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方励不去拍它,恐怕我跟无数的中国人一样,都无从得知这么一段历史。即使电影已经上映,以目前惨淡的票房来看,它依然未能如方励所期,会如同《泰坦尼克号》一样掀起人们对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的追忆。也许这艘船的沉没对于涉事四国(英、日、美、中)而言都是太小又不太体面的往事,所以官方是不太有动力去往事重提,而只有方励这样恰好有资源又有能力的人,才会把它当作人生的一个使命去完成。
以上就是我在看完这部纪录片的第一印象。说来惭愧,我之所以会去看这部电影还是搭了别人的便车,有朋友在新开的西北旺万象汇包了两场,在后厂村的一个大厂群里群发,说谁要有空都可以来看,于是我和妻就趁着周末的闲暇抽空去看了。即便如此,我们去的那场仍有大半的座位是空的,来的大多是带孩子来的,大概他们和我们有一样的想法,就是给孩子一些真实的历史教育,看见历史的真相。
这部纪录片没有妖魔化任何人,哪怕是应该站在审判席上的日本人。很佩服方励的勇气和执着,他居然跑到日本去找当时那艘船的船长家人,在通过正规渠道无果之后居然还动用了私家侦探,结果真的找到了那个船长的后人。印象很深刻的一点,这些后人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这位船长在接受审判并服刑回来之后对此只字不提,在他的内心;应该也是一个不想提起的往事。而他的后人们在谈起如何看待他当时的做法会说“这可能就是日本人性格里的一个缺陷,在集体中不知道该如何拒绝上级的命令(虽然心里知道是不对的)”。这位船长其实是被军方征调的平民,他跟那艘被征调的货船一样,是被迫卷入了这场劫难。在战争中,没有人是赢家,尤其是被无辜卷入的平民。
影片中所描写的日本人的恶(船被击中后还要用帆布封死船舱以防战俘们逃跑,以及等战俘们冲出来逃生时还用机关枪扫射)都是这种绝对的服从之下的机械反应,他们那时脑子里在想的大概只有“这是我们押送的犯人,绝不能让他们跑了”,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他们想到的只有执行命令。同样麻木的还有发鱼雷击沉里斯本丸号的友军,经历了“偷袭珍珠港”事件之后,那艘美国鱼雷艇一心想的都是如何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击中后,那位机械师还小小的标记了一下以示庆祝。只是没想到后来得知是因为自己的这一举动造成了几百名英军命葬海底,他也一辈子不能原谅自己。
回来的路上我跟妻说:“你知道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降卒那事吧?那事本来应该是秦王的主意,既省下了粮食,又消灭了赵国几乎全部能打的青壮年。但秦王不能背负‘杀降’这样的骂名,就只能让白起来背锅了。结果一代战神就此变成了一代‘杀神’,他自己一辈子也没能从这件事走出去,最后也没得到个善终。这就是战争最真实的一面,没有人可以从中获益,即使是看上去的胜利者。”
我不知道最后会有多少人看过这部“完全基于历史事实”的纪录片,不知道会有多少好战分子因此真的认识到战争的残酷,真的放下了狭隘的仇恨。真正令我肃然起敬的是方励这个人,这个已经70岁的“老人”,在资金链断链后毅然变卖了所有房产也要把这部注定不会有多少票房的片子拍完。他说:“比起赚钱,人生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要去做”。为此我还特意去查了他的背景(他学的专业是地球科学,这个我们家孩子想学但被很多人劝阻的专业,大家都说这个专业出来很难找到赚钱的工作),了解了他既热爱又“任性”的人生。也许此刻他的人生也进入了一个所谓的“财富清零”阶段,但他所拥有的财富又何止是这些?又哪里会被清零?
我想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拍出这样的片子,不带任何有色眼镜,只为还原历史真相。我想这才是我们希望孩子未来能够成为的那个自立于世界的独立人格,不被外力裹挟,不用扭曲灵魂,只为热爱,勇敢的做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可以好好热爱生命,热爱世界。也只有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世界才会走向平和,走向人人可以为人的理想世界。
但愿世间再无战争,但愿人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热爱与勇气!不忘历史,是为了让不可沉没的人性光辉可以照亮世人的前路,原来我们都可以有更好的选择!