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券商罕见唱空!

文摘   财经   2024-05-13 19:09   北京  

点击上方关注「hi研报」→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每天不错过hi研报干货~

1
小蓝复盘 
周末出了一堆利空,沪指还盘中一度翻红,但看个股就是红了个寂寞。这种感觉就像原本没有希望了,突然女神问“在吗?”兴奋了半天,结果发来的是喜帖,还得随份子钱。
我们今天说的直白一些还是之前的计划不变,周二还有一跌,然后在尾盘和周三上午形成回踩小低点。
背后的逻辑也非常简单。
最强赛道决定市场高度,这就像假如你想知道人类投三分球的最高水平,那就看库里的记录就好。
而对 a 股来说全市场最强方向就是季报业绩超预期,他们哪天爬不动了,也就 gameover 了。
而超预期阵营内部划分,可以分为消费降级和出海两大赛道。那么此时此刻,进行到哪一步呢?
可以把他们想象成一起跑马拉松赛,增速相对较慢的消费降级,以地产酒,化妆品和零食为代表,上周五已经跑不动了,中途掉队。这也是我们判断今天弱势股休整的原因。
而出海方向,过去两天还在继续跑,今天出现一点分化。所以明天需要强势股补跌。然后在观察后期能不能继续跑,如果后面出海也掉队,那就整体告一段落。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家也就理解为什么我们喜欢直接去猜未来三四天的走势了,因为这是一个很连贯的过程。如果看不懂背后的逻辑,就感觉是在算命,但其实原理很简单。
于是也就有了我们最初的结论,强势股期待中阴,而弱势股需要继续休整一天才能形成后期的单日反弹机会。
最后聊一下今天券商的“唱空”研报,为啥必须加引号呢?因为券商行业的潜规则是永远不能唱空的。只要质疑牛市,基本就等于看空了,何况还同时推荐纯防御。
这次的核心质疑就是两条。
第一条是,我们希望走牛的逻辑,是建立在“东升西落”的基础上,仍待验证。
精髓就在于最后四个字,如果把仍待验证四个字翻译成大白话,那就是 23 年开始,我们就一直盼着美国经济衰落,资金来 a 股,但一年过去了,也没看到西落,反而是出海链越长越高。
第二条是,我们自己经济这边看地产,除非强刺激政策,否则每次地产反弹都是离场机会。而对于政策出台给的点评是概率极小。
本质上,就是把去年一整年券商提的东升西落给否了。
那么对于这份半唱空的研报,我们也给两个看法。
第一,没有牛市不等于没有见底。现在问题很明确,就是库存太多。现在政策也很明确,就是供给侧改革,但是这事你得给人家一个去库存的时间。
就像生病吃药一样,不可能今天开个药方明天就好,这太不现实了。所以 24 年负责驻地,25 年才负责走牛。同时对于业绩超预期阵营,可以享受两个月的天堂模式。
第二,这份研报也不小心暴漏了机构们的真实想法,其实他们自己心里也没底,只不过为了稳定,还是要在媒体上给散户加油鼓气。我觉得虽然这次唱空很没骨气,但总比之前那些告诉你进入技术牛市的,要良心多了。
最后还是我们的仪式感,点亮爱心,你永远可以相信小蓝。
2
农产品-玉米
玉米产业链主要有 4 个环节:种植-贸易-养殖-深加工,相对比较短。今天我们就聊聊几个核心数据。

首先,种植角度来看,全球玉米主产国有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等,具体数据如下。

玉米这个产品的特点是国内自给率高,最近 2 年的进口依赖度仅在 7% 左右,比大豆小多了。去年,我们中国总共进口了2713万吨玉米,今年 4 月份的时候,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在供需分析报告里面预测,2023/2024 年玉米进口量大概是 2000 万吨(美国农业部预测的是 2300 万吨)。相比去年,进口下降约 700 万吨。

进口的玉米里面,我国发放的低关税税率的配额只有 720 万吨,配额内关税为 1%,配额外关税则高达 65%,也是缓解国内供应过剩压力的一种方式。
回到国内,玉米作为全国产量第一的大宗农产品,年产超过 2.6 亿吨,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西南地区。其中,最大产地是东北,占比约40%。

三个主产地,全年华北增收不少,但质量下降不少,会溢出到其他市场,比如东北市场,东北市场的量一增加,价格也会承压。最后仅是小部分地区涨价。
其次,贸易角度来看,玉米一般分为旧作玉米和新季玉米,各自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尤其是质量差的粮源,没人要,无处可去,即使购销结束,去库也难,会继续压制市场。
具体来说,旧作玉米如果渠道库存处于低位,那物流、政策等因素容易影响价格。
现状是基层余粮见底,渠道挺价心态较强,尤其是,玉米入库成本与现货价格倒挂,贸易商惜售心态较强。
对新季玉米(持续供应到9月)来说,更专注面积和成本,比如,根据最新的反馈信息,东北地区,地租成本下降了15%-30%,播种面积下降了 3% 左右,主要是受补贴政策影响。
而玉米受丰产预期+下游消费(养殖端)预期不好的影响,价格从 23Q4 开始持续下跌。

再次,从供需和库存角度来看,全球的库存约 3.18 亿吨,国内 2.12 亿吨(2024 年 4 月预测值),属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特别申明

本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买卖任何证券、基金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投资决策建议,且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本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该资料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

文中转发、摘编的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的研究观点及数据仅代表其本人/该机构的分析判断,不代表本号观点,对其中的信息及观点不做任何形式的确认或保证。对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依据或使用本号所载资料造成的任何后果,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号发布的内容仅为hi研报团队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研报是座宝藏,带你深挖背后的价值
下午6点,hi研报与你不见不散
点击关注,获得更多免费工具和干货知识

hi研报
研报是座宝藏,带你深挖背后的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