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日,冬至日前七日,特别感谢首钢基金的大力支持,我们在首钢园的三高炉旁秀池的报告厅胜利召开了第七届中国城市更新论坛,也是第二届城市更新资管百人会。遥想七年之前的2017年,那时被我们选中的郎园Vintage自己都不知自己在干的叫城市更新,然而那依然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双创”依然如火如荼,我们不费什么力气就在短短的两个月的筹备期里搞成了“千人大会”,很多新创的品牌跃跃欲试,他们都相信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
还记得那时,财新举办一期年会,我们城市更新论坛的举旗人高和资本的董事长苏鑫与地产教父万科的创立者王石同台对话,苏鑫说“房地产的大资管时代即将到来”,王石则坚持认为“房地产就应该是制造业,应该走标准化规模经济的发展之路”。我已记不清那是哪一年的事,只知道现如今房地产商已经很少出现在经济论坛上,信奉高周转的规模化发展道路的几乎全军覆没,而当初在万科模式和新鸿基模式之间最终选择了后者的华润置地如今已成功转型为轻重并举大资管模式的城市开发运营商,今年新开的大型商场超过半数均为华润所造。事实胜于雄辩,选择大于努力,做正确的事就是会比正确的做事更能经受时间的检验。
三高炉是用来炼钢的,秀池原本“锈池”,它们代表产业转移之后的工业遗址,也代表着艰辛的淬火重生之路。很多人心中向往的“第二曲线”是“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但事实哪能如此如意,大多数情况会是“置于死地而后生”,甚至很有可能就是“不转型等死,转型就是找死”,我们能从新闻报道中看到的风光其实不过是极少数,而大多数不过是时代的背景板,“一将功成万骨枯”。
就像我们这走过七年的中国城市更新论坛,原本今年该是第八届的,愣是在2020年那个特殊的年份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消失了一届,在2021年经成都楼宇经济促进会张萍秘书长的牵线得到成都市武侯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再度高光了一回(那一届的影响力非常深远,让很多前来观摩的其他城市吸收了经验,其中就包括间接促进了北京城市更新论坛的快速推出,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推动了很多引领全国的城市更新政策的推出,让北京成为城市更新的首善之都),随后又被迫在2022年转为线上云论坛,我在那天和很多发言嘉宾一起阳了,坐在家里的电脑前扯着嘶哑的嗓子把会开成。接下来的2023年,终于等到疫情结束,我们以为即便不会等到了“报复性消费”,也应该是回到疫情前,我们满心期盼可以复刻2021年的高光时刻,谁知现实很快就教育了我们,冷静下来我们决定回到初心,回到最本质的内容,在城市更新已经被推成了人人可参与的一个热门话题时,我们决定不开大会开小会,只针对业内,仅限资管逻辑,启动了“城市更新资管百人会”,还真的就只有一百多人参加。结果就从上海开到了北京,今年依然延续这个逻辑。你说这到底该算大势所趋,还是被动选择?
今年的论坛说来也奇怪,从一开始的理事闭门沙龙,话题就围绕着“甲方乙方”展开。秦主任从三年前就在倡导“片区统筹更新”,结果到了今年我们才有机会评出十家“片区统筹主体”,而这些转型不久的地方平台公司也一反常态变的积极起来,主动要求来学习交流的不在少数,很多还带了相关的领导前来。其中有不少是经由我们的HuanXin之旅结缘的,他们私下跟我说他们作为所谓“甲方”的苦恼,真的是既不差钱,也不差资产,就差好的运营合作伙伴,而所谓的“不差钱”也是不差有政策有专项债支持的建设资金,却是缺少可投入长期运营的活钱,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本。秦主任今年发布的白皮书提出了城市更新面临的九大问题,个个切中要害,都说到他们心里去了。所以在颁奖晚宴上,有人开玩笑说“今年最大的荣幸就是乙方给甲方颁奖”,大家哄堂大笑,无论甲方乙方,彼时真是其乐融融。轮到现已从成都楼宇经济促进会退休专心做锦楼智库的张萍(现在她自称“成都萍歌”)发言时,原本我给她准备的题目是《城市更新中政府与市场该如何有效结合》,她直接把题目改成了《甲方乙方》,一上来就讲“2024还剩十来天了,各位甲方赶紧回去给乙方打款啊”,直戳在座甲方乙方们的心窝。而轮到专门为这次论坛准备专稿的优客工场和共享际的创始人毛大庆(业内人称“庆庆哥”)发言时,他索性给了个更坚决的答案:“城市更新没有甲方乙方”,更没想到随即就得到了甲方代表首开集团主管城市更新业务的副总经理阮庆革的高度认可,他说:“完全同意大庆总的观点,首开做城市更新是开放的心态,期待与大家多交流多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这届论坛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关于“高科技和高接触”的讨论,似乎从西方国家流行的观点看,高科技会让人与人之间更容易链接,更自由的灵活办公将会取代更集中的传统办公,但无论是上海交大陆铭教授的研究,还是华高莱斯对全球市场的观察,都发现对于创新而言,更有趣的线下“肉身”接触才会带来更有成果的突破,“专利的分布密度与咖啡的分布密度高度重合,消费就是生产力,玩就代表创造力”,听到这点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现在人人都爱“松弛感”,怪不得麓湖CPI、重庆下浩里和后堡、西岸梦中心、愚园路等看起来那么不合常理的存在,却都赢得了年轻人的拥趸,也赢得了市场的投票。当你掌握了人心密码,那么东北就不是问题(万科的大连东关街,怡成文创为大连星海广场做的花木里都证明了这点),小城市也不是问题(比如华润大获成功的义乌天地、绍兴天地、嘉兴南湖天地,比如洛阳的魏坡新序),小团队也不是问题(比如“重构.潮东里”,比如水木清)。这反过来彰显了原来所谓乙方的运营团队的重要性,古语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今一个优秀且成熟的运营团队,真的是大小甲方打着灯笼难找,如果恰好他们还懂得如何对接资本做一个令人放心的资管运营商,就更是各个地主、金主们的梦寐以求了。
怡成文创的赵宇用他们和大连星海广场的国资平台合作的案例生动的告诉了我们一个如何选择优秀甲方的故事,她说的那种甲方是明明自己都发不出工资也要倾尽全力为家乡的改变做出努力的团队,是深爱着自己脚下那片土地把事业当作人生使命的团队。在中国城市更新论坛大本营的群里,她和他们郎园station项目的甲方有段对话,她的甲方说:“甲方要俯下身来为优秀的乙方创造一切条件,携手共进,才能实现双赢”,她说:“项目是控盘团队的集体作品,但最开始项目就是甲方的道场,甲方的道行智慧认知格局和顶层设计搭建大架构的能力最重要。筛选合作方、搭建大运营合作体系是否成功非常考验甲方,谁的道场自然吸引同类,妖魔自招鬼怪,是神自引仙来。但漫长的运营更是过日子,宠爱我们的甲方事儿都成了,家和万事兴,大运营体系日子越过越好,项目也才能跨越周期历久弥新”。
我们这场论坛从早上9点一直开到了晚上八点还意犹未尽,甚至还有从天津来的甲方的领导一直坚守到了最后。最后请苏总来做总结发言时,他提到了我们都很敬重的一位故人,就是链家、贝壳、自如和愿景的创始人左晖,他说左晖临终前曾在小范围的场合里说过,他既信奉儒家的“心想事成”,心中向往的美好事业就一定努力向前尽力而为,但也相信道家所说“人生是不得意十有八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很多情况下成功都是偶然的,受挫才是常态,出发时的雄心壮志迟早都会被磨平(原话是“心想事成,但你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这两面合起来大概就是他说的“难而正确的事”,知道前路艰难但始终心向光明,人生可无悔矣!苏总说老左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他几乎以一人之力改变了外界对一个行业的看法,我等当继承遗志,让城市更新的事业正确而光明!
高和资本资产管理平台高级副总裁、高和畅CEO郑萍(也是我们HuanXin的Xin使,大家昵称她为“大瓶”)是从剑桥学成归国的女学霸,也非常精通星相学,她在参加我们参会Xin使的聚会(这届论坛HuanXin的Xin使和通过HuanXin发现链接的案例代表占据了获奖单位代表的大多数)时说水瓶时代已经到来,这意味权威轰塌,个体崛起,这是一个平权大时代,唯有爱与勇气不会被辜负!也许从这届论坛开始,在城市更新的语境中就再没有甲方乙方,大家都是携手并进的城市更新人。
这两天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无论大家知道在城市更新这条路上还有多么不完善的政策环境,还有多少难以克服的障碍,还有多少不足以为外人道的艰辛,大家都没有放弃,都在顽强生长!为所有在这条路上披荆斩棘的开路先锋们点赞,你们都是最棒的!勇敢向前进,城市更新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