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侦探:土湾地名中的时代印记

文摘   历史   2024-10-03 17:45   重庆  
* 从土湾地名演变看时代变迁

土湾,藏在闹市里的老街,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

来到土湾旅游打卡的人,都不禁会追问: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

在一张1934年印刷的老地图上,标注着地名:土沱。这可能是土湾最初的名字。


巴县地图,1931年测量,1934年印刷

什么是沱?沱,就是可以停船的水湾。

土湾位于嘉陵江边,河道在这里形成一个很大幅度的水湾,有利于船只停靠。

嘉陵江大水湾

过去,嘉陵江是一条繁忙的航道,从四川来的商旅船只顺江而下抵达重庆,或者继续前行穿越长江三峡。

井口、磁器口、中渡口等地名,都是当时航道港口留下的记忆。石门峡旧名鱼鹿峡,其义蕴含着来往船夫在不同季节看到江心石的不同感受(《沙磁地名:石门峡》)。土湾下游的牛角沱,也是类似停船的港湾。

在没有公路、汽车的年代,嘉陵江航道承担了主要的交通运输功能,而当时代之风吹拂而来,土湾也随之迎来嬗变。

上世纪三十年代,老成渝公路开始修建。起点为牛角沱,沿嘉陵江岸,经化龙桥、土湾、小龙坎,转新桥、歌乐山而去。今天穿过土湾的嘉陵路就属于老成渝公路。

成渝公路的修建,增强了成都和重庆两地间的往来联系,汽车成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公路沿线带动形成了许多居民聚居点。

大概就是这时候,人们在成渝公路一侧开辟出小块平地,诞生了一个小型居民聚落,于是新的地名油然而生——土塆。


重庆市明细全图,1944

“塆”字现在用得很少,与水“湾”不同,塆是指山沟里的小块平地,或者就是指山坳里的村落。

土湾当时的情况很符合“塆”的特征。背靠平顶山,紧挨着嘉陵江大水湾,前后也没有居民集中居住,于是人们保留了“土”字,把这里称作土塆。

从土沱到土塆,虽然只有一字不同,却暗含着命名者视角的转变。土沱是嘉陵江船夫在此短暂停船时命名的,代表船夫的视角;而土塆却是人们开山平地形成村落后以自身视角所取的名字。

当抗战全面爆发,国民政府大举西迁,土塆的面貌彻底改变。

1938年2月,河南豫丰纱厂作为当时大后方规模最大的纺织厂,奉令转迁汉口、沙市、宜昌,最后决定迁至重庆土湾建厂。


土湾豫丰纱厂大门


豫丰纱厂老照片

豫丰纱厂先安排人到重庆租地、购地,然后“凿山填壑”“平土建厂”,再将机器设备经长江、嘉陵江运送到此安装。由于三峡航道滩险水急,多有船只发生触礁沉没,损失很大。到达土湾时,又逢日机轰炸,设备、厂房迭遭炸毁。持续了两年,才终于将全部设备运输安装到位,工厂开始正常运转,但原有的四万多纱绽已损失十之三四。

许多工厂都先后选址土湾,大概都因为这里交通便利、取水容易。比如军政部纺织厂、液体燃料厂、大公铁厂、大鑫钢厂、重庆牛奶场等。

它们的入驻大大改变了土湾原有的面貌,这不再是一个狭小山坳里的小村庄,而是拥有大块平地“工厂+住宅”的大型工业区。

豫丰里职工住宅旧貌  (钢笔插画/欧阳桦)

进入数字化时代,土湾的名字再次发生变化。

当电脑进入工作场景,人们在录入数据时发现,字库里只有“湾”没有“塆”,于是想写“土塆”的却只能输入“土湾”。

这产生了一个“怪”现象:许多住宅门牌和公交站牌写着“土塆”,而公文、新闻、电脑资料中都写的是“土湾”。人们迷惑了,究竟哪种写法是对、哪种是错?曾经有多个主流媒体对此予以关注和报道(重庆时报《土湾?土塆?土弯?一个地名咋有三种标牌 》)。


保留着“土塆”字样的门牌

由于“湾”和“塆”发音相同,而“湾”的使用率更高,从抗战时起,就常有人误把“土塆”写成“土湾”。进入数字化时代,因字库的不完善,又加剧了“土湾”代替“土塆”的过程。

电脑汉字最初使用的是国家标准总局1980年发布的GB2312字符集,收录了6763 个汉字,基本能满足当时汉字处理的需要。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使用的深入,人们发现许多涉及人名、地名的生僻字无法输入,为工作生活带来不便。

于是1995年12月国家发布了GBK大字符集,使用双字节编码,收录了 21003 个汉字,包括国家标准 GB13000-1中的全部中日韩汉字,以及繁体 Big5码的所有汉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字库中字不够用的问题。到2000年左右,GBK 大字符集得以普及,此后电脑中的字体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今天我们不必再担心“塆”字难以输入,但“土湾”一旦进入生活就再难改回去了。匆匆一过80余年,现在许多人已经不知道“土塆”的历史了。

今日,李野 摄

电脑及网络的出现,促进了信息传播、人文交流,人们希望借助网络和媒体让更多人认识自己、接受自己。近日,坊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土湾英文名——TWO ONE。

如果把“土湾”翻译为英文应该怎么写呢?Tuwan,Earth Bay,还是Soil Bay?无论哪一种似乎都难以让人快速记忆且印象深刻,于是有人创造性发明了“TWO ONE”。

“TWO ONE”,就是英文数字21,谐音土湾(Tuwan),简单易记,很符合这个时代的传播特点。不得不说,在非正式场合,这是个让人喜欢的有趣翻译。

从“土沱”到“土塆”,再到“土湾”,还有今天的“TWO ONE”,每一个地名都带着时代的印记。

地名变化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带着岁月的沧桑,碾过时间的长河。走进新的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

欢迎来到21世纪土湾——TWO ONE。


*感谢土湾街道宣传委员鄢廷婷对本文写作提供帮助



你可能会喜欢的:


从老地图老地名中探寻失落的历史


“歌乐灵音”所隐含的哲学意义

追溯重庆建文传说的源头真相

沙磁故事
挖掘历史,探求真实,讲好故事,传承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