塘春色阑,轻风吹梦到江南。
奔雷声响山前瀑,如雪花飞剑影寒。
弱水未能浮巨筏,悬崖始可现奇观。
祝君怒吼东流去,冲破长河水底滩。
青年的词学研究者余毅恒君的诗颇豪壮:
飞泉万仞走山偎,鼍鼓声声亦壮哉。
风骤雨疏帘影动,神怡心旷浪花开。
洪流到此飘奇雪,空谷传来有巨雷。
别有豪情胜余子,仰天长叹酒千杯。
老将宁墨公先生诗兴泉涌,得句独多,而自称“后学”,兹录一律:
天丧斯文万仞边,妖氛蓦地滞吟肩。
流觞空忆兰亭序,野宴同联翰墨缘。
谁挽狂澜奠坤轴?愿教杯酒释兵权。
山鸣谷应飞狂瀑,乱点浅红对杜鹃。
墨公先生又合并了未能同游的陈元直君一首,并存于此:
始出千重嶂,奔雷势欲加,
难平讵孤愤,赴壑似长蛇。
西蜀鹃声厉,南园日影斜。
水随心共远,且夕到京华。(陈)
缩影似三峡,深幽孰与加。
晴波浴白鹭,银汉动苍蛇。
十丈晶帘立,千重玉屑斜。
胜游不可再,泉石自清华。(宁)
李述谦君的一首是:
四塘飞瀑溅云英,禊集骚人载酒行。
文藻千秋留胜迹,风流此日寄高情。
八年丧乱伤今古,百战沙场奋死生。
除祓只因隆国运,明朝花落会东京。
交卷较晚而意境甚美的是伍瑶笙君:
岩上雪花大于斗,岩下水声蛟能吼,
激湍澎湃若奔雷,怪石嶙峋何壮哉。
山耸翠兮水蕴绿,雄秀地图好一幅,
山水之间灵气钟,自有贤豪应运出,
斑剥犹得读碑记,攀岩步石寻坠绪,
宋明之贤修禊来,把酒披襟坐绿苔,
陶养性灵记歌咏,不使胸中有尘埃。
我生不辰丁国难,大好神世多沦陷,
匹是男儿救国时,右军闻情未可师。
得无抗战积劳久,慨当以慷唯饮酒,
君不闻岩上淙淙流水声,风萧萧兮送荆卿。
又不闻岩下奔流水怒号,号声直似伍胥潮。
好像代表地方作答词的一首熊湘怀老人的诗:
飞雪岩前瑞雪飞,一溪夹送午风微,
诸公自与川增色,愧我无才老布衣。
座谈会畅快圆满
午宴即摆在大飞瀑前。余后举行了一个亲切而有意义的茶话会,座谈会,大家推我主席,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发了言,真够“民主”味。谈论的范围很广,从世界大势,中国前途,到地方建设,都谈到了;我们还特为美国故大总统罗斯福而默哀,因为这天正听到罗总统逝世的惊耗[10]。
我们,尤其是政治部同人的意思,因为政治部在三圣宫,介于西永土主两乡之间,希望两乡加速完成地方自治的建设,我们当尽心尽力协助。巴县指导员张介生君想从四塘风景区培植起,我们当然赞同,当时即议决了刻石、印诗、建亭、植树,几个初步办法,永留纪念。很想从这一次盛会开展两乡地方建设的前途。座谈结果极美满。夕阳快下山,摄了影才散,回到家中已点灯了。
在暗淡的桐油灯下写这篇游记,憧憬着明年今日的紫金山大玄武湖边。
易君左[11]《飞雪岩前——我辈昂藏怀壮志,流风迥异永和型》
原载《军事与政治》1945年 第8卷第1期
1945年4月29日出版
注释:
[1]张文白即张治中,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作者易君左当时在军委会中担任总政治部设计委员会专任委员。
[2]洪子远是张治中的叔舅父,曾经担任过巢县的县长。他也是张治中非常尊敬和感情深厚的老师,对张治中有着严格的管教,张治中对他的恩师非常感激。洪子远的长子洪世福长期跟随张治中做财务工作;次子洪世禄做过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警卫营长,从小就跟在张治中身边,相伴几十年。
[3]梁寒操(1898—1975),广东高要人,民国时期政治家。他自幼聪明好学,有“高要才子”之称,4岁识字,6岁能代人写春联、招牌。梁寒操早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投身政界,1927年起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等职务。抗战期间,他担任过蒋介石桂林行营政治部主任、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部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等重要职位。1947年当选国大代表及立法委员。1949年赴台湾后,他历任台湾《中华日报》社董事长、“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梁寒操工诗文、擅书法,有《公余服务团歌》《端城赞歌》等诗作,以及《西行乱唱》《三民主义理论之探讨》等著作。
[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皆来自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篇经典也正是写成于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举办的修禊活动之余。
[5]易君左所记的碑记很不完整,而且有错误,但也有可取之处。比如他所记的“后人林相饯送”一句,后世有的将“饯”记为“钱”,有的记为“肴”,实际上“饯”可能才是正确的。
[6]清乾隆五年的长碑即指李为栋所写的《飞雪岩赋》,今仍保留有残迹。
[7]崇祯己卯年是明朝的年号,对应的是崇祯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南明是在明朝灭亡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历经三帝一王,存续时间为1644年至1662年或1683年。因此,崇祯己卯年(1639年)属于明朝时期,并不是南明时期,作者对此判断有误。
[8]古人相信洪水等自然灾害是由蛟龙引起的,蛟龙在化龙过程中会沿江河入海,引发洪水,冲毁桥梁。因此,在桥下悬挂铁剑,被称为“斩龙剑”,用以震慑蛟龙,保护桥梁不受破坏。铁剑悬挂的位置通常是拱桥的顶点,船工也可以通过铁剑和河面的距离来判断河流深度和水流状况,作为安全行船和防洪防汛的参考。
[9]作者将这句诗作为本文的副标题,翻译成白话文为:我们这些人胸怀远大的志向,风度和气质与永和时期的人截然不同。作者在前小序中表达,认为《兰亭集序》所反映的情调较为悲观,此处突出自己与古人的心绪截然不同。
[10]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于1945年4月12日因脑溢血去世,享年63岁。本文写作时间为1945年4月14日。
[11] 易君左(1898年—1972年3月30日),原名家钺,字君左,后以字行,号意园,晚号敬斋,笔名众多。他是湖南汉寿人,出身于文学世家。 易君左自幼才华出众,是“三湘才子”。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被鲁迅列入京派作家。他一生著书 60 余部,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艺术上多有精美之作。香港文学研究社将他与周作人、林语堂、李广田等名家并列,台湾当代学者称他为“中国现代游记写作第一名家”。其作品在港台和海外华人中拥有众多读者,不少篇什选入台湾中学教材。他的书画也造诣颇高,1944 年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办过书画展。 不过,易君左也曾因30年代所著的《闲话扬州》引发争议。该书因部分内容被认为侮辱了扬州人,引起扬州民众的愤怒,甚至对簿公堂。易君左的政治倾向较为复杂,早期倾向进步和革命,后期偏离进步道路,迷失了方向。1949年后,易君左辗转香港、台湾,从事编辑和教育工作,1972年在台北病逝。
你可能会喜欢的:
重读郭沫若散文名篇《飞雪岩》
沙磁文萃:沙坪坝无线电台参观记录(辛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