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已至,盛夏正当其时。于7月22日,我们迈入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二个节气的门槛——大暑,标志着一年之中最为炽热且湿润的章节。作为夏季的高峰,大暑恰逢“中伏”期间,我国广袤大地普遍迎来极端高温与丰沛降水,构成了典型的“湿热交蒸”气候特征。此时,天地间湿热之气达到鼎盛,同时,此阶段各种气象灾害,如旱涝及风暴,亦呈现出高发态势。不仅自然界饱受其影响,人体亦易感受外界湿气侵袭,须警惕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在这炎炎夏日的巅峰时刻,防暑降温成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务必减少户外高温环境的长时间停留,积极防范中暑的发生。饮食宜偏重清淡,注重调养脾胃,促进体内湿热排出。此外,精神调养同样关键,倡导静心养性,保持情绪的平和稳定,避免过度疲劳,以维护身心健康。值得注意的是,大暑期间,中暑之外,还需谨防热中风的悄然威胁,及时识别并妥善应对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高温导致中风多发
在夏季,许多中老年人往往认为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而夏季相对安全,因此放松了对疾病的预防和管理。然而,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老年人由于对高温的适应性较弱,在夏季更容易突发脑血管疾病,也就是热中风。
据权威数据显示,老年人在高温天气中更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显示,短期暴露在高温和高强度热浪中,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率分别增加2.1%和11.7%。
研究表明,中风的高发期有两个:一个是在气温低于0℃的寒冬,另一个是在气温超过32℃的盛夏。高温天气下的中风被称为“热中风”,其中大多数属于缺血性脑卒中。数据显示,在高温环境下,中风患者中60-70%为缺血性脑梗塞。几项气候条件对中风的影响观察性研究表明,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中风风险增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联,特别是高温方面,较大的昼夜温度范围(DTR)与中风住院和死亡风险的增加有关。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显著升高,极端高温天气增加了中风的风险。相较于出血性脑卒中,高温与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之间存在更为显著的关联,并且这种关联表现出1至6天的滞后效应。因此评估天气条件与中风风险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影响下,有必要制定临床指南,对中风风险高的患者进行预防性干预。
高温为何招致中风?
在炎热的夏季,中风案例频增的现象与高温天气息息相关。当环境温度攀升至32℃以上,人体依赖排汗来调节体温,这一过程中若水分补充不足,将导致体液大量消耗,血液因而浓缩,血小板易于聚集,血液循环速度放缓,促使血栓形成。一旦这些血栓阻塞了向大脑供血的颈总动脉,便会导致缺血性中风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维持高温下的体热散发虽依赖增强的血液循环,但这对老年人而言却是一把双刃剑——血液循环需求剧增不仅可致血压升高,还可能因血液量减少和粘稠度增加而促发缺血性中风,这也是早晚6时及正午成为脑中风高发期的缘由。事实上,当气温超过32℃,中风的发病率比常态高出约66%,并且气温越高,潜在的健康威胁越大。尤其是那些已患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他们可能因避免使用风扇或空调及饮水不足而面临脱水风险,进而减少血容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减缓血流,为微小血栓的形成创造条件,最终堵塞脑血管,触发中风事件。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空调能有效预防中风,实则不然。过度依赖空调可引发血管收缩和血压上升,构成中风隐患。加之室内外温差大导致的频繁体温调节失衡,进出空调环境的举动亦会加剧血管的不规律收缩与扩张,提升了中风的风险。因此,在炎热季节正确使用空调至关重要:维持适度的室内外温差,减少环境温差突变的频率,是防暑降温同时保障心脑血管健康的关键策略。
高温来袭时,预防中风的措施有哪些?
面对高温侵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中风尤为重要,尤其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人群,他们在此类气候条件下面临的中风风险显著增加。以下可以参考:
1. 主动补水与电解质平衡:即便在不觉口渴时,也应主动、少量多次饮水,并适量补充电解质,如钠盐,以维持血液稀释状态,减少血栓形成。建议床旁放饮用水,夜间醒来时也可适量饮水,有助于血液畅通。当户外活动时,出汗较多时,尤其要注意补水补盐。
2. 合理调控室内环境:将空调设定在24至28摄氏度,避免冷风直吹,并定时通风换气,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外出活动时,给自己一个适应时间。
3. 严格管理基础疾病:遵医嘱合理用药,如降压药和降脂药,平衡休息与活动,避免身体过度负荷。尤其是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症人群。
4. 均衡膳食:注重营养摄入的多样性,确保蛋白质等关键营养素充足,支持身体健康。
5. 情绪管理:高温天气易使人情绪波动,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剧烈起伏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还有适当运动与充足睡眠也很重要。
特别提醒,老年人若在非极端高温环境下突感不适,如不寻常的燥热、短暂性头痛、眩晕、肢体麻痹或频繁打哈欠、言语不清等,这些可能是中风的预警信号,需立即就医,拨打120电话,切莫轻视。中风后的3至6小时被视为救治黄金期,及时治疗能够极大限度地减轻脑损伤,促进康复。通过这些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可以在炎炎夏日为易感人群筑起一道健康的防护墙。
参考文献:
1.Vered S, Paz S, Negev M, Tanne D, Zucker I, Weinstein G.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 in summer and risk of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 national study in Israel. Environ Res. 2020 Aug;187:109678. doi: 10.1016/j.envres.2020.109678. Epub 2020 May 20. PMID: 32474306.
2.Danh N, Ho C, Ford E, Zhang J, Hong H, Reid C, Xu D. Association between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stroke risk in high-risk popul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Front Neurol. 2024 Jan 8;14:1323224. doi: 10.3389/fneur.2023.1323224. PMID: 38259643; PMCID: PMC10801432.
科普结束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医学专家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请点击“阅读原文”浏览【脑医咨询】科普患教专栏!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